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战强化训练 :万有引力定律 .docx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战强化训练 :万有引力定律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战强化训练 :万有引力定律 .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战强化训练 :万有引力定律 原卷一选择题1.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B.0.4C.2.0D.2.52.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该卫星( )A.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B.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D.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少3.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由此可
2、以判定( )A.B.C.D.4.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 )A.B.C.D.5.“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已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A.B.C.D.6.2018年2月,我国500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冲量“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以周
3、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B. C. D. 7.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与的周期之比约为( )A. 2:1B. C. D. 8.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9.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
4、(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0.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 ( )A. B. C. D. 11.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
5、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 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12.利用引力常量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13.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
6、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B. C. D. 14.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15.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
7、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6.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运行,在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点的速度都相同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17.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
8、时的速度为,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西偏北方向,B.东偏南方向,C.西偏北方向,D.东偏南方向,18.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19.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
9、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为,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B.1C.5D.1020.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时,它们相距约,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做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
10、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己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则此探测器( )A.着落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22.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搭载月球车和着陆器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行约18min后,嫦娥三号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地月转移轨道AB,A为入口点,B为出口点,嫦娥三号在B点经过近月制动,进入距离月面h=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其运行的周
11、期为T;然后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行软着陆,展开月面巡视勘察.若以R表示月球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在环绕地球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等于7.9km/sB.嫦娥三号在环绕地球近地圆轨道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不受重力C.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二计算题23.如图所示是“月亮女神”和“嫦娥一号”绕月亮做圆周运动过程中某时刻的示意图,用分别表示“月亮女神”和“嫦娥一号”的轨道半径及运行周期,用R表示月亮的半径.(1)请用万有引力知识证明:它们遵循,其中k是只与月亮的质量有关而与卫星无关的常量;(2)再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
12、远;(3)请用“嫦娥一号”所给的已知量,估测月亮的平均密度.24.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对黑洞研究有着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探索黑洞得到诺奖的认可后,这将鼓励人们持续研究黑洞。黑洞可以认为是一种质量极大的天体,黑洞自身不发光,难以直接观测,我们可以通过恒星运动,黑洞边缘的吸积盘及喷流,乃至引力波来探测。假定黑洞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形天体,天文学家观测到一质量很小的恒星独自在宇宙中做周期为,半径为的匀速圆周运动,由此推测,圆周轨道的中心可能有个黑洞,引力常量为。(1)利用所学知识求该黑洞的质量;(2)若地球表面的物体以光速运动,都无法脱离地球,地球就会成为一个黑洞。已知两个质量分别为的质
13、点相距为r时也会具有势能,称之为引力势能,其大小为(规定无穷远处势能为零),引力常量,地球质量,光速。求地球变成黑洞的最大半径(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25.探月卫星的发射过程可简化如下:首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在该轨道的P处通过变速再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在快要到达月球时,对卫星再次变速,卫星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卫星,最终在环绕月球的“工作轨道”上绕月飞行(视为圆周运动),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卫星绕“工作轨道”的运行周期为T,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天体对探月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环绕运动的影响.(1)要使探月卫星从“转移轨道”进入“工作轨
14、道”,应增大速度还是减小速度?(2)求探月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环绕的线速度大小;(3)求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战强化训练 :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卷一选择题1.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B.0.4C.2.0D.2.5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由万有引力定律得在火星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为,在地球表面同一物体受到的引力为,其中,联立解得,B正确,A、C、D错误.2.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15、同步卫星).该卫星( )A.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B.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D.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少2.答案:D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位于赤道的正上方,而北京位于北半球,并不在赤道上,所以该卫星入轨后不可能位于北京正上方,故A错误;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的运行速度,即只有当卫星做近地飞行时才能近似达到的速度,所以该卫星入轨后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错误;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故C错误;卫星需加速才可从低轨道运动至高轨道,故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发射到同步卫星轨道的少,故D正确.3.金星
16、、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由此可以判定( )A.B.C.D.3.答案:A解析:万有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由于,所以,选项A正确.4.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 )A.B.C.D.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卫星绕球形星体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又,可得.5.“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
17、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已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A.B.C.D.5.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嫦娥四号”探测器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在地球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重力满足,可得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满足,同理可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根据题意可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解得,“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嫦娥四号”的质量为,则有,可得“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故D正确.6.2018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物理精品专题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试卷 高考物理解题指导 高中物理精品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