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基础题热身练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
《考 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基础题热身练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 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基础题热身练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了夏朝帝王“世及”情况:帝禹崩,其子“启遂即天子位”,“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传子十三,传弟二,回传嫡子一。夏朝王位的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A.以血缘为纽带B.以年龄为准则C.以民选为核心D.以德才为标准2.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这主要体现了( )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缘关系C.家庭伦理规范D.以德治民思想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其意在强调( )A.天子是天
2、下之大宗B.诸侯在本国则为大宗C.天子诸侯均行宗法D.诸侯冲击天子之地位4.“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D.规范了“和而不同”的秩序5.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它( )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6.下表为史籍中关于西汉某中央机
3、构的记载。据此我们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汉书黄霸传武帝以来,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汉书刘辅传中朝,内朝也。大司马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A.汉代撤销了外朝机构B.汉代皇权有所削弱C.汉代出现了中朝机构D.汉代丞相权力扩大7.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8.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
4、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 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 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 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9.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0.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
5、了元代行省( )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C.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D.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11.明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 内阁已经取代六部C. 内阁权力不受制约D. 君权受到内阁制约12.清嘉庆五年,皇帝派御史坐镇军机处进行值班监视。如果发现军机大臣舞弊弄奸,御史即可据实参奏;如果值班御史不认真,或旷班或早散,亦准军机大臣参奏。这一举措旨在( )A.扩大御史的监督权力B.强
6、化中央对地方的管制C.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D.提高军机处的行政效率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克斯韦伯曾指出,官僚体系的特点是理性的共同体行动,它所造成的“非人格性”一旦定型,就能够形成一种凌驾性的权力,“专制君主在面对官僚之优越专门知识时,也有同样的无力感,在某种意义下甚至比其他任何类型的政治元首都要感到无力”。摘编自尹敏志军机处:帝王集权的意外结果材料二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
7、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唐朝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弱化地方权力”和元代“地方适度分权”的具体表现。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内阁具有票拟、草拟诏敕、平章政务、论思和备顾问的职能,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仍然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尤其是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的10年里,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外奏章无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候,票拟更是百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内阁把辅政职责和秘书性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协助六部诸司等机构维持国家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