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强化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强化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强化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拉开维新运动序幕的是()A“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B中外纪闻创办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2.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B.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C.反映出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D.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心3.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A.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C.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D.对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4.导
2、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A.否定其排外主义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全面赞扬与肯定D.既有赞扬又有否定6.“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7.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
3、,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A康熙帝 B乾隆帝C光绪帝 D宣统帝8.“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政府的威望跌入谷底”。导致这一结果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1898年9月18日,御史杨崇伊上书慈禧,称康、梁等蛊惑士心,紊乱朝政,引用东人(
4、日本人),深恐贻祸宗社,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以遏乱萌。材料表明()A顽固势力遭到维新派的阻挠B戊戌变法因阻碍社会发展遭反对C顽固势力竭力破坏维新变法D顽固势力担心维新派获取政权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害曰:锢智慧其二害曰:坏心术其三害曰:滋游手。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材料二1898年光绪帝发布上谕:乡试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