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精选论文8篇),教育心理学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精选论文8篇),教育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精选论文8篇),教育心理学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精选论文8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育学互相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穿插学科.其基本任务就是揭示研究学生怎样教育学生,老师怎样合理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高效的学习结果.以下为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对自我意识的影响探析 内容摘要:为了说明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将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的300名大一新生作为实验组,将昆明同类型院校的300名大一新生作为对照组,华而不实对照组的学生进行正常的大学课程学习,实验组的学生进行
2、为期一年的传统文化学习干涉。比照观察传统文化学习干涉前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示清楚:实验组大学生的私我意识显着升高P 0.05,讲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养成,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开拓了一条新道路。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建议,以期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用的帮助。 本文关键词语: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 自我意识; 1 传统文化教育与自我意识的研究概述 1.1 传统文化与自我意识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五千年来思想家提炼出的具有稳定构造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的精神成果总和1。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
3、对自个以及自个和别人之间关系的意识,包括公我意识和私我意识。公我意识是指个体关注别人怎样看待自个以及别人的评价标准。私我意识是指个体关注自个的感受、自个的评价标准。 1.2 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现在状况 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李叶枫以为,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提高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2。另外,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质与风貌,展现一种稳定而延续的思维方式和稳定的价值观3。从这个概念出发,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可作为大学生国家文学教育的关键部分。 1.3 自我意识的研究现在状况 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不同学者针对大学生进行了研究。李海荣以为,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环境的变化促进了自我意识的分化,自
4、我意识矛盾不断激化,因此,大学生需要专业的心理指导4。陈艳红以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出现了自我中心、自卑、自负、从众、虚荣等与校园环境有关5。张季屏以为,校园环境的改善主要由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负责,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是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引导者6。于光芒也以为,校园环境是大学生获得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7。 2 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研究 2.1 研究对象 以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和昆明其他同类型院校的各300名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式方法 本文采用以实验法为主,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为辅的研究方式方法。1实验对象与分组:随机选取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大一新生300名为实
5、验组;随机选取昆明市内同类型院校大一新生300名为对照组;2教学内容:实验组进行为期一年的传统文化学习干涉,干涉内容包括:(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必修课,每周两节课,每节课50分钟共100分钟;(2)早自习和晚自习朗读和背诵(弟子规(大学(中华孝道等经典篇章;歌唱优秀传统文化歌曲和爱国歌曲,如(礼运大同篇(我和我的祖国等;(3)每周三晚上19:3021:30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电影赏析;(4)不定期举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和朗读大赛、校园孝男孝女评选活动、全校学生成人礼活动的举办等。对照组进行正常的大学课程学习;3测试量表与测试方式方法:用2007年我们国家
6、学者蒋灿修订的自我意识量表来测定样本自我意识的各项指标。分别对两组样本进行前后测,采集数据;4统计学方式方法:运用SPSS20.0分析两组样本前测和后测数据,得出结论。 2.3 研究结果 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前后自我意识得分比拟结果见表1,显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后,大学生的私我意识显着升高P 0.05,而大学生的公我意识和社交焦虑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 0.05。大学生进行正常大学生活学习一年后自我意识的得分比拟见表2,显示:大学生在接受正常的大学生活学习一年后,自我意识无显着性差异P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意识改变程度的比拟见表3,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公我意识和社交焦虑方面的改
7、变程度无显着性差异P 0.05,而实验组的私我意识改变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 表1 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前后自我意识得分比拟n, s 注:*P 0.05。 表2 对照组进行正常大学生活学习一年后自我意识的得分比拟n, s 注:P 0.05。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意识改变程度的比拟n, s 注:*P 0.05。 2.4 讨论 根据结果可知,大学生在接受正常的大学生活学习一年后,自我意识无明显改变,而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私我意识显着升高P 0.05,提示,传统文化教育改变了大学生的私我意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高私我意识个体能够更有效的进行自我调节,进而控制自个的情绪和反响8
8、,私我意识和情绪调节有明显的关系9。讲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对自个的情绪进行有效调节,避免负面情绪对本身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策略 3.1 将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育人环境 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积极向上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熏陶和感染大学生构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生活品质。高校应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浸透至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 3.2 将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兴盛
9、,深切进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而,高效应把握此契机,加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在选修课中参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大学生在人格塑造和价值观树立方面不断获益。 3.3 将优秀传统文化付诸行动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牵涉心理健康的思想方面,同时,其也有一些详细的表现形式,例如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举办的校园孝男孝女评选活动、全校学生成人礼活动的举办等等。因而,高校可开设此类活动,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 结论 大学生正处于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易受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