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建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研究,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建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研究,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建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研究,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建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研究,国际经济贸易论文摘 要: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标志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的诞生。RCEP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构建中日韩自贸区既有驱动因素又有制约因素,需要中日韩三国,十分是中国加强互相之间的沟通,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语 :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合作; Abstract: The signing of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 mark
2、s the birth of the world s largest free trade area. RCEP i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East Asia s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hina-Japan-ROK Free Trade Area. However, there are both driving factor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ilateral free
3、 trade area.It is necessary for the three countries, especially China, to strengthen exchanges with each other, seek and expand common interests,and 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Keyword: China-Japan-ROK; free
4、trade zon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一、引言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由东盟(ASEAN)十国于2020年发起,历时八年,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该协定由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十五个成员国(即东盟+5)组成,总人口到达22.7亿,总量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3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和影响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不仅将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多个“10+1 自贸区整合起来,而且在没有达成中日、日韩自
5、贸协定的情况下,使中日韩三国构成联络密切的区域贸易伙伴关系,这些必将加深中日韩三国的经贸合作,减少三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有效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成进程1。 中日韩三国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合作等方面关系特别密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韩三国之间贸易合作越来越频繁。中日韩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6700多亿美元。作为东北亚主要的三个经济体,中日韩三国的大约占世界总的25%,人口占世界的20%,是推动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同时,中日韩三国的产业优势各不一样,互相之间的经贸合作具有互补性,实现中日韩自贸区有利于三国的利益并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能。 但是,
6、正如2020年中日韩三国启动自贸区会谈至今漫长的进程所证明,构建中日韩自贸区尚存在众多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中日韩贸易合作现在状况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中日韩三国贸易合作现在状况 (一)三国双边贸易的发展及规模 2001-2022年中日韩三国间的贸易的发展及规模,如此图1所示。在这19年的时间里,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稳步扩大发展,其经过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1-2018年,是中日韩三国保持极佳的双边贸易联络,贸易规模总体上不断扩大发展的阶段(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日韩三国贸易总额一度下降,但于2018年迅速得到恢复
7、)。中日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877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3428亿美元,中韩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358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2456亿美元,日韩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424亿美元升至2018年的1059亿美元,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1661亿美元扩大到2018年的6944亿美元。第二阶段为2020-2021年,是中日韩三国贸易跌宕起伏,贸易规模在总体上趋降的阶段。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日元贬值、中日韩三国关系恶化,给中日韩三国及周边国家的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第三阶段为2021年以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在总体上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其主要原因是中日韩三国关系有所缓解。
8、从总体上看,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联络密切,贸易规模大,贸易发展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图1 中日韩三国贸易的发展2001-2022) 数据作者根据UNcomt r ade数据库数据绘制。 图2 中日韩三国进出口商品构造 数据作者根据UNcomt r ade数据库数据绘制。 (二)三国双边贸易构造特点 2001-2022年,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进出口商品构造,如此图2所示。根据中国从日本的进口数据来看,在2001-2022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分别为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 、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以及SITC5-“未列明的化学品及相关产品 11,这三类产品长期占据总进口量的80%以
9、上。华而不实,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 占比从2001年的56.4%上升至2022年的57.6%,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占比从2001年的19.5%下降至2022年的11.7%,SITC5-“未列明的化学品及相关产品 占比从2001年的12%上升至2022年的16.3%。根据中国对日本的出口数据来看,同期,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主要商品分别为SITC8-“杂项制品 、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 以及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这三类产品的占比长期保持在70%以上。华而不实,SITC8-“杂项制品 占比从2001年的39.7%下降至2022年的25.8%,SITC7-“机械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