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学校和聋人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对比,普通教育论文.docx
《普通学校和聋人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对比,普通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学校和聋人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对比,普通教育论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学校和聋人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对比,普通教育论文内容摘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与比拟研究法,对聋校和普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进行比拟和分析,发现:普校和聋校都把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构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聋校更多强调让听障学生能够正视自我、接纳自我,并尽快地适应生活、融入社会。得出下面启示:明确课程的育人价值;拓展课程的实用价值;深化课程的人文情怀。 本文关键词语:普通学校;聋人学校;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比拟研究; 作者简介:袁苗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E-mail:1939197047;*雷江华,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E-mail
2、:huajianglei2003; Abstract:By adopting text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Mor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in the deaf school and general school. It finds that the general school puts more importance on encouraging students t
3、o establish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nd to form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while the deaf school emphasizes more on making the deaf students face up to themselves, accept themselves, and adapt to life and integrate into society as soon as possible.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sare o
4、btained: clarifying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curriculum; expanding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 curriculum; digging deeply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of the course. Keyword:general school; deaf school; curriculum standards; comparative research; Mor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末,为使基础教育能应对社会、
5、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应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体制、文化、需求的变化,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1年,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21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1。2018年底,教育部公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2007年,教育部下发(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对推动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2020年,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7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02021年,将“研制并公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学校课程标准 作
6、为重要任务3。 2021年教育部颁发聋校义务教育阶段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14个课程标准。这标志着我们国家聋校义务教育课程开启了有标准的时代,也标志着我们国家聋校义务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这套课程标准作为当下及今后一个时期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对于进一步提升聋教育质量、办妥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 聋校课程标准保持了与普校课程标准的严密衔接,充分吸收了普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和经历体验。尽管二者有众多共同点,但在要求、性质以及理念等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本文从普校与聋校义务教育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框架出发,以课程标准的构造为基础,比拟普校与聋校关于品德与社会的课程
7、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施行建议五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以期促进聋校课程标准的施行,提高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与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好的品德有着较强的公众影响力。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源于实际,也将回归于生活。因而,本文选取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进行普特比拟,能更清楚明晰地了解普校与聋校在品德与社会上各自的侧重点。 二、普校和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拟 一课程性质比拟 在普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中,课程性质主要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个方面。华而不实课程设计“综合性 既要具体表现出在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
8、也要实现课程内容与社会性发展的有机融合;“实践性 具体表现出在注意知行统一,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经过中,构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开放性 不仅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还注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经过。 聋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中,课程性质在普校三大特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性 ,强调根据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聋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的教育,为聋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5。在综合性方面,聋校的课程设计则与普校有所区别,聋校的课程设计主要具体表现出聋生与自我、聋生与家庭、聋生与学校、聋生与社会的内在整合,其出发点都是以聋生为根本。在实践性方面,
9、聋校注重引导聋生去体验克制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普校品德与社会课标的课程性质较为精炼,牵涉到社会性方面的内容较为具体。聋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愈加注重从聋生角度出发,从多方面考虑聋生的特殊情况,贴合聋生的日常生活,便于聋生今后的发展。 二课程理念比拟 普校在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提出的课程理念包含了三个部分:1帮助学生介入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6。课程理念的第一条强调让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课程理念的第二条指出品德与社会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对于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应
10、以品德构成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第三条强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作为课程内容。 聋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在普校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在“知足聋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5上,强调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为他们成为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个性的公民奠定基础。同时更多地强调聋生的需要,考虑到聋生在社会上的种种不便,从聋生最基本的需求出发去进行品德与社会教育。 由此可见,普校与聋校的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各有侧重。普校的课程理念更多地强调树立人文情怀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增进服务社会的能力;而聋校更多地强调培养聋生适应社会能力,为更好地融入社会
11、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的比拟 课程目的即课程本身要实现的详细目的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8。尽管普校和聋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的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在目的表述上各有侧重。普校与聋校的课程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普校课标强调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的人,聋校更关注聋生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这就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的不同的要求,更切合聋校学生发展的实际。聋生只要首先克制听力障碍带来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的社会个体,才能
12、在品德上发展为具有爱心、责任心的社会公民。普校和聋校品德与社会课标都从下面三个方面提出课程目的。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普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的维度从生命意识、社会意识、规则意识、家国意识、自然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详细目的,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尤其强调“初步构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要求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构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这是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的目的。 聋校在这一目的维度上具体表现出出聋生品德与社会发展的特点。在生命意识中,增加了“正视自个的聋人身份,悦纳自
13、我,乐于和别人交往 的课程目的,重在帮助学生悦纳自我,认同自我。在家国意识中,强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突出爱国、爱、爱人民的意识培养。在个人品德中,提出“养成文明礼貌、真诚实在守信、勤劳朴素、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懂得感恩、有责任心的品质 ,针对聋生实际,有的放矢。 2.能力与方式方法 能力与方式方法主要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方式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和详细的学习方式。在这方面,普校和聋校的差异就具体表现出得较多详见表1。 表1 普校与聋校品德
14、与社会课标中“能力与方式方法 课程目的的比拟 普校的能力与方式方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把握调整情绪和行为的方式方法;3学会与人沟通、合作;4学习观察社会;5把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聋校在能力与方式方法这一目的上与普校明显不同,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1调节情绪;2把握自救本领;3学习使用网络与人沟通;4与别人平等沟通;5学会观察事物;6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从表1可知,聋校在普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聋生较为关键的一点,即:“初步把握自护自救的本领 5。在能力与方式方法目的中,普校着重强调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体会别人的心情和需要,与别人平等地沟通与合作。而聋校则强调
15、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与人交往、认识社会。这样的目的设计,一方面从聋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掘潜能,具体表现出信息化发展对聋生社会交往方式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考虑聋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出自护自救的要求,提高聋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3.知识 普校的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知识包括道德行为规范、社会生活、地理常识、历史知识等方面,还十分提及“影响世界的重要事件 ,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中的“初步构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课程目的相照应。 聋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知识也同样包括道德行为规范、地理常识和历史知识,但是将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目的详细化为“知道聋人群体的基本情况,知道国家和社会对聋人的关心和保障 。
16、这主要是根据聋生的特殊情况所做出的调整,目的是让聋生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了解聋人群体,开阔眼界,感受国家和社会对聋人群体的关心和保障,进而愈加自信地融合社会。 四课程内容比拟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根据课程目的从人类的经历体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根据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历体验体系8。 普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我的健康成长 “我的家庭生活 “我们的学校生活 “我们的社区生活 “我们的国家 以及“我们共同的世界 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各有侧重。“我的健康成长 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个人生活,需要学生了解、体会有关个人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我的家庭生活
17、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家庭、关心家庭、懂得感恩、学习与家庭成员互相沟通。“我的学校生活 主要进行了解学校、珍惜时间、与同学友好交往、遵守学校的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我的社区生活 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分辨体认方向,了解自然环境,学会选购商品,体会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我们的国家 从地理、民族、环境以及我们国家的历史等方面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认识自个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共同的世界 则介绍世界的各个洲的情况和各国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内容。由此能够看出普校的课程内容较为全面,牵涉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目的要求。 聋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分为“我的个人生活 “我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