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4年度资助自由申.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4年度资助自由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4年度资助自由申.pdf(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命科学C h i n e s e B u l l e t i n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s第1 6 卷 第6 期2 0 0 4 年1 2 月V o l.1 6,N o.6D e c.,2 0 0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 0 0 4 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文章编号:1 0 0 4-0 3 7 4(2 0 0 4)0 6-0 3 3 5-7 7基金项目名称申请者姓名单位名称1微生物学学科(1 0 4 项)粘细菌的种属分子分类及菌株分子鉴别技术吴志红山东大学野生稻内生固氮菌系统发育及分子遗传研究谭志远华南农业大学中国鸡皮衣科地衣分类学研究赵遵
2、田山东师范大学拟盘多毛孢属及邻近属分子系统学研究徐同浙江大学酵母菌种间和种内染色体和r R N A 等基因序列的变异性或保守性白逢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析青藏高原丛枝菌根真菌分类研究郭良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三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大型地衣区系比较研究郭守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口蘑科系统发育研究姚一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丛赤壳科和生赤壳科资源与分类研究庄文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义小奥德蘑属的系统发育研究杨祝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块菌属的系统分类及保育研究刘培贵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滇黔桂喀斯特地区大型真菌区系调查与分类学研究李泰辉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华南粉褶蕈科
3、的分类研究沈亚恒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斑痣盘菌目系统分类研究林英任安徽农业大学新型双结构域嗜热酯酶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冯雁吉林大学红豆杉内共生真菌与宿主共生机理研究陶文沂江南大学真菌抗生育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刘丽丽天津师范大学问号钩端螺旋体异亮氨酸合成新途径的分子遗传机理徐海山东大学极端嗜热古菌蛋白酶P y r o l y s i n 插入序列功能的研究唐晓峰武汉大学用 D N A 芯片技术研究黄单胞菌 H r p G 和 R p f G 调控元何勇强广西大学-葡聚糖酶N 端结构与其热稳定性关系的研究李卫芬浙江大学P r l C 类胰蛋白酶调控大肠杆菌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江雪源南京大
4、学大肠杆菌C M P-唾液酸合成酶/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的生金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理功能异养氨氧化菌的硝化机理及相关基因的研究刘志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S a c 1 0 b 家族蛋白的R N A 结合性质及生理功能黄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苏云金芽胞杆菌中伴胞晶体与芽胞粘连的分子机制孙明华中农业大学高等真菌组合培养诱导产生新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刘吉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含P A S 结构域蛋白在信号传递中的功能分析陈三凤中国农业大学天蓝色链霉菌中某些与次生代谢相关的双组分调控系统的研究姜卫红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盐藻 M A R 序列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功能分析王
5、天云郑州大学假单胞杆菌有机磷降解酶 O P H C 2的分子改造及其结构功能研究伍宁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固态基质表面进行的细菌自然遗传转化研究陈向东武汉大学嗜盐古生菌H S P 7 0 蛋白基因的转录及其调控研究黄玉屏武汉大学336生命科学第1 6 卷家蚕表达 h G M-C S F 口服吸收协同蛋白因子的分子生物学张耀洲浙江理工大学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高表达及组合表达研究何秀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单胞菌铁离子跨膜转运受体的功能及与致病性的关系钱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苏云金芽胞杆菌大质粒的结合转移研究及杀虫毒素的表达袁志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滇重楼内生真菌及其甾体化
6、合物的代谢和活性周立刚中国农业大学降解有毒有机物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微生物分子生态机理研究徐向阳浙江大学西北荒漠区骆驼刺根瘤菌的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韦革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牦牛瘤胃中转化大分子有机物产氢/甲烷微生物资源和功能东秀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伴生菌在猪苓菌丝形成菌核中作用机理的研究郭顺星中国医学科学院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中2 0 k b D N A 上c r y 基因的鉴定及其功夏立秋湖南师范大学能研究类胡萝卜色素调控光合细菌产氢机制研究杨素萍山西大学棒状杆菌合成芳香氨基酸的基因转录调控机理范长胜复旦大学华根霉催化酯合成不同脂肪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徐岩江南大学苯胺双加氧酶诱导型启动子和调控蛋白
7、互作的分子机理陈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小分子增强疏水性芳香化合物酶解机制研究黄锡荣山东大学聚羟基脂肪酸酯)P H A)聚合酶的分子改造祁庆生山东大学灰色链霉菌产N,O 二乙酰胞壁质酶耐酸性的分子改造张玉臻山东大学白腐菌产生的低分子多肽在天然木素降解中作用机理的研究卢雪梅山东大学多拷贝策略和N-聚糖工程构建瑞氏木霉外源基因表达系统汪天虹山东大学假单胞菌T S-1 1 3 8 转化A T C 合成L-半胱氨酸代谢途径的研究白钢南开大学基于分子生态学的发酵产氢系统高效功能菌群构建与调控任南琪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草药皂苷和甙酶与产酶机理金凤燮大连轻工业学院真菌漆酶基因高效转录关键调控序列的结构与功
8、能分析肖亚中安徽大学地衣芽孢杆菌Z J U 1 2 菌株产生的拮抗蛋白的理化性质与基因陈卫良浙江大学克隆研究维生素C 二步发酵中山梨糖生物氧化途径研究张惟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高效杂交几丁质酶的创建及其在杀虫真菌改造中的应用裴炎西南农业大学利用n n r S-g f p 重组克隆研究土壤中一氧化氮(N O)产生菌胡健扬州大学多样性极端污染环境中新型优势降解菌及其功能基因的分离鉴定朱晨光上海交通大学栗疫病菌菌株间不亲和性细胞死亡与弱毒性病毒传递王克荣南京农业大学根虫瘟霉致病过程中基质特异性胞外蛋白酶诱导表达的分子机理徐均焕浙江大学稻瘟病菌 M G T A 1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林福呈浙江大
9、学华癸中生根瘤菌和费氏中华根瘤菌内源质粒的相互作用及其周俊初华中农业大学对共生固氮的影响稻瘟病菌 C D C 4 2信号途径中相关蛋白解析王宗华福建农林大学毛头鬼伞杀线虫的机理研究张克勤云南大学表达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重组马立克氏病毒吴艳涛扬州大学杆状病毒体外和体内复制时基因组变化的模式和速度杨凯中山大学一种真菌产抗病毒活性成分的确定及其抗病毒机制研究孟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B H V-1 I E 基因产物B I C P 0 介导的A P-1 转录因子激活机制研究耿运琪南开大学R N A i 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复制的研究童光志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线粒体在杆
10、状病毒诱导昆虫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彭建新华中师范大学草鱼呼肠孤病毒复制、转录与调节的分子机制及结构基础方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杆状病毒 H a S N P V作为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梁昌镛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杆状病毒囊膜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和昆虫细胞受体的研究王华林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烟草坏死病毒基因组功能的研究于嘉林中国农业大学芜青花叶病毒在寄主内扩散和蚜虫传播过程中的遗传瓶颈及李红叶浙江大学形成机制3 3 7第6 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 0 0 4 年度资助项目我国9 种类病毒的基因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杨希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个侵染半夏的大豆花叶病毒相关病毒的
11、分子生物学研究陈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大麦黄矮病毒传播相关的介体基因功能研究王锡锋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B L A S T 推定基因t l s 功能的实验证实及酶动力学研究张克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X J-1 6 0 病毒单方向血清学反应的分子基础研究梁国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E R K 信号传导系统在病毒增殖复制中的作用研究彭宜红北京大学登革病毒免疫机制的结构病毒学研究张勤奋中山大学H P V 酵母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病毒生活周期研究中的应用赵蔚明山东大学丙型肝炎病毒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功能性研究吴建国武汉大学H C M V致中枢神经发育畸形机制研究罗敏华中南大学体外培
12、养细胞中 H C V的复制、蛋白质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楚雍烈西安交通大学表达汉坦病毒结构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及免徐志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疫学特性日本脑炎病毒受体基因克隆的筛选和鉴定丁天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抗病毒基因 Z A P的功能与作用机制高光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S A R S-C o V X 1 基因亚细胞定位及其在病毒整合中的作用研究华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沙眼衣原体蛋白分子在诱导免疫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程小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T A T 蛋白质转运系统对福氏志贺氏菌毒力影响的研究叶长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新致
13、病基因的研究陈锦英天津医科大学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岛基因的定位研究薛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病原菌基因表达和抗药性受抗生素调节的基因组学研究段康民西北大学霍乱弧菌新类型 C T X、n c t-C T X基因组和V P I毒力岛芮勇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的结构及功能炭疽芽孢杆菌 A 1 6 和 A 1 6 R 的比较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史兆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痢疾杆菌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王恒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于B i a c o r e S P R 技术的A/B 型肉毒毒素高效拮抗剂的研究王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马内菲青霉致病相关蛋白的筛选和鉴定席丽艳中山大
14、学利用核糖体D N A 基因进行孢子丝菌鉴定及杂交分型刘晓明大连医科大学2 植物学学科(9 4 项)芦荟属植物含芦荟素结构的超微结构及比较研究胡正海西北大学百合科植物(代表类群)花粉形态、结构与演化的研究刘家熙首都师范大学大豆抗旱相关蛋白(L E A 3)在植物细胞耐脱水保护作用中郑易之深圳大学的分子机制拟南芥干细胞超数形成突变体的研究徐云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单体肌动蛋白与环绕微丝束在植物顶端生长细胞中分布与作用李岩中国农业大学芒果子叶生长素反应因子基因(M i A R F 1 和 M i A R F 2 基因)的黄学林中山大学表达及功能蓝细菌液泡生理功能及细胞学发生的系统分析邹国林武汉大学
15、水稻新的脆秆控制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周奕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 S R 蛋白磷酸激酶(S R P K)和 S R P K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邢苗深圳大学甜菜单体附加系 M 1 4无融合生殖的超微结构研究申家恒哈尔滨师范大学水稻配子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唐祚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金粟兰中 5 个 M A D S-b o x 基因的功能与进化研究孔宏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以乌云植物群中重要类群演化为例探讨东亚与北美区系关系王宇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串珠藻目植物起源和系统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谢树莲山西大学海桑物种形成的分子机制施苏华中山大学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早期基因组变化特
16、征及相关机制陈劲枫南京农业大学多心皮类植物雌蕊群中花粉管的配置与竞争汪小凡武汉大学水稻抗病基因的多样性及分子进化陈建群南京大学樟科木姜子属群的系统发育重建李捷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338生命科学第1 6 卷稻属异源多倍体重复基因组的分子进化研究包颖曲阜师范大学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的物种形成:报春花属脆蒴报春组的郝刚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系统发育毛茛科铁线莲属分类学修订研究李良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产翠雀属的分类修订杨亲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槭属广义鸡爪槭组的分类修订陈又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接骨木属系统分类的研究杜凤国北华大学湘西南关键地区种子植物调查及区系研究刘克明湖南师范大学欧亚
17、广义紫菀属(菊科)的系统学研究黎维平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悬钩子属(蔷薇科)的分类修订李维林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绢蒿属 S e r i p h i d i u m (B e s s.)P o l j a r k.分类学订正和生态地理贺学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绣球属(绣球科)的分类、系统学关系及地理分布的研究葛丽萍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族猬草属的分类地位和物种生物系统学研究周永红四川农业大学世界广义核果茶属植物的分类修订杨世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堇菜属(堇菜科)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邢福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国产沙拐枣属特有种分类地位的确定潘伯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瓦韦属植物的分类学
18、修订研究张宪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淡水多甲藻目的分类学研究刘国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大兴安岭沼泽藻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王全喜上海师范大学细鳞苔科油体的形态结构多样性及其分类价值朱瑞良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地区轮藻植物中国特有种的研究兰利琼四川大学中国金发藓科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沙伟齐齐哈尔大学中国耳叶苔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张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国家珍稀特有保护植物永瓣藤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谢国文广州大学九顶山植物区系调查研究高信芬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澜沧江源区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吴玉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光系统I I 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分子结构及功能机制研究杨春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R
19、 u b i s c o-R u b i s c o 活化酶复合体理化性质、结构及其调节的分洪法水苏州大学子机理一种新型蛋白 C u p B 在蓝藻 C O2浓缩中的调控作用米华玲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乙醇酸氧化酶生理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彭新湘华南农业大学用“后合成核磁共振分析”(r e t r o b i o s y n t h e t i c N M R a n a l y s i s)刘本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技术阐明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高寒藏药材川西獐牙菜药效成分相关基因的转移与克隆向凤宁山东大学线粒体呼吸链对植物抗坏血酸生物合成的调控梁五生浙江大学控制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
20、的两个关键酶基因表达调控的顺秦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式作用元T a R A N 1基因在植物发育及胁迫环境应答过程中作用的分子种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机理研究小盐芥表皮蜡质合成、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赵彦修山东师范大学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基因转录因子网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郝东云吉林大学P T P a s e 还原抑制的分子机理及其植物逆境信息传递的功能分析贾文锁中国农业大学拟南芥J-蛋白在热胁迫及生长发育中功能的研究李冰河北师范大学磷脂酶 D 在植物抗旱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与机理章文华南京农业大学沙漠沙丘生态型芦苇特有小分子内含物提高其抗逆性(高温、浦铜良兰州大学干旱)的机理不同生态型芦苇适应自然逆境光
21、合碳代谢由C 3 向C 4 演化中朱学艺厦门大学叶绿体亚蛋白质组及其信息的研究磷脂酶D 在植物霜冻胁迫反应中的作用机理研究钟秀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喜树当年生苗抗旱能力转变关键期研究于景华东北林业大学3 3 9第6 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 0 0 4 年度资助项目小麦春化过程中 V E R 2 与 T a S P Y 蛋白互作关系的研究邢立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水稻应答赤霉素信号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沈世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油菜素内酯(B R)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功能分析曹冬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拟南芥花粉发育必需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杨仲南上海师范大学
22、脂肪酸及衍生物在棉纤维发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秦咏梅北京大学利用拟南芥插入激活突变体探索矮化的分子机理秦跟基北京大学拟南芥中 S L O 互作蛋白的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鉴定张春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五大类植物激素对拟南芥 A C C 合成酶基因家族调控网络的初王宁宁南开大学步研究植物激素 A B A 效应元件与 b Z I P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陈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F o r m i n 的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任海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牡丹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索志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荞麦过敏蛋白T B 2 2 的分子特征及表位分析王转花山西大学引入互花米草对海河三角
23、洲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石福臣南开大学松嫩草原植物组成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及维持机制李建东东北师范大学东亚特有濒危植物尖叶拟船叶藓种群生存力分析的研究李菁吉首大学横断山区杓兰属植物的繁殖生态学研究胡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起源于不同生境的葡萄属种子顽拗性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程红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经济海藻种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王起华辽宁师范大学雌雄异株中国特有稀有植物伞花木的保育遗传学研究康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拟单性木兰属(木兰科)濒危植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曾庆文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青防己碱及其类似物的资源植物化学秦国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金丝桃属植物抗抑郁化学成分与神经
24、分子药理学研究杨得坡中山大学新克隆的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候选基因 G B R 6 功能的进一步研究罗志勇中南大学红凤菜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任冰如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黄花蒿内生炭疽菌产生的激素样物质研究谭仁祥南京大学茎寄生植物日本菟丝子与寄主发生缠绕行为的诱导机制胡飞华南农业大学卷柏属植物中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脂质氧化酶和环氧化酶陈科力湖北中医学院的活性成分研究空心莲子草植物资源品质及其抗病毒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刘焱文湖北中医学院环菠萝蜜烷三萜化合物在植物界的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肖培根中国医学科学院嗜盐微生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探索性研究朱伟明中国海洋大学人参根及茎叶的代谢图谱分析研究姚庆强山东省
25、医学科学院儿茶素对前列腺癌细胞中锌、镉离子失衡的调节及其机理研究沈生荣浙江大学3 生态学学科(7 9 项)蚜虫种下型分子生态遗传机理与进化方程的研究赵惠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湿地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研究武胜忠太原理工大学铜污染胁迫下白车轴草(T r i f o l i u m r e p e n s)与白车轴草单刘登义安徽师范大学孢锈菌(U r o m y c e s t r i f o l i i r e p e n t i s)相互作用研究花鼠盗蜜对熊蜂传粉行为及云南草蔻繁殖的影响邓晓保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东北草原不同生活型植物生活史格局的趋异调节机理杨允菲东北师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生命科学 2004 年度 资助 自由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