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艾的分类学地位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探讨,药学论文.docx
《药用植物艾的分类学地位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探讨,药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艾的分类学地位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探讨,药学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用植物艾的分类学地位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探讨,药学论文内容摘要:艾叶为我们国家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药用植物艾的分类学地位以及野生药材艾叶的品种选择、育种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关键环节进行简明扼要总结,对于促进艾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关键词语:艾叶; 分类学地位; 人工驯化; 栽培技术 Abstract: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value.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medi
2、cinal plant Artemisiae argyi and the key links of variety selection, br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field management,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of wild medicinal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were briefly summarized,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ind
3、ustry. Keyword: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Taxonomic status;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艾叶为菊科蒿属艾组真艾系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枯燥叶,别名艾草、艾蒿等,几乎全国均有分布,多见于荒地、路旁河边、山坡、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苏联、朝鲜、蒙古地区也有分布1.根据2021版(中国药典描绘叙述,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太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2.艾叶应
4、用广泛,常用于治疗虚寒性的妇科疾病;预防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加工后制成艾绒或艾条;薰烟可用于房间消毒;嫩芽及幼苗可作食用1.当前艾叶的使用量逐年递增,野生艾挥发油含量及生物产量均低于栽培艾,导致市场上应用的艾叶大多数来自栽培艾。因而,药用植物艾的人工栽培成为中药资源领域当前研究的热门之一。加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高栽培艾的生物产量和出绒率是解决当下问题的主要策略。 南阳地处32 17 33 48 N,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全市山区、丘陵、平原各占约1/3,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艾的生长极为有利。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南阳地区野生
5、艾年产总量约1.5亿2.0亿t,种植艾面积已超过1.33万hm2,已成为当前全国最大的艾叶集散地和艾制品的加工基地3.艾的分布地区广泛,栽培品系多,这些品系艾的叶外表绒毛密度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艾品系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对药用植物艾的分类学地位以及南阳地区野生艾的品种选择、育种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关键环节进行简明扼要总结,对于促进我们国家艾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艾的分类学地位 通过查阅近些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下面针对蒿属和艾的分类学地位进行相关阐述。 蒿属Artemisia Linn.的研究历史能够追溯到中国的史前时期,早在(诗经和(五十二病方已经
6、记载 艾 和 蒿 就是蒿属植物的叶,(尔雅中记载的 蒿 艾 及(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 白蒿 草蒿 茵陈 等都属于当代系统分类中蒿属的植物。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有多种蒿属的植物4. 西方国家在中世纪后也陆续星散地记载有田园或野生的菊科植物或药用的菊科植物,Tournefor1700年5是第一个命名此类群3个属植物Artemisia、Abrotanum、Absinthium的命名者。1753年,Linnaeus6将上述3个属植物归纳为一个属蒿属Artemisia Linn.。Linnaeus确立植物 双命法 时整理了该科共87属、656 种植物,华而不实记载蒿属植物19种7.而后又有多名研究者
7、对蒿属的分类学进行深切进入研究8,9,10,11.从国外研究来看,早期蒿属的界定不是很清楚12,类群庞大,广义的蒿属类群即菊科春黄菊族的菊亚族的蒿自然群,包括蒿属、紊蒿属、百花蒿属、亚菊属、画笔菊属、女蒿属、喀什菊属、线叶菊属、栉叶蒿属、石胡荽属、绢蒿属等,后来随着对于花序类型的观察研究和花构造的深切进入研究导致了上述类群的逐步分出。当前,国内关于蒿属早期的系统研究是(东北植物检索表13,记载了50种蒿属植物,并报道了几个新分类群;将本属分为3个组Abrotanum组、Absinthium组和Dracunculus组。国内蒿属研究学者林有润14,在1980年(植物分类学报中对蒿属进行了分组,对
8、于原艾蒿组,从中除了分出形式组艾组外,又分出了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并从龙蒿组分出牡蒿组。 1910年,药用植物艾的拉丁名称初次被国外研究者报道15.之后的几年间,陆续有国内外研究者记载该植物。在我们国家,艾的拉丁名称最初是1959年被记载,(东北植物检索表13和(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16里均有记载。而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7及(江苏植物志18均有记载。 1988年,林有润根据蒿属植物头状花序的形状、大小,花的构造、数量及其分化,总苞片层次以及果实的特征等将世界蒿属划分为3亚属9个组19,20,21,分别为莳萝蒿组Sect.Absinthium DC.、艾蒿组Sect.Abrotanum Be
9、ss.、艾组Sect.Artemisia Tourn、灰蒿组Sect.ArtanacetumRzazad.Poljak.、腺毛蒿组Sect.Visicdipubes Y.R.Ling、白苞蒿组Sect.Albibractea Y.R.Ling、龙蒿组Sect.Dracunculus Bess.、牡蒿组Sect.Latilobus Y.R.Ling、球序蒿组Sect.TuraniphytumPoljak.Y.R.Ling。当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此系统。 中国产的蒿属主要分为2亚属7组,即蒿亚属的艾组、艾蒿组、腺毛蒿组、莳萝蒿组和白苞蒿组,龙蒿亚属的龙蒿组和牡蒿组。(中国植物志卷第二分册记载本属植
10、物有186种、44变种。蒿属植物进化主支上最原始的类群是莳萝蒿组,艾蒿组由莳萝蒿组进化而来,而后再分化、衍生出其他组植物,华而不实艾篙组、艾组、龙蒿组较为活泼踊跃,不仅各组种类较多,分布广,而且还从这些组的原始种类中,分化、衍生出其他类群的植物,包括蒿属其他的组及蒿自然群其他的属。 林有润分析,艾组原始种可能是由艾蒿组原始种向南迁移,并在温带南部至亚热带甚至热带地区分化、衍生出的适于暖和而湿润环境生长的类群。该组植物或部分直接从莳萝蒿组植物进化而来。多数种头状花序为椭圆形或长卵形,通常含花少,1530朵;雌花花冠狭管状,檐部具 2或3裂齿;总苞片反面被短柔毛或无毛。叶通常为12回羽状深裂或全裂
11、,小裂片为宽线形或叶不分裂,两面或反面被绒毛或蛛丝状柔毛,或兼有白色腺点。解剖构造为异面叶,稀少为等面叶型21.大多数艾组植物生长在暖和湿润地区的路旁、林缘或林中空地等,与艾蒿组植物相比,更偏于南方及低海拔地区分布。世界有100多种,欧、亚、北美都有,我们国家有70多种,华而不实包括药用植物艾12. 1988年,林有润将药用植物艾归类为艾组Sect.Artemisia真艾系Ser.UmbrosaePamp.Y.R.Ling19.截止当前,国内针对药用植物艾基本上都采用此分类系统。 2 艾的野生驯化 2.1 品种选择 时至今日,历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的艾道地产区包括浙江宁波、河南汤阴、湖北蕲春和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