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工艺流程-精品文档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霉素工艺流程-精品文档资料整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霉素工艺流程青霉素生产工艺班级:生工(2)姓名:学号:0802021040【摘要】:青霉素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毁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衍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其他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本品敏感性差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作用
2、差。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四肽则链和五肽交连桥的结合而阻碍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有效,由于革兰阴性菌缺乏五肽交连桥而青霉素对其作用不大。【关键词】:青霉素;生产工艺【正文】:抗生素的工业生产包括发酵和提取两部分。工艺流程大致如下:菌种的保藏、孢子制备、种子制备、发酵、提取和精制。种子和发酵培养基的常用碳源有:葡萄糖、淀粉、蔗糖、油脂、有机酸等,主要为菌体生长代谢提供能源,为合成菌体细胞和目的产物提供碳元素。有机氮源多用玉米浆、黄豆饼粉、麸质粉、蛋白胨、酵母粉、鱼粉等,硫酸铵、尿素、氨水、硝酸钠、硝酸铵则是常用的无机氮源。另外,培养基中还得添加无机盐、微量元素以及消沫剂,部分抗
3、生素还得参加特殊前体,如青霉素的前体是苯乙酸,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前体是丙酸盐。发酵经过普遍补加一种碳源、氮源物质,如葡萄糖和硫酸铵。pH值通过流加氨水进行调节,很多抗生素在发酵中后期流加前体,对提高产量非常有益。抗生素发酵绝大多数为好氧培养,必须连续通入大量无菌空气,全经过大功率搅拌。发酵液的预处理,一般加絮凝剂沉淀蛋白,过滤去除菌丝体,发酵滤液的提取常用溶媒萃取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吸附法等提纯浓缩,然后结晶枯燥得纯品。一、青霉素概述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毁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衍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
4、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但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毁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最初青霉素的生产菌是音符型青霉菌,生产能力只要几十个单位,不能知足工业需要。随后找到了合适于深层培养的橄榄型青霉菌,即产黄青霉。二、发酵条件下的生长经过第期:分生孢子萌发,构成芽管,原生质未分化,具有小泡。?第期:菌丝繁衍,原生质体具有嗜碱性,类脂肪小颗粒。第3期:构成脂肪包容体,机理贮藏物,没有空泡,嗜碱性很强。第4期:脂肪包容体构成小滴并减少,中小空泡,原生质体嗜碱性减弱,开场产生抗生素。第5期:构成大空泡,有中性染色大颗粒,菌丝呈桶状,脂肪
5、包容体消失,青霉素产量最高。第6期:出现个别自溶细胞,细胞内无颗粒,仍然桶状。释放游离氨,pH上升。第7期:菌丝完全自溶,仅有空细胞壁。镜检:规定时间取样,显微镜观察7个时期的形态变化,控制发酵。4期为生产期,生产1-4期为菌丝生长期,3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能力最强,通过工程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在第六期到来之前结束发酵。三、青霉素的发酵工艺经过青霉素生产流程:?1、发酵工艺经过(1生产孢子的制备将砂土保藏的孢子用甘油、葡萄糖、蛋白胨组成的培养基进行斜面培养,经传代活化。最适生长温度在526,培养68天,得单菌落,再传斜面,培养7天,得斜面孢子。?移植到优质小米或大米固体培养基上,生长7
6、天,5,制得小米孢子。?每批孢子必需进行严格摇瓶试验,测定效价及杂菌情况。种子罐和发酵罐培养工艺种子培养要求产生大量强健的菌丝体,因而,培养基应参加比拟丰富的易利用的碳源和有机氮源。青霉素采用三级发酵一级种子发酵:发芽罐.小罐,接入小米孢子后,孢子萌发,构成菌丝。培养基成分:葡萄糖,蔗糖,乳糖,玉米浆,碳酸钙,玉米油,消沫剂等。通无菌空气,空气流量1:3(体积比);充分搅拌30-350r/min;4050小时;pH自然,温度1。?二级发酵罐:繁衍罐大量繁衍。玉米浆、葡萄糖等。1:1-1.5;50-80rmi;pH自然,5;014。三级发酵罐:生产罐。花生饼粉(高温,麸质粉、玉米浆、葡萄糖,尿素
7、,硫酸铵,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磷酸二氢钠,苯乙酰胺及消泡剂,CaCO3等。接种量为12-15%。青霉素的发酵对溶氧要求极高,通气量偏大,通气比控制0.-1.;-0/min;要求高功率搅拌,100m3的发酵罐搅拌功率在200-300Kw,罐压控制04-05MPa,于25-26下培养,发酵周期在20h左右。前0h,pH.7-6.3,后6.6;前60h为26,以后24。四、发酵经过控制在青霉素的生产中,让培养基中的主要营养物只够维持青霉菌在前h生长,而在40后,靠低速连续补加葡萄糖和氮源等,使菌半饥饿,延长青霉素的合成期,大大提高了产量。所需营养物限量的补加常用来控制营养缺陷型突变菌种,使代谢产物积
8、累到最大。?1)培养基青霉素发酵中采用补料分批操作法,对葡萄糖、铵、苯乙酸进行缓慢流加,维持一定的最适浓度。葡萄糖的流加,波动范围较窄,浓度过低使抗生素合成速度减慢或停止,过高则导致呼吸活性下降,甚至引起自溶,葡萄糖浓度调节是根据pH,溶氧或C2释放率予以调节。碳源的选择:生产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乳糖,蔗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糖,淀粉和天然油脂。经济核算问题,生产成本中碳源占1%以上,对工艺影响很大;糖与6-P结合构成糖基-6PA,影响青霉素的产量。葡萄糖、乳糖结合能力强,而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通常采用葡萄糖和乳糖。发酵初期,利用快效的葡萄糖进行菌丝生长。当葡萄糖耗竭后,利用缓效的乳糖,使p
9、H稳定,分泌青霉素。可根据形态变化,滴加葡萄糖,取代乳糖。目前普遍采用淀粉的酶水解产物,葡萄糖化液流加。降低成本。氮源:玉米浆是最好的,是玉米淀粉生产时的副产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其前体苯乙酸和衍生物。玉米浆质量不稳定,可用花生饼粉或棉籽饼粉取代。补加无机氮源。?无机盐:硫、磷、镁、钾等。铁有毒,控制在30g/ml下面。?流加控制:补糖,根据残糖、p、尾气中CO和O2含量。残糖在0.6左右,p开场升高时加糖。补氮:流加酸酸铵、氨水、尿素,控制氨基氮0.05%。添加前体:合成阶段,苯乙酸及其衍生物,苯乙酰胺、苯乙胺、苯乙酰甘氨酸等均可为青霉素侧链的前体,直接掺入青霉素分子中。也具有刺激青霉素合成作
10、用。但浓度大于0.19时对细胞和合成有毒性。还能被细胞氧化。策略是流加低浓度前体,一次参加量低于.%,保持供给速率略大于生物合成的需要。?()温度一生长适宜温度30,分泌青霉素温度20。但青霉素毁坏少,周期很长。生产中采用变温控制,不同阶段不同温度。前期控制256左右,后期降温控制23。过高则会降低发酵产率,增加葡萄糖的维持消耗,降低葡萄糖至青霉素的转化得率。有的发酵经过在菌丝生长阶段采用较高的温度,以缩短生长时间,生产阶段适当降低温度,以利于青霉素合成。(3p合成的适宜pH6.4-6.6左右,避免超过.,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缓冲能力弱的培养基,降低,意味着加糖率过高造成酸性中间
11、产物积累。(4溶氧溶氧0饱和度,产率急剧下降,低于10%,则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不能低于30%饱和溶氧浓度。通气比一般为1:0.8VM。溶氧过高,菌丝生长不良或加糖率过低,呼吸强度下降,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适宜的搅拌速度,保证气液混合,提高溶氧,根据各阶段的生长和耗氧量不同,对搅拌转速调整。菌丝生长速度与形态、浓度对于每个有固定通气和搅拌条件的发酵罐内进行的特定好氧经过,都有一个使氧传递速率(OTR和氧消耗率OU在某一溶氧水平上到达平衡的临界菌丝浓,超过此浓度,OO,溶氧水平下降,发酵产率下降。在发酵稳定期,湿菌浓可达10%,丝状菌干重约3%,球状菌干重在%左右。另外,因补入物料较多,在发酵
12、中后期一般天天带放一次,每次放掉总发酵液的1左右。有丝状生长和球状生长两种。前者由于所有菌丝体都能充分和发酵液中的基质及氧接触,比生产率高,发酵粘度低,气液两相中氧的传递率提高,允许更多菌丝生长。球状菌丝形态的控制,与碳、氮源的流加状况,搅拌的剪切强度及稀释度相关。6)消沫发酵经过泡沫较多,需补入消沫剂。天然油脂:玉米油;化学消沫剂:泡敌。少量屡次。不适在前期多参加,影响呼吸代谢。青霉素的发酵经过控制特别精细,一般h取样一次,测定发酵液的p、菌浓、残糖、残氮、苯乙酸浓度、青霉素效价等指标,同时取样做无菌检查,发现染菌立即结束发酵,视情况放过滤提取,由于染菌后pH值波动大,青霉素在几个小时内就会
13、被全部毁坏。五、青霉素的提炼工艺经过青霉素提纯工艺流程简图:?青霉素不稳定,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和精制经过要条件温和、快速,防止降解。1.预处理发酵液结束后,目的产物存在于发酵液中,而且浓度较低,如抗生素只要10-0Kg/3,含有大量杂质,它们影响后续工艺的有效提取,因而必须对其进行的预处理,目的在于浓缩目的产物,去除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利于后续的分离纯化经过。是进行分离纯化的一个工序。?过滤发酵液在萃取之前需预处理,发酵液加少量絮凝剂沉淀蛋白,然后经真空转鼓过滤或板框过滤,除掉菌丝体及部分蛋白。青霉素易降解,发酵液及滤液应冷至0下面,过滤收率一般90左右。?1菌丝体粗长10m,
14、采用鼓式真空过滤机过滤,滤渣构成严密饼状,容易从滤布上刮下。滤液pH6.77.2,蛋白质含量.0.%。需要进一步除去蛋白质。?改善过滤和除去蛋白质的措施:硫酸调节pH5-5.0,参加0.07%溴代十五烷吡啶PP,0.7%硅藻土为助滤剂。3.萃取再通过板框式过滤机。滤液澄清透明,进行萃取。?青霉素的提取采用溶媒萃取法。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盐易溶于水。利用这一性质,在酸性条件下青霉素转入有机溶媒中,调节pH,再转入中性水相,反复几次萃取,即可提纯浓缩。选择对青霉素分配系数高的有机溶剂。工业上通常用醋酸丁酯和戊酯。萃取-3次。从发酵液萃取到乙酸丁酯时,p选择82.,从乙酸丁酯反萃到水
15、相时,p选择6.-7.。发酵滤液与乙酸丁酯的体积比为15-2,即一次浓缩倍数为1.-.1。为了避免H波动,采用硫酸盐、碳酸盐缓冲液进行反萃。发酵液与溶剂比例为3-。几次萃取后,浓缩倍,浓度几乎到达结晶要求。萃取总收率在85左右。所得滤液多采用二次萃取,用10%硫酸调H203.,参加醋酸丁酯,用量为滤液体积的三分之一,反萃取时常用碳酸氢钠溶液调pH.8.0。在一次丁酯萃取时,由于滤液含有大量蛋白,通常参加破乳剂防止乳化。第一次萃取,存在蛋白质,加005-.1%乳化剂PB。萃取条件:为减少青霉素降解,整个萃取经过应在低温下进行(10下面。萃取罐冷冻盐水冷却。4.脱色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
16、源,过滤,除去活性炭。5.结晶萃取液一般通过结晶提纯。青霉素钾盐在醋酸丁酯中溶解度很小,在二次丁酯萃取液中参加醋酸钾-乙醇溶液,青霉素钾盐就结晶析出。然后采用重结晶方法,进一步提高纯度,将钾盐溶于KH溶液,调pH至中性,加无水丁醇,在真空条件下,共沸蒸馏结晶得纯品。直接结晶:在2次乙酸丁酯萃取液中加醋酸钠乙醇溶液反响,得到结晶钠盐。加醋酸钾乙醇溶液,得到青霉素钾盐。共沸蒸馏结晶:萃取液,再用0.5MaOH萃取,p6.44.8下得到钠盐水浓缩液。加5倍体积丁醇,62,0.6-13Ka下蒸馏。水和丁醇构成共沸物而蒸出。钠盐结晶析出。结晶经过洗涤、枯燥后,得到青霉素产品。六、用药相关1青霉素类的毒性
17、很低,但较易发生变态反响,发生率约为%10%。多见的为皮疹、哮喘、药物热、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而引起死亡。2大剂量应用青霉素抗感染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反射亢进、知觉障碍、抽搐、昏睡等,停药或减少剂量可恢复。3使用青霉素前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假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1%肾上腺素5mlml,同时给氧并使用抗组胺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肌注钾盐时局部疼痛较明显,用苯甲醇溶液作为稀释剂溶解,则可消除疼痛。【参考文献】:【1】长效青霉素不同注射方法效果比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指导(一)青霉素类药物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LC-M/测定牛奶中六种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青霉素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响2例中国误诊学杂志0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基于细胞自动机模型的青霉素发酵经过优化控制策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007/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应用护理程序降低青霉素皮试的假阳性率河南外科学杂志27/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王开贞于肯明主编(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李维平主编(生物工艺学)科学出版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