新来河大桥防洪设计计算及影响分析,防洪工程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来河大桥防洪设计计算及影响分析,防洪工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来河大桥防洪设计计算及影响分析,防洪工程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来河大桥防洪设计计算及影响分析,防洪工程论文来河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也是滁河的一条较大支流,流域总面积714.3km2,华而不实来安县境内流域面积507.4km2。来河流域总长70.2km,对河桥下面主河道长度33.6km,流域上游为山区,中部属丘陵区,下游为圩区。来河中部横穿县城,下部经水口镇、三城乡入汊河镇,并有滁天公路、沪陕高速、104国道跨河而过。来河自20世纪70年代进行治理,裁弯取直,对河桥下面由 老来河 变为 新来河 。 拟建新来河大桥位于滁州市新来河的下游,跨河角度为90 (主流方向与桥墩轴线构成的夹角),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
2、计时速:80km/h。桥梁设计长度为156m,桥面宽50m。新来河大桥桥梁布置方案为:上部构造为5 30m连续小箱梁;下部构造为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桩基接盖梁。单排桩基础,桥墩采用八柱式,柱间距610cm,桥墩立柱直径140cm,桩基直径180cm。 2、设计洪水计算 2.1流量计算 设计洪水分别根据支流水系聚集情况,结合地形、地貌进行计算。设计洪水由各河道上游水库出库洪水、水库下游区间设计洪水和圩口排水3大部分叠加计算,洪水计算偏安全考虑,未考虑河槽调蓄。河道汇流采用错时流量叠加法。 2.2现在状况水面线推算 来河洪水在汊河闸上汇入滁河,根据长江委(滁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2004年修订本)确
3、定的滁河干流采用接近1991年6月洪水位,相当于20a一遇,汊河闸上水位为10.40m。来河20a一遇水面线采用汊河集闸上20a一遇洪水位遭遇来河10a一遇洪水流量和汊河闸上10a一遇洪水位遭遇来河20a一遇洪水流量的外包线。 根据分析计算,新来河大桥20a一遇洪峰流量884.28m3/s,相应洪水位为11.86m。新来河大桥设计洪水为100a一遇,考虑堤防实际情况及当地防洪调度规划,经计算100a一遇洪峰流量采用1 490.50m3/s,相 应 水 位 取13.95 m(高 程 采 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桥梁壅水及冲刷计算 3.1桥梁壅水高度计算 建桥后,由于桥墩占用过水断面面积
4、及对水流的阻碍作用,致使桥前壅水抬高洪水位。同时,桥下河道水流流速增大,桥墩周围的水流在河床附近构成淘刷漩涡,引起河床的一般冲刷和桥墩局部冲刷。壅水高度及冲刷深度与过流条件、河道断面、桥址河段土壤特性、桥墩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根据(桥涵水文,桥前壅水高度计算公式为: Z= (V2-V20) 式中: Z为壅水高度(m);V为桥下断面平均流速(m/s);V0为桥前断面平均流速(m/s); 为系数,与水流进入桥孔的阻力有关,根据河流类型及河滩地过水能力可查阅相关资料。 壅水曲线长:L=2 ZI 式中I为桥址河段水面比降。新来河大桥在遭遇100a一遇,20a一遇洪水情况下,壅水计算系数 取0.05,河
5、段水面比降取0.12 ,经计算,建桥后壅水高度分别为0.016m和0.025m,壅水曲线长度分别为271.2m和416.67m,阻水程度为4.8%及4.98%,桥前壅水计算成果见表1。 3.2冲刷深度计算 桥墩基础的存在,将对原河床的冲刷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进行相关分析计算。根据地质资料及JTG C30 200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的规定,根据桥梁所在河道地质状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冲刷计算公式,新来河河床地质为粉质黏土,故采用黏性土河床计算公式: (1)黏性土河床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式中:hp为桥下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Ad为单宽流量集中系数,取1.01.2;IL为冲刷坑范围内黏性土液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