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滞后”对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入的影响及治理,人口学论文.docx
《“文化滞后”对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入的影响及治理,人口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滞后”对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入的影响及治理,人口学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化滞后对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入的影响及治理,人口学论文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青少年进城后的教育问题随着 两为主 等政策的施行,逐步得到解决。现前阶段出现的该群体社会融入难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华而不实,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心理层面的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流动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多数研究者以为, 流动群体融入城市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经济层次、社会层次和心理层次。这三个方面是依次递进的,只要从心理层面融入了城市,才彻底完成由农村人转化为城市人 1。当流动青少年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后,普遍面临着社会化断层的问题,即在寓居环境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后,他们在生活习惯、交往技巧、行为规范等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2、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 奥格本提出,由于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会快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进而会产生文化不同步现象,他将该现象称之为 文化滞后 (Culture Lag)。奥格本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适应文化两个部分,物质文化包括房屋、工厂、机器、原料等物质对象,适应文化则是对这些文化进行调适的文化,也叫非物质文化。有直接的适应文化,如技术,还有比拟间接和潜在的,如宗教、民德、信仰等2。他以为,物质文化与适应文化是互相依存、互相变化的,但两者的变迁速度则是不同步的,物质文化的变迁总是先于适应文化的变迁,处理不好最终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失调。 流动青少年进入城市,是一个接受新事物的经过,也是一个容易发生社会
3、化发展断裂的经过。 流动青少年进入城市后,最先发生改变的是物质生活环境,寓居环境由以前的平房、土房变成了楼房,城市中各种新鲜事物是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这些变化是孩子们直接感遭到的。但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变化却非常缓慢和滞后,也是难以发觉的。 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价值观念的失效以及新的价值观念的尚未构成,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某种无所适从,而在行为规范上表现为 失范 状态 3。这种问题在流动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上愈加突出。要想保证流动青少年在经历了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后,尽快实现心理融入,就必须缩小文化的滞后,加快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因素的转变,实现物质文化与文化适应之间的同步发
4、展。 二、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本文数据来自于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绩效评估与体制创新研究 课题组(下面简称课题组)数据库。课题组于2018年5月2020年6月先后赴江苏、浙江等地,十分是对JH、WX两市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447份,共回收问卷1383份,华而不实有效问卷为13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 调查的有效样本中,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比例基本持平,华而不实男生719名,占总体样本的56%,女生566名,占总样本数的44%。在年龄分布上,流动青少年的年龄大多集中在1316岁,大约有1187人,占总人数的90.5%。在班级分布上,受调查的初一年级人数最多,有572人,其次是初二年级
5、的,有492人。另外,数据显示受访随迁子女学校的流动青少年有599人,占总样本数的45.2%,公办学校的流动青少年共有72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4.7%。 本文主要探寻流动青少年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情况。因而,在详细的研究上,我们还选取了部分随迁子女学校的管理者、老师及流动青少年作为访谈对象,从个体上考察他们的社会融入状态。 三、 文化滞后 对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入的影响 (一)城市生活方式上的不适应 有学者指出, 流动青少年的社会生活适应主要具体表现出为生活态度、社会交往、行为习惯以及成长经过中逐步构成的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 4。但在影响流动青少年生活适应问题上,文化因素起着很大作用。一般来讲, 流
6、动青少年区域文化适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城市适应。 5。因而, 文化滞后 带来的生活及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会影响该群体尽快地融入到城市之中。 问:平常上课的时候,早晨几点起啊? 答:一般都是妈妈叫我起床,反正挺早。学校里规定是7点之前到校,但我都是早早就到了,由于爸妈要很早去上班,这样晚了就没人送我上学去了。另外,我们家如今住的离学校有点远。 问:那你适应如今起这么早到学校么? 答:还行,但是在老家没这么早,由于学校离的近,都是在村里面,走几步就到了,不用这么早起来,起得晚点也不要紧,跑着就到学校了。如今就不行了,爸妈要骑着电动车送我到学校。 流动青少年由于童年时期大部分在农村生活,在详细的生活习惯
7、、时间作息上还保存着以前的影子,不少流动青少年在生活习惯、饮食上没有规律。尤其突出的是不吃早餐、上课时偷吃零食、晚上不按时休息、上课打磕睡等问题。在基本行为规范上面,对JH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调查发现,学生的言谈举止不文明现象突出,城市的基本安全常识较为缺乏。比方,有大约76%的学生有时会讲脏话,他们表示这些脏话有的是在老家的时候学会的,但有时会不注意讲出来,遭到同学们的腻烦。一些已经在城市中习以为常的礼貌用语,如 谢谢 对不起 你好 ,流动青少年的使用的频率也相对较少。 他们固然也认同应该讲一些礼貌用语,但是相对城市的同龄人顺口即讲,他们却总觉得不好意思开口,这与他们以前所处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8、。费孝通先生曾讲过,中国的乡村文化大部分是基于 熟人社会 建立起来的,是以熟悉和信任为交往基础的。在乡村里面,假如你跟自个认识的人讲 谢谢 对不起 等礼貌用语,对方可能反而觉得你 不礼貌 ,有一种被当作 外人 的感觉。 除此之外,该群体缺乏一定的安全常识。当被问及 你了解有关火灾、地震、洪水方面的逃生知识 学生表示只 听讲过 ,另有6.2%的学生表示 完全没听讲过 。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一些逃生知识只要一些模糊的概念,详细怎样自救、怎样助人则根本不了解。究其原因还是他们在以前的文化中没有接触过相关方面的知识。 (二)角色定位不清,身份认同感较差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快于心理调适速度,这使得流动青少
9、年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本身角色的突然改变。 流动青少年具有双重身份背景,一是作为种系与文化的身份背景;一是作为社会流动与变迁的身份背景 6。也就是讲,流动青少年固然已经在城市中生活,但是他们却天天面临着两种不同的文化: 乡村文化 与 都市文化 。这个年龄段的流动青少年很难把握好本身的角色,怎样快速地在这两者中转换,是他们天天要面对的问题,他们的身份认同也处于混沌状态。 通过对JH、WX两市的调查发现,流动青少年大部分不以为自个是本地人,这大约占了样本总体的40%,他们也不准备在本地发展。在随后的访谈中,流动青少年讲不清自个到底是不是农村人。以下为在WX市对某一学生的访谈资料: 问:同学,你老家是
10、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啊? 答:农村的。 问:那你在这边有几年了? 答:差不多有2年吧。 问:那你如今觉得自个是WX本地人了么? 答:是啊,我是WX的新市民。 同样的问题,有的流动青少年则回答, 我也不知道 、 我也讲不清自个是农村的还是城市。 (见表1)我们还能够看出,对城市的认同感方面,在公办学校中就读的流动青少年要比在随迁子女学校就读的要好一些,甚至有相当比例的人,想在流入地发展。 能够看出,流动青少年在由农村人角色向 新市民 角色的转换经过中,处于一种社会失范的状态。流动青少年远离了农村环境,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社会控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但在城市中的新价值观、行为形式还没有建立
11、起来之前,该群体对于自个的角色认知是模糊的,不清楚自个应该做什么,不知道怎样扮演好自个在这个新场域的角色。 造成这种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的急剧变迁,假如任其发展,就会造成角色扮演的失败 7。 (三) 文化滞后 引起的主观规范意识模糊 两为主 教育政策要求,流动青少年的教育要以公办学校接受为主,这种制度设置的初衷是遵循教育公平原则和使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然而流入到城市中的青少年对于新的社会(学校)规范却缺少自觉的遵循意识。他们从小生活在城乡二元构造的状态之下,跟随父母到达流入地之前,仍保存着传统农村大部分的生活风俗和固有的社会规范(乡规民约)等,但是到城市以后,孩子们基本上远离了过去
12、的生活场域,面对着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世界。 急剧的社会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思想观念、原有的生活习惯以及价值体系的混乱,使其难以在城市规范中找寻到自个的位置。在融入城市社会的经过中,社会(学校)本身不但接纳了流动青少年,也包涵了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尽管流动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远离了固有的场域,但是他们长期以来构成的思想观念和慢节拍的生活风俗,与当代城市的要求、学校的校规校纪还是存在比拟大的差距。 我给你讲哇,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跟随父母从云南、贵州到这边来的,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每一次开学,就是他们入学的时候,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给他们强调学校的规范、礼仪教育,至于学生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