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自我成长咨询案例——社会性别同一性问题干预,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
《女大学生自我成长咨询案例——社会性别同一性问题干预,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大学生自我成长咨询案例——社会性别同一性问题干预,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女大学生自我成长咨询案例社会性别同一性问题干预,社会心理学论文内容摘要:社会性别是社会、历史和语言等文化建构的产物, 女性的性别角色建构遭到性别文化的普遍性影响, 也在个体微观生态系统中呈现出独特的成长途径。本文通过一例发生在高校心理咨询室中的女大学生咨询案例, 主要运用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 分析了该案主抑郁焦虑情绪背后的社会性别同一性的窘境, 展示了咨询师运用整合式咨询方式协助其社会性别同一性发展的成长经过, 最后强调了心理咨询师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敏感度与胜任力能够更好地建立疗愈性的咨访关系, 达成心理咨询目的。 本文关键词语:社会性别; 同一性; 女性主义心理咨询; 大学生; The Pr
2、edicament of Gender Identif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Psychotherapy: A Case Report of Self-growth of a Female College Student QIAN Jie ZHAO Xudo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School of Humanities, 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 Fudan Uni
3、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ongji University Abstract:Gender is the produc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related with society, history, language and so forth.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gender identification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universal impact of gender culture but also presen
4、ts a unique growth path in the micro-ecosystem of each individual. Through a counseling case of a female student from a 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 this article mainly applies the feminist psychotherapy theory o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predicament of gender identification under the symptoms of
5、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the client, demonstrates that how the counselor assists the cli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identification by using integrative counseling techniques, and, lastly, emphasizes that the sensitivity and competency of the gender culture of the counselor can better establi
6、sh a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1 前言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即指信念体系与价值取向, 其从心理层面和组织层面对风俗、规范、行为、社会互动产生影响。女性主义心理学以为社会性别是社会、历史和语言等文化建构的产物, 由于个体的生存状态多样化 (民族、地域、社会经济状态等) 和经历体验多样化 (感悟觉、记忆、情绪、心灵等) , 因而社会性别角色具有文化多元性特点 (朱艳丽,
7、 2020) 。宋建丽 (2020) 提出女性性别身份及其独特的社会生存状况应当成为理论研究者及实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就个体而言, 女性的性别角色建构遭到社会性别文化的普遍性影响, 也在个体微观生态系统中呈现出独特的成长途径。在尊重心理临床评估的审慎态度前提下, 面对女性咨客的心理咨询/治疗师可借鉴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 采用去疾病化的人文主义治疗立场, 有效支持女性来访者的社会性别同一性发展与自我认同。 本文通过一例发生在高校心理咨询室中的女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咨询案例, 分析了该案主抑郁焦虑情绪背后的社会性别角色同一性的窘境, 展示了咨询师运用整合式咨询方式协助其发展社会性别同一性的经过,
8、最后强调了心理咨询师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敏感度与胜任力能够更好地建立疗愈性的咨访关系。 2 案例介绍 2.1 一般情况 W, 女, 18岁, 大一, 北方大城市长大, 求学于南方某知名高校。小W是在入学三周多主动来到大学咨询室, 主诉是:感到孤单, 易焦虑, 称 天天都要给妈妈打十几个 , 需要她给意见 , 一到课堂上就手心发汗, 心跳很快, 胸闷 。触发焦虑的扳机点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课堂表现和体重体形。三周以来, 体重未有明显减轻, 但临床上有入睡困难、睡眠易醒, 人际交往减少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 还经常感觉室友有针对她的敌意。初始咨询目的是 改善和室友的关系, 改善低落情绪 。 2.2 背景资
9、料 小W是家里的独生女儿, 自幼与父母共同生活在北方大城市。父母均为本科学历, 工作稳定, 父亲是公务员, 在职场上较成功;母亲是会计, 对工作有众多抱怨。父母感情较好, 家庭关系和谐。小W称自幼主要由母亲照顾, 家庭沟通话题主要限于生活和学习, 父母不允许她参加班级工作和社会活动。生活规律 学校-家 两点一线, 只和父母有偶然的外出旅游。来异地求学是 高考失误 的结果。上大学后, 父母就 不太管了 , 但她天天都想跟母亲通话, 汇报大小事情。在高中有2个好朋友都是女生, 上初中后就尽量避免与男生接触, 由于妈妈不允许, 怕我分心 。否认烟酒癖好及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既往无重大疾病史。 2.3
10、 初始咨询 咨询师对她的初始印象:皮肤白皙, 身材高挑而瘦弱, 含胸, 嗓音略带沙哑。穿着打扮和身体特征偏中性, 短发、戴黑色亚克力镜框眼镜、裤装。礼貌友好, 动作举止拘束刻板。愿意倾诉、速度较快, 与咨询师有较多眼神接触。沟通内容中关于自我的表示出带有较多评论性, 并且多以 我妈妈讲我 开始。咨询师觉察到有被尊敬、被信任的积极情绪体验, 同时也有紧张和压迫感。 2.4 咨询评估、目的及干涉方案 咨询师根据初始访谈评估, 将小W的问题界定为适应性障碍、社交恐惧, 以及由于与父母人格分化程度低导致的依靠性人格倾向。咨询目的设定为提高自尊, 促进自主性, 加深自我理解。针对 适应性障碍 , 咨询师
11、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系统式悖论干涉、倾听共情等基本咨询技巧, 加强其对现实环境的感悟、加深其对以往行为形式的了解、鼓励其尝试新的方式来适应新的环境;针对 社交恐惧 , 咨询师主要运用精神动力式的诠释和自由联想等方式, 启发小W对社交恐惧异常感觉和状态的理解;针对依靠性人格倾向, 咨询师通过严格咨询次数设置、在咨询中保持中立与节制, 以及通过循环提问方式加强小W与父母的人格分化程度, 协助小W逐步树立独立自主的自信心。 2.5 咨询基本经过 2.5.1 第一阶段:联合与悖论干涉 (第1学期共8次) 咨询初期, 小W与咨询师很快建立正向移情性关系, 外表的抑郁情绪与焦虑很快缓解。通过小W的倾诉, 咨
12、询师协助小W了解到, 她 对南方环境的不适应、与父母分离、以及在陌生环境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的考虑方式, 是她在新环境中难以自立的主要原因。这些自由的共享, 让小W感遭到咨询师对她 来自哪里 的情境背景的接纳与理解。同时, 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让小W了解到事件与情绪反响之间的自动形式, 逐步意识到她自我批评和自我标签的行为倾向会加重她的负性情绪循环和无力感。比方, 当她感觉到情绪低落, 就会以为自个的情绪低落是不对的, 接着会自动化地责备自个 像林黛玉似的, 容易触景生情、悲悲戚戚, 是个弱女子 , 进而加重她的低落情绪。除此之外, 在行为层面上, 咨询师运用悖论式干涉, 给小W布置家庭
13、作业, 要求她接下来的周一、三、五扮演 林黛玉 , 周二、四、六扮演 薛宝钗 , 周日放假。通过这一悖论式干涉, 一方面松动了小W对 做林黛玉不好 的价值定势, 减轻了她自我评判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用 存心故意扮演 来激发她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使得小W不再陷于无助无力的感受之中。再比方, 针对室友 存心故意打开窗户让冷风吹到我 这一抑郁情绪扳机事件, 给小W布置家庭作业, 周一、三、五自个主动开窗 吹冷风 , 并运用动力学方式方法尝试将小W以为室友开窗有 敌意 诠释为小W对室友的关注、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新环境的不安。第一学期8次咨询里, 小W降低了对新环境的不适, 提高了对负性自动思维形式的意
14、识, 减少了对室友投射的敌意。这种进步反映在咨询室之外, 小W与母亲的焦虑性联络明显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沟通日常生活中她感到喜悦与知足的小事件, 并在她母亲在意的一些个人事务上给予建议。针对适应性问题的干涉结束。 2.5.2 第二阶段:探寻求索与积极赋能 (第2、3学期共12次) 第一阶段针对外表情绪和适应困难的干涉有了明显效果, 第二学期她主动提出希望继续咨询, 讨论她的 社交恐惧 。她觉得自个 在社交场合十分不自信 , 跟同学关系也感到紧张不自在, 与同性处于竞争关系, 与异性则是紧张, 程度高到回避交往。在小W的配合下, 咨询师开场与小W对其成长经历中与现在状况相关的情境进行梳理, 以加
15、深小W对自个 依靠性强、人际交往焦虑特点 的建构性理解。小W以为, 在大学社会交往中, 以何种性别角色与别人交往, 是她真正感到困惑的问题。她一方面认同自个女性的身份, 但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化行为感到别扭。比方, 一方面渴望自个能够尝试长发、长裙、配饰等具有典型女性性别身份象征的符号, 另一方面又为这样的愿望感到羞涩和内疚。她渴望与异性恋爱, 但又有莫名的恐惧。 在这个阶段, 咨询师与小W进行精神动力式的探寻求索, 鼓励小W对这些情绪感受保持好奇, 通过自由联想帮助小W回忆起不少压抑在心里多年的困惑和梦境, 促进她的自我理解;另一方面, 通过女性主义 赋能 的干涉方式, 协助其逐步意
16、识到自个的身体权与自主权。例如, 在大二期间, 小W在咨询室里反复提到一位她颇为爱慕的男教师, 咨询师积极地将其诠释为小W对男性有了评价和兴趣, 是成长的积极表现, 支持肯定小W继续观察和考虑这种感受。又例如, 咨询师利用自个作为被认同的理想化母亲的位置, 对小W的性心理发展进行及时当下的价值确认, 比方当小W第一次尝试化装、穿长裙、带耳环等, 咨询师会在咨询中敏锐地观察到并通过亲切、好奇, 甚至一些赞扬的口气表示出支持性的态度: 小W, 今天我留意到你穿裙子了。 再例如, 针对小W希望在社团中担当领导者的愿望, 咨询师也通过确定且坚定的语气, 表示出关注与支持, 在赋能的同时与小W一同探寻求
17、索她与性别自卑相关的话题与经历体验。小W成功竞选社团社长, 在经历了不少挫折与失败后逐步走出社交恐惧的心理阴影, 并萌发申请第四学期海外游学的新愿望。 强烈的愿望也伴随着强烈的焦虑和不安, 小W以为出于安全和经济因素, 爸妈不会同意的 , 面试也不会成功 。咨询师表示对父母真实意见的好奇, 通过循环提问的方式加强小W与父母人格的分化。同时, 咨询师协助小W将 介入面试 和 掌控面试结果 进行认知区分, 降低其自动化的焦虑。在咨询进行的第三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 小W成功讲服父母支持海外游学, 并顺利通过面试, 获得游学资格。 2.5.3 第三阶段:瞭望与自然结案 (第5、6、7、8学期共8次)
18、第四学期, 小W成功游学半年, 期间与咨询师邮件沟通3次, 主题分别是适应新环境、旅行、结束回国。每次邮件都在开始充满焦虑, 但结尾逐步落在积极的自我赋能。咨询师通过理解、接纳的口气给予小W确认与支持, 见证她的成长。咨询师 见证者 的位置对小W来讲是 足够好的 。小W游学回来后, 要求学期开场和学期末见咨询师一次, 希望能够通过咨询师的 瞭望 , 来共享她的成果, 双方同意咨询频率定为每学期2次。小W讲, 这也是为 以防万一 , 由于她仍然担忧那个原先无力的自个忽然把她吞没, 需要确保咨询师能在必需时 来救我 。咨询师的回应是诠释 你可能需要一个见证者 , 来见证来之不易的成长, 更贴切的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