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落枕的研究综述,中西医结合论文.docx
《中西医治疗落枕的研究综述,中西医结合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治疗落枕的研究综述,中西医结合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西医治疗落枕的研究综述,中西医结合论文摘 要: 通过研究落枕临床治疗方面的文献, 为落枕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根据。选取近5年落枕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 从中医与西医两个角度进行总结。西医方面主要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现在状况进行阐述, 中医方面主要从病因病机、治疗现在状况为着手点, 从针灸、推拿、中药、艾灸、火罐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 以为上述治疗方式方法均具有显着临床疗效。传统疗法治疗落枕疗效肯定, 且方式方法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响、治疗费用较低, 易于患者接受。 本文关键词语: 落枕; 研究进展; 综述; Abstract: To provide
2、reference and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stiff neck by studying the literature on clinical treatment.Literatures on clinical research of stiff neck in the past five years were selected and summar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Western medicine mai
3、nly elaborates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status quo.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elaborates from the aspects of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status, including acupuncture, massa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xibustion and cupping.By summarizing the literature on th
4、ese aspec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bove treatment methods have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The traditional therapy for stiff neck is effective, simple, safe, without adverse reactions and low cost.It is easy for patients to accept. Keyword: stiff neck; research progress; overview; 落枕, 亦称为 失枕 ,
5、 是一种以颈项强痛, 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 以春冬季多见, 其发病特点为入睡前无任何异常感觉和状态, 晨起后自觉项背部酸痛, 活动受限。轻者无需治疗, 几日内可自行痊愈, 重者可拖延数日不愈, 给患者带来病痛,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且拖延日久不愈超过3个月即会转为慢性颈痛。所以值得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将从本病的流行病学方面、西医发病机制, 西医治疗现在状况,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现在状况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系统阐述, 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 1 流行病学 颈痛是脊柱类疾病临床中最常见的异常感觉和状态之一, 国外一项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颈痛年发病率为14.6%1, 而患者初次发病后
6、15年内持续性颈痛或者因复发引起的颈痛发病率为50%85%。由此可见, 颈痛发病率之高。引起颈痛的原因多种多样, 包括创伤、肿瘤、感染与退行性改变2。 落枕 为中医学病名, 在当代医学方面属于 急性颈痛 范畴内, 根据疼痛研究国际协会 (IAPS) 的标准3:病程 7天为急性期颈痛。固然对于急性颈痛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较少, 但是其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不容小觑。 2 西医治疗本病疗法 2.1 西医以为本病的发病机制 当代医学以为, 急性颈痛多是由于夜间睡眠姿势不良, 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适宜 (过高、过低、过硬) , 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 进而造成颈部的一侧肌肉过度紧
7、张, 使颈椎小关节扭错, 长时间的小关节错位会导致静力性损伤的发生, 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 气血运行不畅, 引起局部疼痛不适, 动作受限。除此之外, 某些颈部外伤, 可以导致肌肉保卫性收缩以及关节扭错, 再逢睡眠时颈部姿势不良, 气血壅滞, 筋脉拘挛, 可以导致本病。对于素有颈椎病等颈肩部筋伤, 稍感风寒或睡姿不良, 即可引发本病, 甚至可反复 落枕 。 2.2 西医治疗本病现在状况 西医当前对于急性颈痛的治疗手法多种多样, 主要采用各种手法、关节松动术、功能锻炼、推拿等非手术疗法配以各种当代诊疗仪器联合治疗。2020年出版的加拿大整脊疗法治疗成人颈痛循证指南4, 指出手法联合其他治疗形式 (
8、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关节松动术) 能够改善急性颈痛患者短期与长期效益;功能锻炼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颈痛, 能够改善患者短期和长期效益, 但推荐强度为较弱。针对激光治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胸椎手法、颈椎牵引等方式方法治疗急性颈痛, 因缺乏证据, 故指南未作推荐。当前针对急性颈痛的治疗方式多采用联合治疗。潘路平等5选取60例患者, 随机分成单纯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加冲击波治疗组, 进行疗效比照, 结果发现, 冲击波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的治疗方式, 主要通过机械应力效应, 增加血液细胞摄氧含量, 能够减轻患者疼痛, 缓解肌肉痉挛;针刺加冲击波治疗组在颈肩部疼痛度、颈肩部活动度两方面的总愈显率明显优于单纯针刺
9、组的总愈显率。陈钰杰等6采用本体感觉促进技术 (PNF) 对落枕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PNF颈部形式配合中频结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中频治疗, 发现PNF颈部形式手法操作简便, 易于把握, 见效快, 疗效快速, 且疗程短, 安全可靠, 同时消除了患者对于手法直接治疗其疼痛肌肉的恐惧, 表示清楚中频电疗能够加强患者患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局部损伤组织修复, 缓解疼痛, 对照组经治疗后也获得了一定的疗效, 同时结果显示治疗3 d后, 观察组患者在颈部活动度VAS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 当前西医的治疗手法单一, 若采用推拿、推拿、针刺的方式联合
10、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的单一治疗方式方法, 且针对激光治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胸椎手法、颈椎牵引、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冲击波治疗等当代治疗手段当前尚没有明确的证据证实其疗效。且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应用于临床, 并不能作为主流治法。在口服药物方面, 也仅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并无针对性药物, 且治标不治本。 3 中医治疗本病疗法 3.1 中医以为本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本病认识较早, 起初本病叫做 失枕 , 源于(素问 骨空论: 失枕在肩上横骨间, 折使堬臂齐肘正, 灸脊中 ,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湿淫所胜 病冲头涌, 目似脱, 项似拔 , (素问 痹论亦有 风寒湿二气
11、杂至, 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 的阐述。(伤科汇攥 旋台骨论 有因挫闪及失枕而颈强痛者 。(证治准神 杂病以为 颈痛非风邪, 既是气搓, 亦有落枕而痛者 。中医学以为落枕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睡姿不良, 伤其颈筋;二是风寒侵淫;三是肝肾亏虚, 复感外邪。但当前中医对本病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 3.2中医治疗本病现在状况 当前采用中医治疗落枕的临床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有单穴针刺疗法、多穴针刺疗法、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包括推拿、拔罐、刮痧、中药汤剂、灸法等) 、其他针法、推拿手法、中药汤剂配合其他疗法、灸法、火罐法等, 这些治疗方式方法都获得了较好的
12、临床疗效。笔者针对近五年的针灸与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3.2.1 单穴针刺疗法 余翔7采用提插泻法单针落枕穴治疗落枕患者1例, 1次痊愈。王锦8对75例门诊落枕患者采用针刺双侧后溪穴的治疗方式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针刺后溪穴的治愈率到达92.5%, 临床效果显着。吴剑铧9运用毫针刺激后溪治疗落枕48例, 以1寸毫针斜刺进针, 针头朝向劳宫穴方, 深度约1520 mm再捻转泻法, 刺激稍强, 留针20 min, 行针3次, 配合颈部活动, 结果8例中1次治愈43例, 2次治愈5例。赵华等10通过针刺外劳宫治疗落枕96例, 方式方法为以毫针垂直刺入患侧穴0.50.8寸,
13、得气后施泻法, 嘱患者做摇头动作, 每10 min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次, 留针30 min后起针, 用4号火罐在疼痛局部拔罐, 留罐10 min, 结果96例患者中1次治愈87例 (90.6%) , 2次治愈6例 (6.3%) , 3次治愈3例 (3.1%) , 治愈率为100%。 3.2.2 多穴针刺疗法 邵清华等11根据就诊奇偶数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1例患者, 治疗组根据疼痛的部位分经取穴, 对照组选取落枕穴,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1次治疗组的有效率为35.48%,
14、对照组为12.90%, 明显高于对照组。 3.2.3 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3.2.3. 1 针刺配合推拿 郑昆仑12选取70例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华而不实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眼针治疗 (取穴:双侧肩髃、风池、风府、天柱、肩井、阿是穴) , 对照组选用吲哚美辛胶囊。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贾敏等13选取颈痛穴 (即中渚穴) 运用平衡针疗法配合原始点推拿手法治疗47例落枕患者, 经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在这47例患者中, 3 d内的治愈率为87.2%, 总有效率为100%, 讲明颈痛穴配合原始点推
15、拿法治疗落枕疗效显着, 值得推广。 3.2.3. 2 针刺配合拔罐 侯兰14选取56例落枕门诊患者, 采用阿是穴点按结合走罐疗法治疗, 5天为一疗程, 结果显示56例患者中, 治愈32例, 好转24例, 无效0例, 全部有效, 好转率100%。潘凤霞15采用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患者,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100%。李华等16采用时间针法之一飞腾八法配合刺血拔罐法治疗25例落枕患者, 治疗3次,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6%, 临床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拔罐治疗法。姚英17选取110例门诊落枕患者, 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 治疗组选用阳陵泉穴, 左病治右, 右病治左, 同时配以压痛点拔罐
16、。对照组选取阿是穴、大椎、肩井、风池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显示2组均全部治愈, 但治疗组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讲明巨刺法加压痛点拔罐治疗落枕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 此方式方法值得推广。 3.2.3. 3 针灸配合运动疗法 研究显示, 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在运动针感、针运热感、疼痛逃移现象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18,19。 频针是指选取面颊部的特定穴位然后针刺以到达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方法。刘强等20选取41例患者选取健侧颈穴运用频针疗法结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100%, 且1次治愈25例, 治愈率为85.37%。沙荣等21运用巨刺法配合运动疗法对门诊35例患者进行治疗, 巨
17、刺法取穴为:健侧落枕、悬钟、后溪穴。结果显示华而不实1个疗程痊愈率为88.5%, 2个疗程痊愈率为100%。董玉喜等22采用针刺后溪、阳陵泉配合运用疗法治疗20例落枕患者, 治疗结果为痊愈18例, 好转2例。李国华等23对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此研究将212例门诊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06例, 华而不实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 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 天天治疗1次, 5次为一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显示, 治疗组颈椎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VAS疼痛评分2组比拟差异无统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