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基础训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x





《高考化学一轮基础训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基础训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原卷】一、选择题(共26题)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3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Fe2(SO4)3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是Fe2(SO4)3易溶于水B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2、C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DK、H、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4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文中所说“蒸烧”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蒸馏B文中所说“蒸烧”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蒸发结晶C文中的“滴露”属于液体物质D“酸坏之酒”指的是乙醇被氧化变质5下列与化学史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缓解当今世界的能源紧张问题,科学技术特别是化学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都能起到决定性作用B凯库勒提出了苯环的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成为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但后来证明
3、这种结构是不正确的C在人类利用能源的第三个阶段多能源时期,对氢能、生物质能开发的核心仍然是化学反应D活化能的作用在于使反应物活化,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计算或推测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理论方法6.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B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荧光显微镜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B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鉴别C水泥、玻璃、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DpH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8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OHSO2CO2BNaOHHClNaClNa2ONOCKOHHNO3CaCO3CaOMn2O7DNaOHHClCaF2Na2O2SO2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制容器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以及含盐腌制食物B生活中常用热的小苏打溶液除油污,利用的是水解反应吸热的特点CMg可通过电解MgCl2的水溶液来制取,Al可通过电解熔融的Al2O3来
5、制取D用来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以发生皂化反应的饱和脂肪酸甘油酯10有关胶体等分散系制备、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B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将Fe(OH)3胶体与硅酸溶胶相互混合,混合液变浑浊1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
6、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12.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蚕丝和棉花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B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C纯碱属于碱类,谷氨酸钠(C5H8NO4Na,味精)属于盐类D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是城市推广的清洁燃料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发生了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一定是化学变化 O2和O3
7、的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A BC D全部14.向含有c(FeCl3)0.2 molL1,c(FeCl2)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也可得到Fe(OH)3胶体D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4H2O15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
8、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16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过氧乙酸属于()A酸性氧化物 B胶体C混合物 D有机物17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被用作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首选化学消毒剂B因含有过氧基(OO)而有强氧化性,但其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乙酸和氧气C过氧乙酸有消毒作用的原因是它具有强氧化性D商品过氧乙酸一般是15%21%的溶液,需稀释后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18
9、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消毒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有“绿色氧化剂”之称,故过氧化氢只能作氧化剂B氯气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氯气C过氧乙酸()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D4.8 g臭氧与3.36 L氧气含有的原子总数相等19.下列属于碱的是()AC2H5OH BNa2CO3CCa(OH)2 DCu2(OH)2CO320.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2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
10、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NO2是酸性氧化物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23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Arnold)首次实现了酶的定向进化,用X射线衍射仪可分析酶的
11、分子结构B我国最近合成的某新型炸药(N5)6(H3O)3(NH4)4Cl,其中“N5”显1价C生理盐水可用于养殖场消毒,以杀死H7N9等病毒D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但不能用于食品饮料工业24.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ABCD物质小苏打食用油淀粉“84”消毒液类别碱油脂(酯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混合物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26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
12、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看沸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挼为末,色似黄丹,收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文中“矾”的化学式是FeSO47H2OB“色赤”的物质可能是Fe2O3C“矾”受热分解时硫元素都表现氧化性D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矾”和朴硝(Na2SO410H2O)二、非选择题(共2题)27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ACu(OH)2B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
13、”属于哪类物质: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28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作指示剂);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浓硫酸;碱石灰。(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A B C D全部(2)上述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 、 、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
14、O,该变化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下列气体中,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填字母)。ACO2BHClCNO2DNH3ENO(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选择题(共26题)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答案C解析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
15、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C项,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加入的CaO可与SO2反应生成CaSO3,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CaSO4,从而减少SO2的排放量,减少酸雨的形成,但CaO与CO2 反应生成的CaCO3 在高温下又会分解为CaO,故不能吸收CO2 ,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错误;D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为CO2 和H2O,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正确。3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Fe2
16、(SO4)3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是Fe2(SO4)3易溶于水B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C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DK、H、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答案C解析Fe2(SO4)3在水溶液中形成Fe(OH)3胶体而起到净水作用,A项错误;B项中应先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而不是胶体,B项错误;Fe(OH)3胶体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聚沉,在H大量存在的溶液中生成Fe3和水,D项错误。4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17、的是()A文中所说“蒸烧”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蒸馏B文中所说“蒸烧”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蒸发结晶C文中的“滴露”属于液体物质D“酸坏之酒”指的是乙醇被氧化变质答案B解析文中描述体现了物质从液态经过气态重新变为液体(滴露)的过程,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酒精酸败是乙醇被氧化生成了乙酸,D选项正确。5下列与化学史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缓解当今世界的能源紧张问题,科学技术特别是化学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都能起到决定性作用B凯库勒提出了苯环的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成为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但后来证明这种结构是不正确的C在人类利用能源的第三个阶段多能源时期,对氢能、生物质能开发的核心仍然是化学反应
18、D活化能的作用在于使反应物活化,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计算或推测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理论方法答案D解析A项,当今世界能源问题的解决,需对石油、煤、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开源和节流,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离不开现代化学技术,故A正确;凯库勒提出的苯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尽管被后来更先进的理论和实验证明是错误的,但他提出的碳的四价理论依然为有机化学的后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故B正确;氢能、生物质能等的开发和利用仍然属于化学反应的研究范畴,故C正确;尽管人类对反应活化能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至今人们仍然没有完全掌握计算或推测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理论方法,故D错误。6.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都
19、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B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荧光显微镜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答案C解析“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是青蒿素的萃取,属于物理变化,C项错误。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B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鉴别C水泥、玻璃、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DpH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