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强化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强化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强化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2.秦律工律规定:县及工室听官为正衡石羸、斗用(桶)、升,毋过岁壶(壹)。秦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运用法律手段,抑制商业发展B加强经济控制,巩固中央集权C重视制度建设,规范手工生产D统一生产标准,实现政府垄断3.秦律规定:“偷盗者少于五人,赃款在1200钱之间的只给予流放处罚;但如五人盗,赃款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且黥面并服四年筑城的劳役
2、。”这一规定表明()A秦律注重犯罪情节和司法程序B秦朝税收赋役繁重C秦律重治“群盗”以维护治安D秦朝地方割据严重4.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5.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表明柳宗元()A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C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
3、制D主张公正合理的选拔人才6.“火烧阿房宫”的真假在历史上素有争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阿房宫未成”,杜牧阿房宫赋则写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得出结论是“阿房宫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并不存在”。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凡是史学大家司马迁的作品均值得信任B史学作品的价值一定高于文学作品C双重证据法是史学考证的重要方法之一D考古太费劲,找到原始记录即可信7.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A.刘邦、项羽起义B.国人暴动C.三家分晋D.陈胜、吴广起义8.秦统一后,对酿酒业征收重税;秦律田律还规定禁
4、止农民酿酒,沽卖取利。这些举措旨在()A使酿酒业获得健康稳定发展B杜绝贪腐奢靡之风的兴起C稳定市场秩序便利商业活动D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税收9.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数目时,收集、使用了以下几类资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C史学家的论文 D秦简的记述10.郡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并因此成为社会控制体系,它是在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商鞅变法时在秦国初步建立,秦统一后推广到全国。由此可知,郡县制发展的过程是()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过程B中央集权逐步形成的过程C地方权力不断膨胀的过程D社会控制持续松弛的过程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5、一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铟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材料二(1)从史料学来看,材料一具有文献价值还是实物价值?如何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2)据材料二写出你对秦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材料二有文献价值还是实物价值?(3)两则材料充分反映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磅礴气势,就其政治功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106401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