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劝学》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0.1《劝学》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劝学》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劝学导学案一、导学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 ,字 ,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 学者,是战国时期的 家、 家。荀子共二十卷,共32篇,是荀子及其门人的著作的合集。提倡 论,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 文的进一步成熟。其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 句,又善用 。2. 创作背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二、课前预习1.给下列句中加
2、点字注音并解释意思。 其曲中( )规 槁暴( ) 輮( )使之然也 金就砺( )则利参省( ) 跂( )而望 舟楫( ) 跬步( ) 埃( )土骐骥( ) 驽马( ) 锲( )而不舍 金石可镂(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学不可以已 (2)冰,水为之 (3)木直中绳 (4)金就砺则利(5)吾尝跂而望矣 (6)假舟楫者(7)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 4.指出并解释下面句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1)金就砺则利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蚓无爪牙
3、之利,筋骨之强。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輮以为轮5.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文言实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蟹六跪而二螯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7.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