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武传》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docx
《10.《苏武传》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苏武传》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武传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读通,理解文言字词和句子,积累有关文言知识。2.读懂,把握文章思路,领会苏武坚持民族气节的形象内涵。3.会读,学习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提高鉴赏能力。【课前准备】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学起来是很难的。一是因为它的篇幅长;二是文中陌生的文言词语太多,文言现象比较复杂。因此,让学生先读懂,是课前准备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首先,让学生用他们经常采用的独学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把文中的字词障碍扫清。其次,利用他们平时对学的方式,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细读。我让他们互相合作,对文章所写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感知。最后,通过导学案上几个问题的探究,引导他们在预习课后再去
2、研读文本,寻找答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也可以说“读书可以明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汉书中的苏武传,去聆听一曲精神的壮歌。(板书课题)课前我们通过独学与对学的方式对字词进行了疏通,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有针对性地作具体落实。二、整体感知师:贯穿全文的一对矛盾是什么矛盾?生:是投降和不投降的矛盾。师:能不能说得细致一点?生:是单于想让苏武投降,但是苏武就是不投降。(板书“降”与“不降”,中间拉开一定距离。)师: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了让苏武投降,匈奴先后使用了哪些手段? (幻灯片展示此问题)生:我认为是采用了四种手段。首先是恐吓他,然后是引诱
3、他,还有折磨他,最后还让李陵去劝降。师:他说的比较准确,那匈奴拿什么来恐吓苏武呢?生:杀苏武。师:好,以死恐吓。(板书:以死恐吓)那用什么来诱惑他呢?生:用利益诱惑的。(板书:以利诱惑)师:用什么来折磨他呢?生:用痛苦。师:是什么痛苦?生:身体的痛苦,还有精神的痛苦。师:我们可以概括为以苦折磨。(板书:以苦折磨)匈奴还让李陵去劝降,李陵和苏武是什么关系?生:原先是同事。师:文中说“陵与子卿素厚”,说明他俩还是好朋友。就概括为故友劝降。(板书:故友劝降)三、人物品读师:刚才我们把匈奴用的手段一一作了概括。那么面对这些手段,苏武是如何一一应对的呢?(幻灯片展示此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以死恐吓”。
4、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匈奴是怎样以死恐吓的?生:卫律拿剑要杀苏武。师: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字?生:拟。师:“拟”如何理解?生:比划。师:在这里卫律只是比划一下,那卫律前面有没有动真格的?生:有,卫律杀了与苏武同来的使者虞常,然后要杀张胜的时候,张胜就投降了。师:那我们可以看出张胜是个什么样的人?生(齐):贪生怕死!师:那么通过张胜的贪生怕死可以看出苏武是个什么样的人?生: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师:从哪里能看出来?生:“武不动”。师:这说明苏武面对匈奴以死相逼,他根本不怕死。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们也可以说“武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前文中还有没有哪些地方能证明苏武不怕死?生:他自杀的情节。
5、师:苏武为何自杀呢?生:“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师:能不能给大家翻译一下这句话?生:于节操有损,又辜负了自己的使命,虽然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师:“虽”字能不能翻译成“虽然”?生:应该翻译为“即使”。因为这里只是表示假设,不是事实。师:他的回答告诉我们,在有损节操、有辱使命的时候,苏武毅然选择了死!更不用说别人用死来威胁他了。他真正做到了孟子所说的“威武不能屈”。(板书“威武不屈”,与前面的“以死恐吓”对应)那匈奴又是用什么来引诱苏武的呢?生:“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是用地位和富贵的生活!师:苏武是什么反应?生:“武不应”,他不为利益所动。师:如果说前面苏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