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同志在会上发表主要谈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那么,2018年经济工作详细要怎么干?“十九大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和主线是什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任务和工作重点又包含什么?本报告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敬请观看。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给大家讲一讲2018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一、-现代中华特点社-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5年来,我
2、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构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中华特点社-义经济思想。也就是讲,-现代中华特点社-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发展理念。(一)主要内涵1.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对发展的要义进行了全面、全新、前瞻性注释。发展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要求。那么,将来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新发展理念对这些问题作了全面、全新、前瞻性诠释。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奇迹。中国的发展丰富了发展经济学内涵,中国发展理论是一个重大创新,具有世界意义。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整体发展观,提高了发展的整体性,这与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
3、盾转化是一致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最大的短板,要补齐短板,就要提高发展的整体性。新发展理念是-现代中华特点社-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发展指明了方向。2.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构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中华特点社-义经济思想。这也体现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3.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定到现代、新矛盾的判定新常态主要讲的是经济,而现代则是就整个社会来讲的。现代与新常态是有一定关联的,没有新常态的判定,就不会
4、有现代的判定;没有现代的判定,也不会有新矛盾的提出。4.以大众为主的发展思想是-现代中华特点社-义思想的重要方面以大众为主的发展思想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有。发展为了谁?就是为了人民。所以讲,以大众为主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5.施行供应侧构造性改革重大决策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愈加注重供应侧构造性改革,并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6年、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6.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
5、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是工作方法和工作原则,也是发展的重大原则,必须长期坚持。发展要处理好“稳和“进之间的关系,而“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不断前进和构造优化的不断升级。因而,“进在很大程度上是愈加重要的。(二)重大意义1.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企业需要有长期不变的发展理念,同样,国家也需要有一个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能够指引我们的工作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中华特点社-义经济思想,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还是行动指南。2.体现了经济发展目的的重大调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6、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判定。也就是讲,如今的目的就是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八大报告指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由此可见,发展目的已经发生了重大调整。追求高质量发展也是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3.-现代中华特点社-义经济思想具有世界意义和世界影响力我以为,无论是新发展理念,还是以大众为主的发展思想,都是世界各国十分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借鉴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分享都体现了发展的热门,也都是各国追求的共同目的。二、十九大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和主线(一)发展主题如今的发展主题什么是?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7、的主题又是什么?过去,在五年规划期间,总会提出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尽管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提出明确主题,但是我以为,此次会议确实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时代主题,就是“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所谓“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不仅仅是针对2018年,而应该是在“十三五规划的后三年加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进入了现代,进入了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的发生了重大变化。追求发展的高质量,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十三五规划的后三年要坚持,将来更长时间也要坚持。那么,为什么要把“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呢?从十九大报告中能够找到答案,从2017年中央
8、经济工作会议中可以以找到答案。1.十九大作出重大判定中华特点社-义进入了现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进入了现代,其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就是讲,不注重高质量,而一味地追求高速度,是不符合这个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的,这就是阶段性变化带来的目的变化。这个判定非常重要。2.三个必然要求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有三个必然要求。(1)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追求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就可能继续下滑,甚至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很多国家在出现阶段性变化之后,没有很好地把握时机,没有把高质量增长、高效益增长作为发展的新目的,没有实行相应的政策措施,更没有进行改革发展战
9、略的调整、目的的调整,因而就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必需要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2)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义当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我们不再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是追求质量和效率。过去的主要矛盾是由于我们没有吃穿用的东西,如今我们不仅有,而且要有更好的质量和更好的服务。如今,中国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构造性的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就是要提高质量、提高协调性,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义当代化强国的必然
10、要求。这是从长期发展趋势来讲的。(3)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不断从低到高升级的经过。早期的时候不追求质量效益,也能发展,也能保持增长速度,但是到了更高要求的时候,无论是各国的发展规律、发展的自然规律、构造演化的规律,还是需求的角度从低层次到中高层次,都要求我们必须追求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增长是将来发展的常态。之所以很多国家能够实现当代化,就是由于它到了中等收入水平以后,构成了新的发展形式高质量发展的形式,经济不断升级,最后到达当代化的水平。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3.一个根本要求将来,要想使发展有成效,使政策合适于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需要,就必须以这个为根据追求和促进高质量
11、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施行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确定这些政策和战略的根据和内在要求来自于我们的目的,就是追求高质量发展。(二)改革与发展的主线这个主线不是一条单一的主线,而是两条线改革有一条线,发展有一条线。中国处在改革和发展并行的、不断前进的经过中。发展和改革的共同推进,最后构成如今的发展态势。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培育新动能,就必须克制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提高供应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样的发展要求,必然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供应侧构造性改革,后来又明确提出以深化供应侧构造性改革为主线。我国
12、改革的主线自改革开放初就一直不断发展,如今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以深化供应侧构造性改革为重点、为主线、为主要抓手,就是要培育新动能,要解决体制机制的矛盾。要想提高供应效益,要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需要以深化供应侧构造性改革为主线。另一条主线是构造调整。当然这里的以构造调整为主线有新的含义。根据-现代中华特点社-义思想,“以构造调整为主线有了新的内涵。如今,我们到了更高的阶段,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就必须明确构造调整的发展主线:以促进产业构造调整,培育新动能为主线;以补短板、提高发展的整体性为主线。这是发展主线的两个部分。过去,我们追求的是高速增长的动能,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强,主要靠要素投入、靠
13、投资。到了现代、新阶段,我们要有新的动能。十九大报告提出三大变革,其中动力变革就是培育新动能。新动能是现代发展的主线。同时,限制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很多短板没有补上。我们的区域发展有短板、城乡发展有短板、生态发展有短板、民生发展也有短板。只要补短板,才能提高发展整体性,提高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这是发展的主线,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培育新动能,二是补短板,提高发展的整体性。三、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施行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那么,高质量发展应该怎么衡量?第一,确立指标体系、标准体系。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指标
14、体系、标准体系。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是构造优化、体制创新,而构造优化的内涵也很丰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高科技、新经济发展占比不断上升,微观企业、宏观经济创造的效益明显提高,这些都是质量、效益提高的指标。这个指标要怎么设计、怎么评价?这是如今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用什么来衡量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构造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效益指标来设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当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非常关键,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是创新,所以创新能力就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评估各地方、企业、行业能
15、否是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第二,建立统计体系。在衡量是不是高质量发展的经过中,有些是不能用指标体系、标准体系来衡量的,比方就业质量、产业速度和水平等,所以就要建立统计体系和统计制度。过去衡量经济增长是以速度、GDP为主要指标,如今的统计体系要发生改变。在统计体系中,有些能够通过直接指标看到质量能否提高了,有些则需要通过估算、测算。对于不能通过直接指标统计的,能够从能够反映质量效益的指标来衡量经济的增长。要加强对质量和效益指标的重视,比方企业的盈利能力、稳定增长的情况、单位GDP的产出、单位GDP的耗能、教育投入、教育情况等。相关统计体系也会向高质量发展倾斜。此外,在统计体系中
16、还应该重视就业,就业就是质量指标。完善统计体系、确立统计指标,以此来衡量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将来要做的事情。第三,构成政策体系。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看能创造多少就业、能带动多少技术进步、能节约多少国家公共资源。政策要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做评估。评估一个政策是不是好、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就是根据高质量发展指标和目的要求来看的。第四,构成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有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就是看事情做完之后是不是产生了效益,各级政府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到达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需要综合评估,把质量和效益作为项目、政策能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能够讲,高质量发
17、展对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政策体系、政绩考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任务和工作重点(一)宏观经济政策取向1.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构造,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政政策是调构造的,代表国家执行国家战略。也就是讲,通过财政政策推进一些重大工程的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财政赤字率。过去几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在2%左右,2016年到达3%,2017年将会到达3%以上。从GDP规模变化看,2018年财政支出相比2017年较为宽松,所以2018年的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中 经济工作会议 报告 全文 深度 解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