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明辨_亲切新颖_陶渊明论_评析_潘定武.docx
《深思明辨_亲切新颖_陶渊明论_评析_潘定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思明辨_亲切新颖_陶渊明论_评析_潘定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深思明辨,亲切新颖 陶渊明论评析 潘定武 (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 ) 摘要:魏耕原先生新著陶渊明论为近期陶渊明研宄的重要创获。作者以多维新颖的视角全面观照陶渊明及其 创作与影响,阐发了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该书内容上的诸多发明得益于著者对文本的透彻研读与深思熟虑,也得益于 著者熟练运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治学路径和研宄方法。 关键词:陶渊明论;考察视角;学术见解;研宄方法 中图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陶渊明为人之不可及处,在真淳;渊明为文之 不可及处,在自然。千载而下,无数文士以渊明知 己自期,以赏读渊明诗文为乐。现代以来,陶渊明 及其诗文研宄
2、则蔚为大国。然当今能如同陶渊明 坚守家园一样真诚守望学术田园者,已不惟难能, 而更其可贵。曾为地道的关中农民魏耕原先生, 出于对陶渊明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的农耕 生活的深切了解和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的 泥巴哲学的亲切体味,以庄稼人对和风甘霖发自 心底的挚爱态度对待陶渊明及其诗文,沉潜其中, 颇适己性。惟其好学深思,兼与渊明精神时相往 来,读陶每有会意,年深月久,集腋成裘,终成新著 陶渊明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以下简 称陶论)。 一、多维而新颖的考察视角 陶论含思想论、诗歌论、文赋论、承传与影 响论、训诂论、书画传播论等六编,计二十章,配文 插图 142幅,总近 43万
3、字。全书从生平思想、诗 文审美、语词训释、传承与接受、批评与传播等多 维角度全面观照陶渊明及其创作与影响。著者潜 心钻研陶渊明及其创作,不仅认真细致,而且慧眼 独具,以历来陶学界鲜有关注的视角重新审视陶 渊明其人其文,不但视角新颖,而且新见迭出。如 对陶渊明农家思想的发现,在陶学研宄上无疑极 1003 - 4730 (2013) 02 - 0052 - 03 具意义。前贤对陶诗与陶文的论述,成果不可谓 不多,但一般多就诗、文单独研宄,对陶诗和陶文 进行比较研宄相对较少。陶论则分别对陶诗 的散文美和陶文的诗化特征进行发掘,剖析陶渊 明兼具以文为诗和以诗为文的艺术趣向,并且指 出把散文的手法引入诗
4、歌,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趋 势,而陶渊明散文呈现出的诗意化特征,归根结底 蕴育于其诗意化的人生。这一新颖的视角与发 明,不唯对陶渊明研宄是一开拓,而且对整个古代 文学研宄也颇具启发意义。在陶渊明如何传承前 代文学方面 ,前贤论述显然过少。魏耕原先生将 楚辞与陶诗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从整体艺术风 格到虚拟及比兴艺术手法,从虚词的运用到实词 的选择,令人信服地论证了陶诗与楚辞虽本属 于两种不同的审美趋向,但二者之间却有着密切 的传承关系,显示了陶、屈艺术精神的高度一致 性。此点不但深化了我们对陶诗艺术的认识,而 且同样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察陶渊明的精神品 格。而在陶诗批评史方面,著者不但梳理了历代 陶诗阅
5、读者的接受规律,而且重在分析历代文人 对陶诗的阅读偏差,尤重揭示造成偏差背后的时 代环境和个人习尚等因素,为我们绘制出 了一幅 更加清晰的陶诗批评图。 尤为值得注意的恳陶论不但从书画传播 *收稿日期: 2012-12-07 作者简介:潘定武,男,安徽舒城人,黄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的独特视角为我们绘制了 一幅陶渊明诗文接受 史,而且将艺术已处于完全自觉且艺术精神相互 融通的魏晋时代的诗书画作整体观照。诗画一律 本为中国传统艺术话题之一,诗书相通的话题也 偶为人们所提及,但在陶渊明研宄领域,似乎一直 未有人关 :&陶论一方面选择了历代诠释陶 渊明及其诗文的大量书画,展现出形 神兼备的陶 渊
6、明传播史与接受史,另一方面则将东晋书法艺 术的高峰王羲之的书法与陶诗进行共时比较。著 者在辨析魏晋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细 致比较王羲之与陶渊明、兰亭序与陶诗的异 同,认为陶诗和兰亭序一样,代表了东晋流行 的审美观念的主体思潮,且 二者共同体现魏晋 艺术的巅峰,无论结构的如斜而反直,还是似断若 连的笔画与句法,或是平淡而尚奇的审美趋向,都 存在种种密切的联系 ( 诗歌论 “ 陶诗与王羲之 兰亭序法帖艺术规律的共性 ) 。这对我们进 一步领会王字、陶诗以及深刻把握魏晋艺术的美 学特征 都极具启发意义。 二、独到而确实的学术见解 陶论著者有着较陶渊明更久长且更勤苦 的劳作经历,因而视大诗人尤
7、为亲切,这令著者在 陶学方面每每有新的视角,而且见解也往往深刻 而独到。对陶渊明农家思想的发掘即是其一。经 历丰富而独特的陶渊明,其思想无疑也颇为丰富 而独特,然前贤所论多不出儒、道二家,偶有将其 同时纳入佛家者。陶论则曰: 陶渊明的思想, 在一生中有变化,也有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儒道农 三家的融合与消长。陪伴陶渊明一生的应当是儒 家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的鲜亮的底色。儒家的 底色,在他归隐前后,也存在着变化 归隐前他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显得人生早期的单纯性;归隐 后,由于生活窘迫与躬耕辛苦以及晚年对人生终 结的思考,因而道家的思想由前期乍露端倪至此 则与农家思想一样融入,特别是农家思想对他的 儒
8、家观念有所淡化,儒道农三家既有融合,又有局 部的抵消,相互消长,彼此互济为用,显示出后期 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倘要确切,可以说,几成三足 鼎立状态。而对农家 并耕 思想的认同,则主要 来自归隐后长期躬耕生活的体悟。对前期来说, 他的思想呈现发展变化的动态趋势。 (思想论 “ 陶渊明农家思想 及与儒道之关系)这是著者 将陶渊明置于魏晋南北朝政治动荡复杂和学术交 融新变的大背景下,又紧扣 归隐 这一渊明人生 最大的关节,经过对陶渊明曲折人生历程的细致 梳理和其诗文细微剖析后,果断跳出 外儒内道 或 道主儒次 思维模式而得出的新颖而确实的 结论。著者不但归纳了陶渊明农家思想的体现、 提炼其农家思想的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思 明辨 亲切 新颖 陶渊明论 评析 潘定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