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李端诗歌.docx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李端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李端诗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专题训练-李端诗歌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芜城李端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芜城,即荒芜的城市。昔日繁华之地而今变成荒草蔓生的废墟,极易令人感慨。B颔联中的问句,既凸显了诗人的感情起伏,同时又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C颈联描写空中寒风萧飒,地上荒草没路,通过想象间接描写了芜城的荒芜冷寂。D尾联中明月当空,人迹已绝,鬼魂横行的情境描绘,渲染了芜城阴森恐怖的气氛。2本诗与杜甫春望都通过描写春日的凄惨破败景象,抒发兴衰感慨,但两诗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所不同。请结合
2、内容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闺情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注】不忿:不满,恼恨。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为闺情,作者是以闺中少妇的口吻架构全诗。诗歌情感已在题目中暗暗溢出。B诗人抓住“月”“星”“天”“灯”“梦”等意象,巧妙渲染出无比哀伤的抒情氛围。C诗歌第三句属于细节描写,写出了女主人公听到门前的声响急匆匆地披衣迎夫的一幕。D诗歌语言明白晓畅,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委婉细腻地写出闺中少妇盼望丈夫回家的情景。4诗歌第四句女主人公移情于“鹊”,请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胡腾儿(节选)
3、李端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注】本诗写的是西北少数民族一位善于歌舞的青年艺人。当时,河西、陇右一带二十余州被吐蕃占领,原来杂居该地区的许多胡人沦落异乡,以歌舞谋生。画角:古管乐器,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点明胡腾儿籍贯,并运用比喻,描写他肌肤洁白如玉,鼻端高耸如锥的外貌特征。B三、四句描写胡腾儿朴素的服饰:身穿桐布制成的轻衫,腰间系着绣有葡萄图案的长带。C五、六句写胡腾儿表演前
4、的自述和表演的开始:他用其本土语言诉说着家乡沦亡的悲苦之事。D七、八句描写胡腾儿踏着花毡,舞得脸上的汗水伴着红粉流淌,而观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6诗歌最后两句“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与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野寺病居喜卢纶见访李端青青麦垄白云阴,古寺无人新草深。乳燕拾泥依古井,鸣鸠拂羽历花林。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一卧漳滨今欲老,谁知才子忽相寻。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点明了地点、人物、事件,“喜”字是全诗的灵魂,各联都围绕着它而写。B“青青麦垄”“新草”“乳燕
5、拾泥”等表明这是春天,写出了野寺周围的环境特点。C“千年”夸张地写苔藓生命之长久,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在病中希望长寿的心理。D“忽”字表明卢纶来访出乎意料,可见作者平时孤寂,这表现了他的惊喜之情。8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宿淮浦忆司空文明李端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注)唐大历末年,李端由校书郎外放任杭州司马,司空曙(字文明)等友人仍留在长安,此诗作于李端前往杭州赴任途中。登楼,汉末王粲避乱荆州,曾作登楼赋。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