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比较语言学论文.docx
《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比较语言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比较语言学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比较语言学论文什么 是 语 言 类 型 学?Beard Comrie指 出: 语言类型学是根据那些并非由于共同的亲属来源或区域性接触而分享的构造特征来给语言分类。 伍铁平先生指出: 语言类型学研究同一语系或不同语系的语言和方言的共同特征,并据此对这些语言进行类型上的分类。 由此,我们以为,语言类型学研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发生学的角度对有亲缘关系的语言进行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比拟分析,考察其在发展演变经过中所出现的共性与差异,如对汉语与藏、彝、哈尼、景颇、苗、瑶、壮、侗、布依、瑶等语言的比拟研究;二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进行构造、形态、功能方面的比
2、拟研究,分析其由于认知的类似性或因语言接触而产生的类似特点,如对汉语与英、日、俄、维吾尔、蒙古、朝鲜、佤、布朗、阿眉斯等语言的比拟研究。 语言比照又称语言比拟,通常是指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照或比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任何事物的特征都是相对而言的,必须通过与别的事物的比拟才能显示出来。孤立地看一个事物,难以讲准这个事物的特点到底是什么,也不可能揭示其本质特征。对语言的认识也是如此。 1766年英国语言学家琼斯(William Jones)通过语言比拟,发现了梵语与拉丁语、希腊语之间存在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以为它们同出一源,进而认识到亲属语言关系的存在,创始了语言比拟研究的先河。没有语言比
3、拟,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还只能停留在一个个孤立的语言上,只能是片面的、外表的。正由于如此,语言比拟才遭到语言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语言学中才有了比拟语言学这一新的分支。 语言类型学就是要通过语言(包括亲属语言和非亲属语言)之间的比拟,从复杂的、无限的、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少量的、有限的、简单的类型,进而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普遍性,包括语言构造、语言演变、语言认知、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语言比拟的内容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语言比拟包括横向的共时比拟和纵向的历时比拟两个方面。语言是一个历史范畴,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语言。而语言又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语言构
4、造是发展演变的产物,现实的 共时 都是历史的 共时 的延续和发展。也就是讲,语言 共时 的特点多少包含着某些 历时 的特点,而 历时 的语言特点最终也会构成 共时 的语言特点。由于共性和类型具有了 历时 的性质,具有共同发生关系的语言就必然具有一样的类型特征,这是由于语言的发展演变与生物的发展演变一样,其在发展中同样要有一定的遗传,如先秦汉语与近代汉语、近代汉语与当代汉语、古代藏语与当代藏语的比拟等等。而没有发生学关系的语言,由于人类认知的类似特点,其也有不同类型的共性,如汉语与英语、汉语与日语、汉语与俄语之间的比拟等等。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语言比拟既有不同语系、语族、语支语言之间的比拟,也有
5、同一语系、语族、语支内部不同语言(方言)的比拟。通过比拟,既能够归纳出语系、语族、语支各语言之间的共性,可以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其共性既有偶合的,也有从祖语继承下来的,还有通过语言接触借用过来的;既有绝对共性,也有倾向共性。差异方面,既有共时特点的差异,也有发展演变的差异,如藏缅语族语言(下面简称藏缅语)与壮侗语族语言(下面简称壮侗语)、汉语与壮侗语、汉语与藏缅语等等的比拟,或者藏语支语言与彝语支语言、藏语支语言与羌语支语言等等的比拟,或者汉语与藏语、彝语与哈尼语、壮语与傣语、布依语与壮语等等的比拟,或者粤方言与普通话、粤方言与闽方言、苗语黔东方言与苗语湘西方言等等的比拟。 在汉藏语系内部,
6、语言较多,分布较广,特点复杂,还存在语族的系属问题以及语支归类的不同意见,如白语、土家语。通过比拟,才能确定其特点哪些是发生学共性,哪些是类型学共性。 从比拟的类别来看,有语音、词法、句法等等方面的比拟。语音方面如声母、韵母、声调等的共时特点和历时演变情况;词法方面如汉藏语系语言(下面简称汉藏语)量词比拟、汉藏语助词比拟、汉藏语人称代词比拟、汉藏语存在动词比拟、汉藏语名动同形比拟、汉藏语使动范畴比拟等等;句法方面如汉藏语被动句比拟、汉藏语差比句比拟、汉藏语存在句比拟、汉藏语疑问句比拟、汉藏语述补构造比拟、汉藏语述宾构造比拟、汉藏语状中构造比拟、汉藏语形修名语序比拟、汉藏语话题比拟、汉藏语主从复
7、句比拟等等。 三、语言比拟的作用 语言比拟通过对不同语言或者同一语言不同方面的考察,找出其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的共性,进而确定其类型特征。有了语言之间的共性,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差异。有了异同的比拟,我们对这些语言的了解才会更清楚。 第一,语言比拟能够使模糊的、未确定的语言现象清楚明晰。有比拟才有鉴别,通过比拟把本来比拟模糊的、未确定的语言现象放在一起考察分析,能够使问题更清楚、更明白。比方声调, 它如今是汉藏语的一个普遍特征,过去曾以为是原始汉藏语的共同特征,并以此作为确订婚缘关系的一个重要证据。其实,汉藏语的声调是后起的,是后来各自产生的,一些语言声调的共性属于类型学特征,并不是发生学关系,即
8、无同源关系。如汉语和藏语的声调关系就是这样。 这样就知道了汉藏语系语言为什么有的语言声调发达,有的语言声调比拟发达,有的语言声调不太发达,甚至有的语言没有声调的原因机制,如嘉戎语、羌语等等。由此能够看出,即便具有发生学关系的亲属语言之间,他们的某些语言特征(包括各级语言系统)并不是都具有发生学关系。我们的传统观点以为属于发生学方面的特征,通过比拟考察发现实际属于各语言后期分别产生的类型学方面的特征。 第二,语言比拟能够使某些语言特点更为突出。例如,与藏缅语相比,能够明显地看到汉语的述宾构造类别多、特点复杂,既有受事宾语,又有工具、处所、时间、施事等宾语,如 吃大碗、去北京、等半天、坐着孩子 。
9、但藏缅语宾语的类型比拟简单,主要有受事宾语,没有工具、处所、时间、施事等宾语。汉语的工具、处所等类的宾语,藏缅语表示出时大多都改为状语,也有改为主语的,讲成 用大碗吃、北京方向去、半天等、孩子坐着 。汉语与藏缅语的这种差异,与语法类型的差异有关。 其一,汉语的分析性比藏缅语强,谓语与宾语的配合关系除靠语序手段外,还要靠语义关系,因此其能够包容更多类型的宾语。而藏缅语则有较多的形态变化,述宾构造的语法标志除了语序外,还有格标记和形态变化,使得述语与宾语的语义搭配比拟严格。主语就是施事者,宾语就是受事者,其宾语类型比拟简单。其二,与基本语序的差异有关。汉语是SVO型语序,谓语之后的宾语是补语之外唯
10、一的句法成分,有可能包容复杂的宾语类型。而藏缅语是SOV型语序,宾语在谓语之前,述宾构造的语序与状谓构造的语序一样,限定动作行为的工具、地点、时间等均由状语成分承当。可见,汉语宾语的类别,是受动词的特点和语序的特点制约的。在汉藏语系语言里,汉语和藏缅语族各语言被以为是关系最密切的、真正具有同源关系的语言,其系属问题历来无可非议。但是,就是这样具有发生学关系的亲属语言,他们之间却具有语法构造上的极大差异不同,尤其具体表现出在述宾构造的语序方面。由此比拟,汉语及藏缅语的述宾构造特点就一目了然。第三,语言比拟能够更好地考察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汉语与苗瑶语、壮侗语的系属问题历来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争论的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