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影响.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再次成为“关键词,多处有重点着墨。此前,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施行方案)国发20194号,这个被称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硬核文件,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图。而怎样真正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共赢也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江苏省共有90所高职院校,在校生有68万人,是我国高职院校数量最多也是校企合作实践最为深化的省份。3月29日,(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作为我国首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省级地方立法,明确了校企权责边界,以优化合作形式、强化扶持保障为抓手,激发了企业介入校企合作
2、的自觉性和积极性。1南京地铁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南京地铁现有员工13700余人,其中技能型人才占比81%。作为南京市规模较大的国有服务型企业,承当着畅达城市交通、服务市民出行、推动区域发展等多重责任。南京地铁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主要体如今两个方面,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和国内多家大专、高职类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机制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分享;二是高度重视员工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大力培养地铁技能型人才。1.1深化校企合作1订单合作大概情况。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南京地铁无论是校企合作形式、合作范围,还是合作院校规模、订单数量,都走在江苏省前列。订单合作院校目前扩展到7家,
3、订单合作形式已累计为南京地铁培养订单生5000余人,有力推动了南京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2010年,南京地铁和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国内首家地铁学院,2016年,南京地铁和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同组建的轨道交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2018年,南京地铁和江苏省交通厅及厅属五所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多领域加强合作。同年,南京地铁与南铁院共同推进的当代学徒制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当代学徒制试点,南京地铁也成功荣获南京市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称号。2院校合作。自2002年开场,南京地铁与南铁院就开场探索地铁专业订单人才培养,先后历经订单班、冠名班、地铁学院和当代学徒制试点等阶段。2010年双
4、方联合成立了地铁学院,校企双方领导组成地铁学院理事会,对学院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双方还把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的打造和当代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扩展合作的三个维度,构成校企深度合作、产教全面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2015年,双方合作开展地铁运营关键岗位当代学徒制试点,构建“就读即就业的学生学徒双重身份认定体系,学生在工作期间即享有地铁员工的部分权益。2016年,经太多番努力,争取政策支持,成功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制定招生工作方案与施行细则,企业直接介入招生面试,提早锁定优秀人才。2018年,双方联合开展“辅修组班试点,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同时制定了学生差异化
5、管理施行方案,并进行订单生职业素养养成计划,极大提高了订单生对地铁的归属感、认同感。下一步,双方也将在更多领域加强合作,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深度融合的双赢目的。1.2重视员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自主开展员工职业技能鉴定。经过长期筹备,2010年成立了南京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技能鉴定所,并在2015年成功通过质量验收。去年全年开展了地铁行车、信号、供电、车辆等14个工种内部技能鉴定及组织制冷工、物流师等5个工种社会鉴定,共有4925人报名,同比增长14.43%。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南京地铁每年组织技能人才培训5000余场,参训员工超过15万人次,培训覆盖面高达95%。同时,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建
6、成了一批地铁行业特有的培训设备,如AFC实验室、接触网练兵线、LOW操作模拟机、电工实训台、列车驾驶培训仿真系统等。此外,还培训开发100多类轨道交通专业教材,拥有近千名内训师和近百名外聘专家团队。通过定期安排“每月一课、“两月一讲和“地铁大讲堂,请专家讲管理,请讲师谈技术,保证管理理念实时更新,技术经历实时共享。2校企合作发展窘境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促进就业方面获得了丰富成果,但是在发展经过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从企业角度分析,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企业投入成本较高。一般来讲,企业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在校订单生奖助学金、文体活动奖金、讲课费、考核验收费用,为订单生配发工装、劳保用品、乘车卡、
7、就餐卡、购买实习保险费用等。这些直接投入每年约几十万到几百万元。除此之外,还包括为学员提供实习场地、实训设备、内部师资带教等投入。这直接导致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难以构成严密型的合作形式。二是合作配套机制不全。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固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各地缺少可操作的执行层面对企业的鼓励措施,政策和资金配套都跟不上。校企双方合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小步探索前进,经常会出现权责边界不明晰、无政策可依等现象。三是技能与企业岗位难以衔接。学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建设力度有待提升,培养的人才不能充分知足企业岗位需求。企业师资稳定性也无法保证,企业讲师时间、精神、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校专职老师差距较大等。3结束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高频词,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而推动校企合作,企业与高校如同天秤的两端缺一不可。为促进双方积极的融合,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国家释放政策红利,不断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企业角度出发,建议如下:加快出台技能型人才建设各项鼓励保障措施,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保障机制;优化企业稳岗补贴、技能提升补贴、见习补贴发放流程;通过政策扶持、舆论引导、公众关注构成合力,共同推动技能型人才发展“软硬件建设,创始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