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知识整理-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知识整理-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知识整理-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一、不同类型的区域1区域的概念: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2划定基础: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主观性),在地域差异(客观性)的基础上划定的。3区域的特征 自学窗(课本P6)区域的渐变特征(1)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有些区域,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4区域划分划分依据典例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定的区域按自然特征划分中国东部季风区、黄土高原区按人文特征划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汉语北方方言区综合自然特征
2、和人文特征划分中国主体功能区政府为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为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为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客观存在,经人们长期实践逐渐认知的区域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低硒地区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1.区域的空间尺度划分: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关注整体性);区域的
3、空间尺度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详细(关注细节)。2.关系:关系举例(1)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平沙岛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就是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发挥各自作用的结果(2)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同为国家,俄罗斯领土辽阔,而圣马力诺是袖珍之国。一般而言,大国有大国的优势,如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小国也有小国的长处,如国防开支小、便于管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利用沿海优势招商引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内陆省级行政区【课本活动题】P4 以中国汉语方言为
4、例,认识语言区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在七大汉语方言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种,讨论其分布特点。 北方方言区。分布面积广,集中连片分布。 2.查阅基于地方方言而形成的地方戏曲、地名等,说出它们在旅游开发、丰富地方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基于地方方言而形成的地方戏曲、地名等都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丰富地方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增长人们的文化知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等。3.我国政府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政府为什么下大力气做这项工作呢? (1)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
5、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3)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课本活动题】P5 了解古代我国九州的划分1.尚书.禹贡为什么设想把国家细分为州? 把国家细分为州,就使得国家的管理有了两个空间尺度,这样在国家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九州之间就可以更方便交易,互通有无。细分为州,更方便管理。 2.九州之间是否有自然地理界线? 有。河流作为线
6、性自然地理事物,高大山脉作为阻碍古代人们交往的天然屏障,在古人进行九州的区划时,就被借来作为九州之间的分界线。如冀州与雍州,以黄河为界;荆州与豫州以荆山和淮水为界。 3.任选一州,说说其大致位于现今哪些省级行政区? 青州:涉及今河北、山东半岛(潍坊市)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一、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1)分类: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人口、文化、经济等。(2)表现:区域要素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2.区域整体性表现(1)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如
7、捕鱼、采矿、风能发电;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例如,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控制了污染企业的数量和分布,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2)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稻鱼共生系统浙江省青田县在稻田里养鱼,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有机物质等,形成良性循环。干旱地区的人水协调在干旱地区,人们通过修建水渠、发展节水技术等,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制定了严格的分段用水制度,使聚落和农业得以发展。同时,这些地区的人们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意识到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限
8、制条件,要保持人水协调,以免给环境造成过大压力。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1.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区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如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2.区域关联(1)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属于自然要素的区域间流动。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区际贸易、文化交流等,属于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2)区域关联的影响: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例如,在浙江省青田县,随着有机稻和渔产的
9、市场需求增加,以及到青田体验农事活动的游客增多,青田农户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有可能把青田进城务工的农民重新吸引回来,从而有利于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又如,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1.区域发展的人地协调观(1)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做到因地制宜。(2)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要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关联性。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