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教案(共2课时)— 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doc
《8.3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教案(共2课时)— 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3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教案(共2课时)— 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3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教案一、教学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第1课时 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与体积;第2课时 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2内容解析本节主要内容是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在前面学习了基本立体图形的分类、概念、结构特征、平面表示的基础上,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简单几何体也是研究生产、生活中更复杂形状的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基础表面积是度量几何体表面的大小,它是围成几何体的各个面的面积之和对于多面体的表面积,分别计算表面各个多边形的面积然后相加即可,但对于旋转体,因涉及到曲面面积的计算,故需将空间曲面展开为平面图形,再计算面积这里蕴含着将“空间问题平面化”的
2、重要思想方法体积是度量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本节正文直接给出了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公式,但在教科书第121123页,运用祖暅原理对柱体、锥体的体积公式进行了解释,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教科书“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例6对棱台的体积公式进行了证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了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结合圆台的结构特征(可由圆锥截得)不难推导其体积公式考虑到本节内容划分成了两个课时,教学时可以酌情对部分公式加以推导基于柱体、锥体、台体在结构特征上的联系,教科书还安排了两个“思考”环节,让学生从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上建立它们的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旨在加强知识之间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在形式上与
3、柱、锥、台体有较大差异它可以类比圆的面积公式,用极限思想进行推导学生需在推导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极限思想以及利用极限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综上所述,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柱体、锥体、台体、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掌握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能利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探究过程中的类比、一般化与特殊化、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并尝试使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数学学习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结合基本立体图形的结构特征掌握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能从联系的
4、角度认识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的联系;能正确理解公式中各参数的意义,并能用其计算简单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提升数学计算素养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根据本节内容的学习,能明白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过程中蕴含的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了解祖暅原理在推导柱体、锥体体积公式中的应用,理解球的体积公式体现出来的极限思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学生对于柱体、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不难理解对于台体,虽然学生之前没有学习过,但结合它们的定义(可由相应的锥体截成),不难推导但在使用公
5、式进行具体计算时,一方面有一定的计算量,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公式中的各参数要明确其含义,比如体积公式中的h是指几何体的高度,而非侧面图形的高度此外,在计算组合体的表面积时,要特别注意在常见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面,删减了哪些面,不能遗漏,不可重复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在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这种思想已有体现,现在需要学生进一步体会“分割、近似替代、求和、取极限”的重要思想方法,对学生而言也非易事根据上述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运用表面积、体积公式进行具体计算;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
6、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本节课宜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动态、直观地呈现由它们的结构变化带来的公式结构变化此外,在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公式的探究过程中,祖暅原理以及极限思想至关重要在由棱柱的体积推导棱锥的体积公式时,需将棱柱分割成三个等体积的棱锥这些地方若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时将更加方便、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五、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教学内容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2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多面体表面积的方法,感悟“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2掌握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公式,了解推导过程;3能解释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
7、,能用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度量相关几何体的大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教学难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应用(四)教学过程设计引言 前面我们认识了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学习了其平面表示本课开始,我们将从度量的角度来研究空间几何体我们首先来研究多面体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问题1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的问题:某种产品呈棱锥状,现需对其表面进行涂色;一礼品盒呈长方体状,现需用彩纸对其进行包装在这些实际问题中,所需涂料的多少或者彩纸的大小与围成几何体的各个面的面积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引入几何体表面积这一概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4页的例1,弄懂什么
8、是几何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教师补充,给出多面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围成多面体的各个面的面积之和;计算方法分别计算每个平面多边形的面积然后相加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研究几何体表面积的必要性介绍多面体表面积的概念,总结计算多面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问题2将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BCD沿平面ABD截去三棱锥A-ABD后,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师生活动:学生动笔计算,教师巡查,注意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意图:以简单组合体为载体,进一步理解表面积的含义一方面,在计算时要谨防重复或漏算;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2棱柱、棱锥、棱台
9、的体积问题3我们之前已经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长方体=abc,其中a,b,c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它的一种等价表述形式是V长方体=Sh,其中S是长方体的底面积,h是长方体的高那么,公式V=Sh是否适用于一般的棱柱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可知公式V=Sh对一般的柱体也适用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公式中的参数(尤其是h)的含义:S是棱柱的底面积,h是棱柱的高,是棱柱上下底面之间的距离,也即是过一底面上的任意一点向另一底面作垂线,该点与垂足之间的距离追问:为什么所有棱柱的体积都可用公式V=Sh来计算呢?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吗?师生活动:教师先介绍祖暅原理,可以和学生一起完成如下实验操作:请学生取一
10、摞大小相同的书,在课桌上整齐堆放,组成一个长方体然后用手向一个方向轻推书籍,使之倾斜,得到一个斜棱柱前后两个几何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它们的体积并没有变化,因为两个几何体的高度没有变化,每本书的“面积”也没有改变然后教师请学生思考,如何用祖暅原理来解释棱柱的体积V=Sh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必要时加以引导,共同得出答案:根据祖暅原理,任何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h的棱柱都和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h的长方体的体积相同设计意图: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得出一般棱柱的体积公式,并通过祖暅原理解释这一合情推理的正确性追问1:我们从三棱锥与三棱柱开始探究根据祖暅原理,若两个三棱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那么它们的体
11、积也相等基于此,你能将下图(左)的直三棱柱分割成三个等体积的三棱锥吗?师生活动:学生探究,可小组合作交流,确定分割方案(上图右)然后请学生说说分割而成三个三棱锥体积相等的原因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三棱锥的体积等于它的底面积与高的乘积的三分之一预设学生回答:因为对于一个任意的棱锥,不妨设它的底面积为S,高为h,根据祖暅原理,它都和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h的三棱锥体积相同设计意图:从定义的角度,棱台的体积计算可以转化为两个棱锥的体积之差基于此原理,再去推导具体公式并不繁难,教科书第8.6节会对棱台的体积公式进行证明,故此处就直接给出了3建立联系,整体认识棱柱、棱锥、棱台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问题6请大家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数学精品专题 高考数学压轴冲刺 高中数学课件 高中数学学案 高一高二数学试卷 数学模拟试卷 高考数学解题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106526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