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历史梳理及发展分析,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
《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历史梳理及发展分析,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历史梳理及发展分析,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历史梳理及发展分析,微观经济学论文内容摘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关乎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相关定价权的缺失现在状况也值得我们对这一问题深切进入研究。定价权的核心在于定价机制, 通过对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历史梳理, 发现能够大致划分为殖民价格体系、垄断价格体系和以期货市场为中心的定价体系三个阶段, 从中总结规律, 中国要谋求大宗商品定价权, 从短期看关键在于争夺期货市场中心, 从长期看, 要着眼本身发展, 保证本身在世界经济构造中的领先和引导地位。 本文关键词语:大宗商品; 定价机制; 定价权; 一、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遭遇严重挫折, 全球经济跌宕已十年。世界经济增
2、长前景并不是很乐观, 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还是那样严重。与之相对, 中国的表现却特别抢眼:十八大以来, 中国的增速固然不再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 但是稳定在6.5%-7%的中高速增长区间, 2021年还出现了稳步回升的态势;中国的进出口同比要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 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上升, 2021年同比增长16.8%, 连续两年世界第二, 2021年对外投资理性发展, 对国家产能合作的推动作用愈加凸显。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增长速度使得中国已经成为照亮世界经济自信心的灯塔,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奉献超过1/
3、3, 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宏大奉献。 与中国宏大经济奉献相对的, 我们的国际话语权还是那样缺失, 华而不实一个反映就是在大宗商品定价权方面。大宗商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 同时也是当代国家经济社会的基础原料, 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讲过: 假如控制了石油, 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假如控制了粮食, 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一定程度上, 把握大宗商品价格的国家也就扼住了别国的经济命脉。因而, 无论是为了获得与我们付出成正比的合理权利, 还是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都需要中国去争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而定价权的问题必然离不开定价机制。 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就是确定国际市场
4、上大宗商品价格的相关定价规则。只要更好地了解规则, 中国才可能介入规则的制定,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定价权缺失的不利局面。以史为镜, 能够知兴替, 通过对大宗商品定价机制演变的相关历史进行梳理, 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的国际大宗商品贸易。 二、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历史演变 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机制问题是伴随着世界市场构成才出现的。因而, 尽管在国家贸易出现的历史早期就存在诸如粮食等的大宗商品贸易, 但是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真正构成以及对其的历史考察应该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开场。我们能够扼要地将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演变经过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早期殖民价格体系 (1500-176
5、3年) 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发展第一阶段大约在1500-1763年, 即地理大发现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 构成了早期大宗商品贸易的殖民价格体系。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拓促成了西欧诸国的商业革命, 西方国家重商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并开场向外扩张殖民地来大量掠夺资源或低价购买商品。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的内容主要还是以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为主, 由于新航路的开拓, 运输成本下降, 进口量的增加, 很多过去贸易中的奢侈品价格下跌, 逐步成为了普通商品, 传统的奢侈品贸易逐步向大宗商品贸易转变, 而工业革命尚未开启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内容仍属于互通有无性质, 因此交易的大宗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原料 (谷物、木材、糖、
6、羊毛等) 以及贵金属 (美洲的金银) 。能够讲, 在地理大发现后的300年间, 欧洲资本家通过武力征服与殖民掠夺, 逐步构成了欧洲作为大脑指挥全球生产、南北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亚洲提供奢侈品、非洲提供人力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分工格局。构造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并主宰着全球主要商品的贸易。正是由于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内在不平等, 导致南北美洲和非洲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国际贸易价格确实定具有明显的不公平, 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自由议定和殖民价格两种形式并存, 并且后者迅速发展的特征。 同时期, 大宗商品金融化初见萌芽。由于运输技术和天气变化的限制, 当时的大宗商品贸易存在各
7、种各样的风险, 使得当时欧洲的大宗商品价格在不断波动, 以谷物为例, 1540-1564的14年间, 国际小麦价格指数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是78.8和41.4;1565-1589年间, 小麦最高和最低价格指数分别为180.4和133.2。这种价格的大幅波动让商人苦不堪言, 于是开场寻求一种能够躲避贸易风险的方式方法。得益于商品贸易的蓬勃发展, 欧洲构成了数个商品交易中心, 使得大宗商品金融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得到了知足:一是要有大量具有标准品质的商品被交易, 二是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能够提供连续、必要的价格信息。而阿姆斯特丹独特的政治制度优势, 使得它成为了商品金融化的起源地。16世纪, 阿姆斯特丹
8、的商人们率先推出了谷物远期合约这一期货的雏形, 并成立了第一家谷物交易所用于谷物远期合约的交易, 随后在渔业也出现了相关标准化的期货合约, 甚至在17世纪前后, 荷兰人在期货交易的基础上发明了郁金香期权交易形式。这些相关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大宗商品的交易, 并帮助奠定了荷兰世界商品中心的地位, 当时的大宗商品甚至出现了 阿姆斯特丹价格 作为标准, 荷兰的金融化实践也成为了当代期货交易的原型。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技术水平不完善, 当时的期货交易所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上真正的供求关系, 期货市场并没有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起到发现价格的作用, 更多是局限在欧洲范围的贸易中。荷兰通过金融
9、和海运夺得了欧洲中心的地位, 而欧洲则通过武力在世界定价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当时的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 殖民价格仍然起着主导作用。 2. 第二阶段:垄断定价形式 (1763-1945年) 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发展第二阶段大约在1763-1945年, 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阶段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从殖民化走向垄断化。由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宏大变化,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第一, 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由此使得各主要发达国家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避免国际竞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
10、成了国际卡特尔, 第二, 殖民地不光是原料产地, 更是成为了销售市场。由于机械大工业生产的发展, 生产力的大幅提高, 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原材料需求提高的同时, 也需要海外市场进行商品倾销。第三, 大宗商品贸易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技术的变革导致生产需求从传统的农产品为主, 转向石油、煤炭、橡胶等能源、重工业原料大宗商品, 而轮船、铁路的出现更是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这种新变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政治经济的 中心-边缘 构造:广大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牢牢掌控了全球的生产和贸易活动, 而殖民地只是原料产地和销售场所, 完全处于被支配地位。但是剥削的方式从原来的直接掠夺, 逐步转向通过控制商品价格, 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