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导游词15篇(大足石刻华严三圣导游词).docx





《大足石刻导游词15篇(大足石刻华严三圣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足石刻导游词15篇(大足石刻华严三圣导游词).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足石刻导游词15篇(大足石刻华严三圣导游词)大足石刻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足石刻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足石刻导游词1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肖祖洋,你们可以叫我肖导。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
2、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这些后也许还兴犹未尽,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们说再见啦。我不得不和朋友们说再见啦。俗话说,天下
3、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缘 ,一路顺风。朋友们,再见!DE将平行四边行分成两个部分,两部分面积差是90平方厘米,求BE的长。大足石刻导游词2北山摩崖造像位于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处的北山之巅。北山古名龙岗山,以其峰起岭连似游龙,岩石参差如龙鳞而得名。北山摩崖造像主要集中于佛湾,四周还有佛耳岩、观音坡、营盘山、多宝塔等处。北山佛湾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290号,造像近万尊。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精美典雅、时代特征显著、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晚唐至宋)中国民间宗教
4、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公元九世纪末的晚唐造像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层次分明,空间感极强,充分显示了唐代雕刻的高超技艺。而五代造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公元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中叶的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最为突出的是观音造像,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建于公元1142-1146年(南宋绍兴年间
5、)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是北山石窟中规模最大、雕刻最精美的代表性龛窟。窟室中央屹立一镂空的八角形转轮经藏,正壁和左右两壁的二十余躯造像采用对称布局,井然有序,各组造像既可独立成龛,又浑然一体。此窟十分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文殊的开朗自信,普贤的温柔典雅,玉印观音的庄重刚直,日月观音的安详自在,白衣观音的含蓄稳重,数珠手观音的文静秀美,以及狮奴的怒目、象奴的竖眉、嬉戏顽童的天真烂漫,尊尊皆具有丰富的人性,又不失仙风道骨的神性。全窟雕造工艺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刀法准确利落,以线造型,线面并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造像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极浓;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认为是
6、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他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和133号水月观音、第155号孔雀明王、第177号泗洲大圣、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大足石刻导游词3“欢迎同学们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大足石刻,这里的文物很多,大家排好队,我们要出发了。”我们看见了一座吊桥,两边的石杆,上面挂着许多锁,有爱心锁、平安锁、发财所“大家来到博物馆,这个黑黑的石头脑袋,就是当年喜欢钱的农民,在一个深山里面发现了石像想哪去卖,但是很大很容易被发现,就把石头脑袋给弄了下来,警方得知,大范围的搜查。一些村民也知道了,帮组警方在七天内找到文物,并抓住了偷文物的小偷。”“大家看到的正是当年挖出的
7、千手观音,大约有一千多只手,千手观音眼睛微闭,每个手上都有一个小眼睛,有的手上拿着菩萨的水瓶子,有的拿着二郎神的宝剑,有的金光闪闪,眼花缭乱。”大家来的是睡佛旁,神话里还说,是因为守护了大地的巨人,被儿女施法沉睡,化成石像,他的一只手放在腰上,一只手放在头下,前面还有保护他的几个村民,上面是施法的仙女,栏外的是个池塘,这条龙吐出来的水漫流在这个圆池里,不知道谁要流那儿。吁!短暂的一天结束了,这次游览不是让我们吃喝玩,而是让我们多看多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大足石刻导游词4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西北的大足县,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2016年国
8、庆假期旅游“综合秩序最佳景区”。以大足区、潼南区、璧山区、铜梁区为范围,大足区是重庆市市辖区,始建于唐乾元元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区,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八世纪中叶走向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
9、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雕像五万余尊,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因为满足下列评定标准: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
10、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宝顶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千米处,海拔527.83米。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和宝顶山石刻同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于大足区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南山,古名广华山,位于大足区城东南方向五华里处。山顶上原有道观,名玉皇观。石门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20千米处的石马镇新胜村,海拔374.1米。石篆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西南25千米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海拔444.6米。圆觉洞在圆觉
11、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狮子造像在国外是呈自然状态的居多,而在我们中国,它蕴涵的人的意识和精神方面的东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时也象征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圆觉洞深十二米,宽九米,高六米,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齐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他们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正轮流跪于佛前请示,佛各别作答。这一问一答记录形成的大方广修多罗了义圆觉经便是这窟造像的经典依据。在道场的正前方刻着结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间是法身佛;左边是报身佛;右边是应身佛。在三身佛前长跪着一合掌菩萨,为十二圆觉菩萨的
12、化身。这尊化身像的处理是比较别致的,如果没有他,就不易表达主题,而流于一般的说法构图了。而且,从任何一个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萨都会造成整窟造像内容和构图上的不完美。因此,匠师们大胆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间,以示十二位菩萨轮流问法。同时,为了突出“问法”这一主题,匠师们还刻意把进口的甬道拉长,并且处理得外小里大,形成狭梯状,使洞内光线暗下来,然后在洞口上方开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强光,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佛前长跪的菩萨身上,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巧妙地点明了“问法”这一主题,同时又烘托出窟内斑驳陆离、别有洞天的神秘气氛。另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洞内的所有造像都与大地浑然一体。圆觉洞并非是一个天然洞窟
13、,它是匠师们在坚硬的岩壁上一锤一锤凿出的洞。八百年前,匠师们的工具非常粗陋,当时又没有爆破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样人工一锤一锤凿出这个精美的洞窟,必须要求工匠师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严谨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之外,还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才行。我想,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工匠师们创造了奇迹。六道轮回图位于宝顶山第3龛,宋代作品。此摩崖造像,顶部为平顶,顶高7.80米,像宽4.80米。龛中刻有一个直径为2.7米的圆形巨轮,名“六趣轮”。按照佛教的说法,此轮是载人于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轮外即业力的主载者“无常死主”,头顶“三世佛”,面目丑怪,蓬头獠牙,脚踏鳌头,口衔轮沿,双臂环抱巨轮,以此表示人生之“业力”不
14、可逆转。六道轮可分为四层。内层中心刻结跏跌坐的卷发修行者。其左侧有一只猪,右侧有一只鸽,座下有一条蛇。此三种动物,分别表示愚痴、贪染、嗔恚“三毒”。佛教认为,人生有诸多恶业因,其中尤以“三毒”为最,成为产生诸恶业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另从行者(圆心),发出六道毫光,直射轮外,将巨轮分为六份。第二层的六份即是所谓的“六趣”、“六道”、即六种因“业力”导致的果报。第二层正上方为“天道”,刻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有安宫殿。此道清洁光明,富丽堂皇,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天道”之右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为世人所居,人类之所。“天道”之左为“阿修罗道”,刻一
15、位三头六臂,手持诸般兵器的阿修罗像。第二层正下方为“地狱道”,刻有漆黑的地狱门,一马面狱卒正欲把一“罪人”扔进油锅中。此道为众苦聚集、悲惨至极之所。“地狱道”之右是“恶鬼道”,刻一饿鬼手擎一人,口咬人头。“地狱道”之左是“畜生道”,刻一狮一牛一马任人驰驱,互相蚕食。此道是一切动物群聚之处。以上“六道”中的前三道被称为上三道(又称三善道),后三道被称为下三道(亦称三恶道)。其中最悲惨、最痛苦的是“地狱道”,最快乐、最美好的是“天道”。在佛教看来,一切众生都处于因果轮回之中,生生死死,世世浮沉,此生彼灭,彼生此灭。凡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未解脱之前,都“生生于老死,轮回周无穷”。做善事者随“善业”而上
16、升,做恶事者随“恶业”而下沉。“善业”消尽,“恶业”显报,如此反复,无有终了。即使“天道”位居“六道”之首,也仍处于生死轮回之中,不免轮回之苦。关于大足石刻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大足石刻导游词5将晓,周围万物还睡得香甜,我便悄然出了门,今天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坐上巴士赶往神秘的大足石刻。满心的欢悦顺着周围润肺的薄雾攀上心梢;眺望远处,就像把面粉扎破一般白茫茫的,深呼吸空气格外清新,给人舒心的纯洁感,自己不由得心花怒放。毕竟,我们马上要换上书香味十足的汉服。我们倚仗着标牌,沿着花坛来到写字台,如同在仙境和天庭学习礼、拜、写等礼仪
17、,便任长跑飞扬。近处、远处山林里不时传来鸟儿的婉转的啼叫声,再望去雾已经散了,阳光透过叶隙照暖山林。我们怀着了解历史的迫切心情开始游览大足石刻。导游给我们讲解罪行累累就会下看到的那种地狱,善者能飞上天堂。一路走着看到一些小佛,没有特别之处。突然,走到一座大庙跟前,没有人高声喧哗,定神一看,一座金光闪闪的大佛屹立岩壁,他金碧辉煌,光芒抚过每一个参观的人,身躯那样高大挺立,无不体现他的威严。他慈目平和,有一千零七只手,每只手都长有一只长凤眼,半觑着,慈祥、安稳,既夺目有令人生畏,顿时感到他的庇佑,听的佛光普照原来如此。在这些叹为观止的佛堂中,我们游览着,双目微移。来到了博物馆,馆内静悄悄的,我看起
18、千手观音的修补影片,那是一座旧佛,满脸都是日日夜夜守候的疲惫,法器件件布满风尘,但他那普照众生的气度始终永恒、不灭。影片放映着只见手指金珀慢慢卷起,竟有一根手指落下,他莫不是立得太久了?但我相信他会永久屹立。因为我们的劳动人民会修护他,保护他,让他香火不断,名扬中外。参观那些古物,就像拜访古人一样,每件古物仿佛都有灵魂,我与它们相视良久,探索到它们存在的价值是永恒的,星星多久灭,它们就多久灭。我不屑于回去的路,因为我深深地震撼了,中国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这伟大的杰作,真是不虚此行。我不想坐车,我想顺着祖先的足迹走,去探索、去创造。大足石刻导游词6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区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
19、山巅(俗称佛湾),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开凿,后经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方具现存规模。北山石刻造像依岩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10米,形若新月。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其中造像264龛窟,近万尊,阴刻图1幅,经幢8座。北山石刻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题材丰富,以密宗造像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北山石刻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五代造像占北山石刻的三分之一以
20、上,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变等新的内容,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五代造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衣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石刻以其精美典雅,时代特征显著,雕刻细腻,艺精技绝,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又集晚唐、五代、两宋作品于一体,展示了晚唐以后各个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貌和发展演变,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山第177号“泗州大圣龛”,刻于北宋靖康元年。正壁刻泗州和尚,左右壁刻志公、万回等僧人像。泗州等僧人作为圣僧崇拜,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重要代表
21、。大足石刻导游词7大家好!欢迎各位游客朋友们来到大足石刻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这天我将带大家一齐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让我们一齐去领略大足石刻神秘的风采吧!大足石刻位于大足区景内,建于唐末、宋初,以佛教题材为主。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70多处,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资料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游客朋友们,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以防摔倒。宝顶山石刻共有13处,造像数以万计,其中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大佛湾、小佛湾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
22、雕像15000多躯,设计之精巧,竟无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观音”、“卧佛”等等。在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人间一绝的“千手观音”。此刻我们已经来到这尊佛像面前,大家请仔细观看。“千手观音”雕凿于南宋中后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宽12.5米,刻有800多只手。其上下、左右、前后都伸出了手,有的手里拿着斧头,有的手拿着宝剑,千姿百态。真是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尊雕像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据了解,关于“千手观音”雕像,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千手观音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
23、,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其次,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长31米这尊像是横卧着的,所以人们叫它“卧佛”。佛经里叫“释迦涅盘圣迹图”。卧佛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卧佛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游客朋友们,我们这天的游览即将结束,期望这次游览能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回忆,美丽的大足石刻欢迎您们下次再来,谢谢大家。再见!大足石刻导游词8北山石刻北
24、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 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足 石刻 导游 15 华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