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统计与空间格局分析,城市社会学论文.docx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统计与空间格局分析,城市社会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统计与空间格局分析,城市社会学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统计与空间格局分析,城市社会学论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以速度扩张、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时期,伴随城乡二元构造的变迁,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便宜劳动力,带来了 人口红利 ,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同时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太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使有限的自然供应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削弱,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毁坏、水源短缺等一系列 黑色问题 .的十八大后,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们国家当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
2、,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传统的城镇化是土地的城镇化,而新型的城镇化是人口的城镇化,华而不实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在这里背景下,研究过去十余年间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人口密度是研究人口分布的常用方式方法1.胡焕庸绘制了第一张中国人口密度图,发现东西部人口分布有一条明显的分界限,大致相当于黑龙江省的爱辉与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这条界限即中国人口分布的 胡焕庸线 2.韩惠等利用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基于 GIS 的人口信息系统,通过中国人口密度图,论证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并分析了成因3.近些年因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技术的引入,人口密度空间化问题得到
3、了广泛而深切进入的研究,研究方式方法主要有相关分析4 -5、面插值6 -7等.然而这些研究缺乏对城市人口密度的描绘叙述性分析.周建高等以为对统计数据不加分析会得出偏离实际的结论8.当前对城市人口密度的统计分析仍较少,刘芳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据此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9; 葛美玲等将人口密度空间化的同时对人口密度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10.综上可见,已有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城市人口密度与空间化,很少揭示中国人口密度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为响应 新型城镇化 的号召,本研究以地级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城市的市辖区人口密度为对象,着重通过对中国十余年
4、间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的变化来讨论其对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中国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类型以及影响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及其变化的因素. 二 城市人口密度定义与数据来源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量,通常计算城市人口密度的方式方法是城市人口除以城市面积.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研究中最基础、最重要、使用最多的指标11,也是城市人口密度研究的基础. 在中国,统计学上的 城市人口 和 城市面积 都有多种计算标准,因而存在关于 城市人口密度 的多种讲法.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本文着重分析城市人口密度的时空变化,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双重可比性,故本研究的人口密度是指城市市辖区总
5、人口与市辖区土地面积的比值. 本研究所用的 2000 年、2005 年与 2018 年的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与总人口数据均来源于 2001 年、2006 年、2020 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三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统计分析 1. 总体情况 2000 年到 2018 年十余年间,地级市的数量共增加了 25 个,华而不实 2000 年到 2005 年间增加了 24个地级市,而 2005 年至 2018 年间增设铜仁、毕节 2个地级市,同时撤销地级巢湖市,改设为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 2000 年到 2005 年间,中国城市的人口数量增长了 7701. 76 万人,增幅为 26. 94%; 用
6、地规模拓展了 153044 平方千米,增幅为 34. 69%.由于城市人口规模的相对增长速度落后于用地规模的相对增长速度,中 国 城 市 的 平 均 人 口 密 度 由 2000 年 的647. 82 人 / 平方公里降为 2005 年的 610. 58 人 / 平方公里. 2018 年中国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模比 2005 年均有所增长,但增速小于 2000 年至 2005 年的增速. 2005 年至 2018 年间,人口与用地规模的增幅分别为 9. 73%和 8. 26%,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相对快于用地规模的增长速度,故 2018 年的人口密度比2005 年的人口密度有所回升,增长了 1.
7、36 个百分点. 2. 各地区情况 将全国区域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包括辽、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 1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中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黑、吉、晋、皖、赣、豫、湘、鄂等九个省、自治区; 西部地区包含其余的十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以上划分方式方法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城市人口、用地规模及人口密度进行统计分析( 见表 1) ,得出结论如下. 最多,人口密度最大; 西部地区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小,人口与人口密度均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 第二,从 2000 年到 2018 年中国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呈波动下降趋势.详细到各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区平均人口密
8、度变化经过表现为先降低后小幅度上升,而中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在十余年间呈缓慢上升趋势. 第三,从 2000 年到 2005 年,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均大幅度扩张,人口密度有较大幅度下滑,这是东部和西部五年间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对滞后于用地规模的扩张速度带来的结果.2005 年至 2018 年间,由于东中部地区的人口增幅相对高于用地规模的增幅,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密度均有所增加,但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增长最少,缺乏 3 人/平方公里. 第四,中部地区的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呈上升趋势,但 2005 年到 2018 年间的人口密度增长幅度大于 2000 年到 2005 年的增长幅度.这表示清楚,
9、中部地区城市在 2000 年到 2018 年间处于城市化阶段,且2005 年至 2018 年间城市化进程加快. 3. 各级城市情况 按城市市辖区总人口划分城市等级,可将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 ( 500 万人以上) 、特大城市( 200 -500 万人) 、大城市( 100 -200 万人) 、中等城市( 50 -100 万人) 和小城市( 50 万人下面) . ( 1) 城市数量及城市规模的变化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及大城市的数量在 2000 年至 2005 年与 2005 年至 2018 年间均有增加; 中等城市数量在 2000 年至 2005 年间增加了 5 个,2005 年之后城市数量保持不
10、变; 小城市数量呈加速减少的趋势. 十余年间,除小城市外的各类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均有增加.华而不实人口和用地规模增长比重最大的是特大城市,人口增加了约 4562 万人,占总增长人口的 44. 70%; 用地扩张了 62582 平方公里,占土地总扩张面积的 30. 96%.该类城市十余年间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对快于土地扩张的速度,人口密度理应增加,但新增的城市数量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类城市的总人口与用地规模,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增长比重最小的是小城市,人口不断减少,十余年间减少约 685万人; 用地呈现小规模的扩张,仅增加了 15082 平方公里,占土地扩张总面积的
11、 7. 46%; 然而小城市数量减少了 17 个,这表示清楚小城市的土地总面积的增长主要是靠城市内部土地面积的扩张. ( 2) 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 2000 年至 2005 年间,除超大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增长了 144 人/平方公里之外,其他各类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降幅在 70 - 100 人/平方公里之间. 2018 年比之于 2005 年,除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增长了 7. 40 人/平方公里外,其他各类城市的人口密度均降低,十分是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降低至 224 人/平方公里,降幅达 18. 95%.总的来讲,十余年间,仅有超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上升了,其余各等级城市的人口密度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