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Na2O2、Fe3O4、CuO均为碱性氧化物B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 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 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下列物质中导电能力最差的是()A (NH4)2CO3溶液B 铁丝C 食盐晶体D 熔融的Na2SO43.下列变化过程中得到电子的是()A MnO2Mn2B CuO CuCl2C AgAg2OD Sn2Sn44.2 g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 自来水B 含2.45 g H2SO4的硫酸溶液C 含2.925 g Na
2、Cl的溶液D 含4.25 g NaNO3的溶液5.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 Br、Fe2、IB I、Fe2、BrC Br、I、Fe2D Fe2、I、Br6.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反应:A2+BB2+A A2+CC2+AB2+CC2+B C2+DD2+C由此可推知,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氧化性:A2+B2+C2+D2+B 氧化性:D2+C2+B2+A2+C 还原性:ABCDD 还原性:DBCA7.不是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3、()A 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B 都有丁达尔效应C 加入少量NaOH溶液都可产生沉淀D 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8.实验室里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B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D NaNO2是氧化剂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稀盐酸除水垢中的碳酸钙:Ca2CO2H=Ca2H2OCO2B 用稀盐酸除水垢中的氢氧化镁:Mg(OH)22H=Mg22H2OC 用碳酸氢钠作为抗酸药中和胃酸:2HCO=H2OCO2D 用
4、H2SO4中和碱性废水:H2SO42OH=2H2OSO10.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Mg2、SO、ClB K、OH、NO、Fe3C Al3、Cu2、SO、ClD Na、Ca2、Cl、CO11.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 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C 若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D 若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12.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H2SO4SO2B H2SSO2C SSO2DSO32-SO213.下列实验过
5、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图示相符的是()A 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钠离子的物质的量)B 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横坐标是铁粉的质量,纵坐标为固体的质量)C CO2通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横坐标是CO2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D 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B 二氧化碳溶于水其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碳一定是电解质C 电解质磷酸呈固态,它在熔化时或溶于水时都能导电D 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15.下列概念或性质间
6、的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中盛放的是_溶液。(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然后,对反应过程中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猜想: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硫酸钠和硫酸;猜想:_。(设计实验)(反思与评价)小芳认
7、为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不成立,理由是_。可以改为向废液中加入少量_,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猜想成立。17.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所示、和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通过实验可以证明_。(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和,在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确认的实验操作是:在中先加入_,再加入_。(3)探究结果为_。(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8.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填
8、字母)。A冷水 B沸水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_。(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填字母,下同)。A
9、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 nm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2)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20.用KMnO4氧化盐酸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2KM
10、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计算(1)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2)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3)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1.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2)若有64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_。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书写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K2Cr2O7、KCl、CrCl3、Cl2、HCl、H2O,已知氧化性:K2Cr2O7Cl2,
11、写出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2)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把碎纸片b补充到a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NaHSO4:。(2)NaHCO3:。(3)Fe2(SO4)3。24.有以下5个反应(反应条件略):A. Na2OCO2=Na2CO3B. CH42O2=CO22H2OC. 2KClO3=2KCl3O2D. 2Na2H2O=2NaOHH2E. CaCO32HCl=CaCl2H2OCO2(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填字母,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属
12、于置换反应的是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2)上述5个反应中,盐有_种,其中难溶于水的是_(填化学式)。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CuO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还有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稀豆浆属于胶体、硅酸是难溶的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B错误;烧碱是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冰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四氯化碳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均为混合物,D正确。2.【答案】C【解析】金属能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