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3课时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3课时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3课时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受精过程。2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在坐标系中绘制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受精作用的过程。2.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教学突破通过受精作用的分析,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在坐标系中绘制染色体变化规律曲线,加深知识的理解,促进技能的形成。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准备
2、教师准备:课件制作或图片等。学生准备:坐标系图纸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二、受精作用(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模型建构(二)受精作用讨论1(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2N),DNA数目由2C4C。(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行为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由2NN, DNA数目也随之减半,由4C2C,减半的关键原因在于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
3、数目仍是N,DNA数目再次减半由2CC,减半的原因在于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结果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2(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提问:生物的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精子和卵细胞。那么,这些成熟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生物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答:通过受精作用形成。)提问:什么是受精作用?(答: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