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的化学成分与在眼科病症医治中的运用,中医眼科论文.docx
《蒺藜的化学成分与在眼科病症医治中的运用,中医眼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蒺藜的化学成分与在眼科病症医治中的运用,中医眼科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蒺藜的化学成分与在眼科病症医治中的运用,中医眼科论文摘 要: 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TT),别名:刺蒺藜,白蒺藜,蒺藜科蒺藜属。蒺藜果实中主要含有皂苷、生物碱、黄酮、多糖、氨基酸等化学活性成分。蒺藜作为我们国家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有多方面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学者对蒺藜的药理作用多有研究,其有效成分在心脑血管系统、改善性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调节、视神经保卫、利尿、抗疲惫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上也有着显着的疗效:在干眼,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治疗上及视神经、视网膜的保卫上多有应用。现针对蒺藜有效成分及其复方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本文关键词语
2、: 蒺藜; 化学成分; 眼科疾病; 干眼症; 病毒性结膜炎; 玻璃体混浊; 视疲惫; 视神经; 视网膜; Abstract: Jili( Tribulus terrestris L),also named Cijili or Baijili,belongs to Zygophyllceae and Tribulus. The fruit mainly contains chemical active ingredients such as saponins,alkaloids,flavonoids,polysaccharides and amino acids. As a Chinese he
3、rbal medicine( it is also a food in China),it has many medicinal values. 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Jili( Tribulus terrestris L). Its active ingredient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in th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improving
4、sexual function and immune regulation,optic nerve protection,promoting urine,anti-fatigue and other aspects. It has also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he treatment of ophthalmic diseases,like dry eye,viral conjunctivitis,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treatment and optic nerve,retinal protection. This
5、review focused on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Jili( Tribulus terrestris L) and their comb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phthalmic diseases. Keyword: Jili(Tribulus terrestris L.); chemical components; eye diseases; dry eye syndrome; viral conjunctivitis; vitreous opacity; visua
6、l fatigue; optic nerve; retina; 蒺藜,别名刺蒺藜,白蒺藜,蒺藜科蒺藜属。在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作为一种民间药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该植物生长在祖国的各个城市,且多生长在道路两旁、草丛、田野,炎热、枯燥和砂质地区1。历代医家对其多有阐述和应用,国内外学者发现中药蒺藜的活性成分在心脑血管系统2、改善性功能3,4、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调节、视神经保卫、利尿、抗疲惫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蒺藜提取物对多种皮肤病有很好治疗作用5,6,7。近年来,中药蒺藜在眼科疾病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文献检索,将含有蒺藜且用于眼科疾病治疗的中药复方归纳如下,见表1。 1、 蒺藜化
7、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蒺藜果实的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多糖和微量元素等;蒺藜皂苷(gross saponins of tribulus terrestris,GSTT)是蒺藜地上全草的提取物,有保卫心脑血管作用8;蒺藜呋甾皂苷能降低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值,抑制心肌纤维化9。蒺藜总黄酮成分可减少血小板释放,有抗血栓功用10。蒺藜中的哈尔明碱能有效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11; -咔啉生物碱有着抗抑郁、抗焦虑的成效12;蒺藜中还有氨基酸、有机酸、香豆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成分13,14,15,16。近年来,随着中药蒺藜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切进入,其在眼科方面的研究也常有报道
8、。通过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发现蒺藜在眼科疾病中发挥作用的活性成分有蒺藜皂苷和白蒺藜醇苷(TFAG),其他活性成分在眼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未见报道。 表1 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相关蒺藜复方 2、 蒺藜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1、 干眼症 干眼症(Dry eye disease,DED)是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研究表示清楚,其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还会受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所影响,主要与炎症反响、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有关。DED属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治疗,临床应用人工泪液替代人体生理泪液,使眼表得到滋润以减轻患者眼睛干涩不爽之感17。干眼症的中医中药治疗渐渐深切进入,不少医研工作者对DED进行辨证分型,
9、采用中药复方、针灸、推拿、热敷等中医经典手法,收获了积极反应。石斛夜光丸是治疗眼科疾病的一个常用方剂,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之功,常用于DED、玻璃体混浊、中浆病、糖网病的治疗上,还可减缓白内障的病情发展,学者对石斛夜光丸在DED治疗上的优势多有阐述。于蒙恩等18研究发现,石斛夜光丸辅以聚乙烯眼液滴眼可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方中多味中药调理合用,共奏补肝益肾,滋阴润燥之功,在提高泪液分泌量(SIT)、延长泪膜破裂时间(BUT),降低荧光染色评分(FL)三方面的结果上,效果远强于仅滴用聚乙烯眼液组,临床上更受患者青睐。石斛夜光丸的强大补肝肾阴的成效可促进泪液分泌,同时有加强免疫的功能,维持泪膜稳定
10、,使BUT延长,尤其在肝肾阴虚型干眼症上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现已明确,炎症是干眼症发病的重要环节,炎症毁坏泪膜稳定性,甚至损伤眼表,石斛夜光丸方中多味中药如蒺藜、菊花、密蒙花等,其活性成分在多项体内体外实验中已被证实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19,20,通过抗炎机制来减轻DED的眼表异常感觉和状态。王斌等21用蒺藜为主要成分的补肝四物汤治疗干眼症效果显着,双眼热敷,配合滴眼液和维生从来稳定泪膜,对角膜上皮进行保卫,方中药物菊花的有效活性成分总黄酮被证明对泪腺腺泡和腺管细胞有保卫作用,增加SIT,使泪膜得到稳定,眼表滋润度也有改善22。潘俊辉等23发现治疗干眼症仅使用人工泪液不易到达理想效果,联合使用明目
11、蒺藜丸治疗,患者干眼异常感觉和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疗效佳。临床上肝肾缺乏证型DED患者较多,蒺藜具有平肝补肾、活血明目的成效,其复方在DED治疗上有非常好的前景。 2.2、 病毒性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是眼科中常见自限性疾病,患眼结膜充血水肿,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角膜上皮发生剥脱情况;病变程度因人体体质、病毒强弱而存在差异,临床治疗该病常采用阻止病毒复制的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单用西药治疗病毒性结膜炎难以到达预期效果,临床上多联用中药使疗效提升。余阳初等24通过研究验证,阿昔洛韦滴眼液配合明目蒺藜丸治疗病毒性结膜炎,能有效缓解病情,比独用西药产生的效果更好。 流行性角结膜炎(EKC)是
12、腺病毒感染导致的强传染性的眼疾,该病患者眼球红赤,疼痛感强,该病就视力本身来讲影响不大,一旦炎症蔓延到角膜区域,分泌物产生太多则会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情况,治疗不及时会使角膜发生损伤,构成瘢痕后致永久性视力损害。刘毅等25用明目蒺藜丸治疗EKC,用药后患者双眼充血异常感觉和状态好转,疼痛减弱,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两方面让医患满意。王维萌等26用明目蒺藜丸配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EKC,发现二者共用疗效显着,可缩短病程时间,能更好地控制该病传播,缩小疾病波及范围,有效控制病情且复发率低。 2.3 、视神经保卫 青光眼病因复杂,异常感觉和状态不仅包括眼压升高,还包括视神经萎缩,最终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
13、GCs)凋亡,视力减退甚至致盲,因而视神经保卫治疗尤为重要。临床上为阻止受损的视神经进一步萎缩,常在稳定患者眼压后,给予相关中药或其制剂进行治疗,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眼部血液的运行,实现高眼压或缺血状态下对视神经的保卫27。黄丽娜等28发现蒺藜皂苷(GSTT)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RGCs损伤有保卫性作用;近年来,大量医家学者将多种中药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应用在视神经保卫方面,灯盏细辛、丹参注射液等作为临床视神经保卫剂被广大医患认可。汪旬等29发现,青光眼术后眼压平稳的患者口服GSTT半年,视网膜敏感度平均偏差(MD)下降3.4dB,讲
14、明GSTT对视神经有保卫作用,起效机制可能是通过加快血流速,增加眼部组织营养,降低受损环境对生长良好神经元的毁坏,进而实现视野状况的改善。廖明怡等30通过对刺蒺藜给药组和高眼压组光镜下视网膜组织构造观察比拟,刺蒺藜给药组的RGCs数和内、外核层细胞数均多于高眼压组,讲明刺蒺藜可有效维持内、外核层构造,降低高眼压状态下RGCs的凋亡,且刺蒺藜给药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较高眼压组亦有增加,数值和正常组相差不大;RNFL受损是青光眼的早期改变之一,其厚度值能很好地反映视神经损害和疾病进展情况。王丽纯等31用不同浓度GSTT与SD乳鼠RGCs共培养,24 h后MTT法测吸光值,发现GSTT
15、浓度为10-7g/L时能提高共培养乳鼠RGCs的体外的存活率。王璟等32发现GSTT可通过减少相关蛋白的异常表示出,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叶长华等33将白蒺藜醇苷(TFAG)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GCs,24 h后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发现浓度为1 10-6g/L和1 10-7g/L的TFAG实验组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证明TFAG对RGCs体外生存有保卫作用。上述结果均提示中药蒺藜及其有效活性成分有非常大的可能成为将来青光眼治疗上的一个强大利器。 2.4 、视网膜保卫 视网膜是人体整合视觉信息的重要组织,视网膜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感光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数目遭到遗传因素、环境状况、有无光损
16、伤等因素的影响,不良因素导致功能性细胞数减少,生理功能降低,造成视力不可逆,因而保卫视网膜神经元也十分重要。视网膜代谢耗氧量高,常暴露于可见光下,极易遭到氧化损伤,产生大量自由基,造成不利于细胞生存的环境,进一步加速神经元的死亡,这也是多种视网膜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34,降低视网膜自由基含量、抑制氧化损伤对延缓眼部组织衰老和退行性疾病有重大意义。李诺等35,36通过比拟电镜下GSTT治疗组与氧化损伤模型组,发现治疗组细胞器数量减少不明显,细胞间界线保持良好,线粒体肿胀程度也有所减轻,丙二醛(MDA)含量较氧化损伤模型组大大降低,讲明GSTT可有效降低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17、)含量却显着上升,提示GSTT有加强自由基去除力的效果。徐静等37通过OCT成像、HE染色等方式方法,观察光镜下模型组视网膜构造杂乱,各层界线模糊不清,外核层变薄,而蒺藜治疗组视网膜构造有改善,讲明蒺藜水煎液能维持视网膜构造,减轻光损害程度,有效保持外核层厚度和光感受细胞的生理功能。蒺藜中含的化学成分如:皂苷、多糖、挥发油等可产生内源性抗氧化物质,消除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这也为蒺藜在延缓视网膜疾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吴晗晗等38通过OCT检测、免疫组化、HE染色结果发现,相比于模型组中视网膜分层模糊不清,石斛夜光丸给药组有效保持了视网膜的形态构造,十层构造分层清楚明晰,外核层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