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家庭社会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家庭社会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家庭社会学论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家庭社会学论文摘 要: 为了更好地引导城镇居民的家庭节能行为, 促进中国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目的的实现, 本文以 计划行为理论 为基础构建了城镇居民节能行为的心理动因理论模型。运用描绘叙述统计、因子分析等方式方法对我们国家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家庭节能意愿是导致其施行节能行为的最直接心理动因, 居民的节能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是节能行为的间接驱动因素。除此之外, 用能习惯对城镇居民节能行为起到了调节作用。 本文关键词语: 家庭节能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用能习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2、, we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investigate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citizen s energy conservation behaviors.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proper ways to strengthen citizens energy saving desire, and furthermore, to build up a resource-saving,
3、 pro-environmental and harmonious society. By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approach as well as a set of statistical methods, we empirically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citizens behaviors with city household data. We find that Energy-saving Behavior Intention is the main psychological driver that en
4、courages people to be energy-saving. Besides, citizens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alization as well as their inherent perception acts as potential mechanisms tha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people s energy-saving behaviors. Finally, energy consumption habits mediate citizens energy conservation behavi
5、ors. Keyword: Household Energy-saving Behavior;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Energy Using Habit; 一、问题提出 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据显示, 2020年我们国家居民生活能耗占终端能源消费达10.97%, 是继工业部门之后的第二大能耗主体1。然而我们国家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之策, 长期以来一直集中于生产领域, 对居民私人领域的用能关注非常少。引导城镇居民进行更多的家庭节能行为, 需要洞悉其行为施行的内在心理动因因素及这些因素是怎样作
6、用于行为的。 当前, 我们国家关于居民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存在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微观视角的研究起步较晚, 且研究大多将家庭节能和其他环保行为视为同一范畴, 忽视了不同环保行为的异质性, 研究结论过于广泛, 也不能对家庭节能行为进行有效指导2;二是现有研究大部分从理性行为角度考察消费者包括节能在内的环保行为, 对非认知因素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事实上, 将消费者日常情境中所频繁发生的节能行为完全放在理性认知的环境下而忽略非认知因素 (如习惯) 的影响, 其结论有效性将遭到众多挑战。鉴于此,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引入用能习惯这一变量, 考察了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进而为相
7、关部门制定引导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根据。 二、文献回首与评述 (一) 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及计划行为理论 鉴于家庭节能行为更多地能产生节约能源及利于环境友好的效应, 在国外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将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看作一种特定的环境行为, 已有研究集中于讨论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特定的理论框架展开的实证研究。 对于不同因素怎样影响居民包括家庭节能在内的环境行为, 学者们提出了多个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包括 价值 信念 规范理论 (Value Belief Norm Theory, VBN) 、 计划行为理论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8、TPB) 、 人际行为理论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TIB) 等。这些理论框架也为理解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提供了思路, 华而不实尤以计划行为理论最为引人关注。 刘宇伟 (2008) 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综合模型, 但没有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王建明和吴龙昌 (2021) 4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道家价值观, 对TPB进行了拓展, 他们以为态度、感悟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能够积极影响居民的节水行为, 中国道家文化通过影响个体的积极态度来唤醒其节水响应。除此之外, 芈凌云等 (2021) 5也基于TPB模型研究了居民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的心理驱
9、动因素, 其结果表示清楚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环境价值观能够通过人们的低碳行为意愿来影响其行为。 然而, 这些研究大多基于理性行为假设, 所提出的家庭能源消费干涉措施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意识经过和理性动机来改变其行为6, 例如学者们所广泛认同的是前置策略 (提供信息、诱发承诺、设定目的与典范等) 7和后置策略 (奖励与反应等) 8。然而, 大量研究表示清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更多地遭到习惯的影响, 而不是意愿和动机9, 十分是在稳定情境中重复发生的行为10。事实上, 人们所碰到的大部分包括节能在内的环保行为都是日常行为11, 这些行为容易遭到习惯的影响12。因而, 还待于从更为现实的视角对居
10、民家庭节能行为进行研究。 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以为居民节能行为意愿是遭到了节能行为态度、节能主观规范及节能的知觉行为控制影响, 同时节能知觉行为控制又直接影响节能行为施行13。除此之外, 考虑到家庭节能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重复特征, 将习惯因素纳入到研究框架中。 (二) 居民家庭节能行为及其心理驱动因素 居民家庭节能行为包括两类:削减型节能行为 (Cutting Energy-saving Behavior, CEB) 和投资型节能行为 (Investing Energy-saving Behavior, IEB) 。削减型节能行为主要指在日常生活中居民在家庭中重复发生的使用耗能产品时
11、有意识地改变已有习惯进而到达节约能源目的的行为, 主要包括炊具、家用电器和取暖设备等的使用行为。投资型节能行为是指基于节能技术的应用, 消费者通过专门购买节能的电器、材料等来减少家庭耗能的行为。从现有国内研究来看, 大部分学者并未对此做区分而是将它们视为一类。 当前来讲, 研究者多将内部影响因素等同于特定心理意识因素, 以为消费者具有的能源和环境知识14、生态价值观5、环境态度3和责任意识15等会影响其节能消费行为。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以为节能行为态度、节能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我们城镇居民节能行为的重要因素。华而不实, 节能行为态度 (Energy-saving Behavior
12、Attitude, EBA) 指我们国家城镇居民对家庭节能行为这一特定环境行为的关注程度以及价值评价, 在对节能行为态度进行测量时主要参考了节能关注度 (Stern, 2000) 16和环境价值观 (Schwartz, 1977) 17相关的测量量表;节能主观规范 (Energy-saving Subjective Norm, ESN) 指我们国家城镇居民在施行家庭节能行为决策时所感悟到的来自与其相关的个人或群体的压力, 华而不实 相关的个人或群体 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个人或团体及与其间接相关的个人或群体;知觉行为控制 (Energy-saving Perceived Behavioral Co
13、ntrol, EPBC) 是指我们国家城镇居民对施行家庭节能行为的自我能力以及外部控制感悟, 它反响出居民对施行家庭节能行为难易程度的评判;节能行为意愿 (Energy-saving Behavior Intention, EBI) 是指我们国家城镇居民愿意从事家庭节能行为并付出努力的心理倾向 (芈凌云等, 2021) 5。最后, 借鉴前人研究, 本文将影响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的习惯因素界定为 用能习惯 (Energy Habits, EH) , 详细指我们国家城镇居民在相对稳定的家庭能源消费环境下, 经过很长时间养成的、具备较大改良空间的能源消费行为习惯, 这里指居民使用能源的不良习惯。 三、理
14、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通过梳理以往包括节能行为在内的环境行为研究, 本文提出了如以下图1所示的TPB拓展模型。 图1 本文的研究模型 借鉴计划行为理论以及前人关于环境行为的研究结论,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计划行为理论指出, 行为主体的行为态度越积极, 主体的行为意愿越强;行为主体的主观规范越强, 行为主体的行为意愿也越强13。在环境行为领域, 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均支持了TPB的适用性及有效性。例如, EK等人 (2018) 18的研究结果表示清楚, 居民节能态度对个体家庭节能行为意愿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芈凌云 (2021) 5基于徐州710个家庭的调查研究发现, 主观规范是影响城镇居民低碳行为意愿的
15、一个重要心理驱动因素。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及以上阐释,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态度对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 H2:城镇居民家庭节能主观规范对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 关于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Ajzen (2002) 13以为行为主体的知觉行为控制越强, 主体感悟到的行为控制力就会越高, 其行为意愿也就越加积极。进一步地, Abrahamse等人 (2018) 19的研究结果表示清楚, 居民知觉行为控制对其能源使用意愿存在正向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3:城镇居民家庭节能知觉行为控制对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 另外, 真
16、实的行为控制感悟能够直接作用于行为。例如, 王建明 (2021) 4的实证研究结果表示清楚, 居民的知觉行为控制会积极地影响其家庭节水行为。Yadav等人 (2021) 20的研究则证实, 发展中国家居民的知觉行为控制能够有效地预测其绿色消费行为。因而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城镇居民家庭节能知觉行为控制对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H4a:城镇居民家庭节能知觉行为控制对居民家庭削减型节能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H4b:城镇居民家庭节能知觉行为控制对居民家庭投资型节能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指出, 行为意愿和行为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其它对行为有影响的因素一般都是通过意愿来实
17、现的13。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有大量研究也证实了意愿对行为的积极作用。Armitage等人 (2001) 21采用元分析方式方法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强度, 以为意愿对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进一步地, Wang等人 (2021) 22通过对443名中国城镇居民进行调查后发现, 绿色汽车购买意愿会显着地影响其绿色汽车购买行为。因而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意愿对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H5a: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意愿对居民家庭削减型节能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H5b: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意愿对居民家庭投资型节能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人际行为理论提出, 人们行为的发
18、生会遭到习惯的影响, 十分是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程序时, 习惯会成为主导行为的关键因素23。在这种情况下, 行为意愿对行为的影响效果会变得不明显。Triandis (1980) 23以为, 习惯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 还能够通过影响个体对特定行为的意愿而间接影响行为。在环保与节能行为方面, Knussen和Yule (2008) 24的研究发现, 习惯会影响人们在家庭废物处置中的回收行为, 具有较低节能习惯的人更有可能将可回收的物质当作垃圾。进一步地, De Vrie等人 (2018) 6的研究表示清楚, 个体的不良习惯一旦被触发, 其学习节能知识的能力也将遭到阻碍。因而, 基于前
19、人对习惯因素的相关研究结论, 结合本文实际提出如下假设: H6:城镇居民家庭用能习惯对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有显着反向影响。 H6a:城镇居民家庭用能习惯对居民家庭削减型节能行为有显着反向影响。 H6b:城镇居民家庭用能习惯对居民家庭投资型节能行为有显着反向影响。 H7: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意愿与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的关系遭到居民家庭用能习惯的反向调节作用。 H7a: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意愿与居民家庭削减型节能行为的关系受居民家庭用能习惯的反向调节作用。 H7b: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意愿与居民家庭投资型节能行为的关系受居民家庭用能习惯的反向调节作用。 四、量表设计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变量测量采用李克特5
20、级量表法。节能行为态度 (EBA) 的测量参考Stern (2000) 16和Schwartz (1977) 17等的量表;节能主观规范 (ESN) 的测量参考Nordlunda (2003) 25和Castronova (2004) 26等的量表;知觉行为控制 (EPBC) 的测量参考Ajzen (2002) 13和Perugini (2001) 的研究27;节能行为意愿 (EBI) 的测量参考Ajzen (2002) 13、Stern (2000) 16和Chan (2001) 28的研究并进行了修订;节能行为包括投资型节能行为 (IEB) 和削减型节能行为 (CEB) 两个方面, 根据我
21、们国家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用能习惯, 结合居民访谈信息及专家访谈结果, 确定出5个普遍存在且便于观测的行为作为削减型节能行为和投资型节能行为的测量指标。研究采用便利抽样和滚雪球的方式方法。基于当下网络沟通的方便性, 本次调查除了发放纸质问卷外也采用了网络方式收集问卷。最终共发放问卷360份, 收回有效问卷共345份。在345位被调查对象中, 男性被调查者为158位, 占样本数量的45.8%, 女性被调查者为187位, 占样本数量的54.2%。在年龄上, 年龄在18-59岁的被调查者占大多数, 比例为98.2%。在学历上, 被调查者大多为高中及以上学历, 所占比例为91.6%。 五、实证分析 (
22、一)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为了降低同一样本的因子存在偶尔性特征的可能性, 将正式试验样本随机分成S1 (115) 和S2 (230) , S1进行探寻求索性因子分析 (EFA) , S2用作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和途径分析, 以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 对于S1数据, 运用SPSS 20.0进行探寻求索性因子分析。自变量组的结果显示KMO值为0.864 ( 0.7) , 并且通过了Bartlett apos;s球形检验 (p 0.000) 。经过因子分析, 剔除了4个不符合标准的题项, 最后得到由13个指标构成的3个因子。主成分分析将自变量测量指标分成3个因子, 总的方差解释率为64.560
23、%。因变量组的KMO值为0.849 ( 0.7) , 也通过Bartlett apos;s球形检验 (p 0.000) 。主成分分析将因变量测量指标分成2个因子, 总的方差解释率为71.564%。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 各测量指标在各自的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均 0.5, 显示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各测量指标在其他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均 0.5, 表示清楚区别效度较好。 各变量因子载荷系数及 系数如表1所示。 对于S2数据, 运用AMOS 20.0对所有变量的测量指标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各测量指标AVE 0.5, C.R. 0.7。对于标准化因子载荷不显着以及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量小于0.4的测量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