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解析版.docx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解析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讲力与直线运动1(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N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v增大,FNmgBt1t2 时间内,v减小,FNmgCt2t3 时间内,v增大,FN mg【答案】D【解析】A. 由于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时间内速度增加,即乘客的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则,选项A错误;B. 在时间内速度不变,即乘客是匀速下降,则=,选项B错误;CD. 在时间内速度减小,即乘客是减速下降,超重,则,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2.(2020年浙江选考)如
2、图所示,底部均有4个轮子的行李箱a竖立、b平卧放置在公交车上,箱子四周有一定空间。当公交车( )A缓慢起动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后运动B急刹车时,行李箱a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C缓慢转弯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D急转弯时,行李箱b一定相对车子向内侧运动解答:【答案】B【解析】A. 缓慢启动时,若两个箱子受到的摩擦力足以提供与汽车相同的加速度,则不会相对公交车运动,故A错误;B. 急刹车时,行李箱a受到的摩擦力较小,减速的加速度比公交车小,由于行李箱具有惯性,则行李箱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故B正确;C. 缓慢转弯时,若两个箱子受到的摩擦力足以提供与汽车相同的加速度,则不会相对公交车
3、运动,故C错误;D. 急转弯时,若摩擦力足以提供与汽车相同的加速度,则b不会相对公交车运动,如果摩擦力不足以提供与汽车相同的加速度,b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故D错误。故选:B。3(2020年全国卷)如图,相距L=11.5m的两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二者之间用传送带相接。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其速度的大小v可以由驱动系统根据需要设定。质量m=10 kg的载物箱(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5.0 m/s自左侧平台滑上传送带。载物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10,重力加速度取g = 10 m/s2。(1)若v=4.0 m/s,求载物箱通过传送带所需的时间;(2)求载物箱到达右侧平台时所能达到的最
4、大速度和最小速度;(3)若v=6.0m/s,载物箱滑上传送带后,传送带速度突然变为零。求载物箱从左侧平台向右侧平台运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对它的冲量。解:(1)传送带的速度为v=4.0 m/s时,载物箱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ma设载物箱滑上传送带后匀减速运动的距离为s1,由运动学公式有v2 v02= 2as1联立式,代入题给数据得s1=4.5 m因此,载物箱在到达右侧平台前,速度先减小到v,然后开始做匀速运动。设载物箱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所用的时间为t1,做匀减速运动所用的时间为,由运动学公式有v= v0at1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t1=2.75
5、s(2)当载物箱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时,到达右侧平台时的速度最小,设为v1;当载物箱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到达右侧平台时的速度最大,设为v2。由动能定理有由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 m/s, m/s(3)传送带的速度为v=6.0 m/s时,由于v0v0。此后,管与小球将以加速度g减速上升h2,到达最高点。由运动学公式有设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则H1= h1+ h2联立式可得(3)设第一次弹起过程中球相对管的位移为x1。在管开始下落到上升H1这一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HH1)+mg(HH1+x1)4mgx1=0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同理可推得,管与球从再次下落到
6、第二次弹起至最高点的过程中,球与管的相对位移x2为设圆管长度为L。管第二次落地弹起后的上升过程中,球不会滑出管外的条件是x1+ x2L联立式,L应满足条件为6(2020年全国卷)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可用描写,k为系数;v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 m/s;装载货物后质量为,装载货物前后起飞离地时的k值可视为不变。(1)求飞机装载货物后的起飞离地速度;(2)若该飞机装载货物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1 521 m起飞离地,求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解:(1)
7、设飞机装载货物前质量为m1,起飞离地速度为v1;装载货物后质量为m2,起飞离地速度为v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飞机起飞离地应满足条件由式及题给条件得(2)设飞机滑行距离为s,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v2=at联立式及题给条件得a=2.0 m/s2t=39 s该部分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一般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均有考查,形式灵活,情景多样,贴近生活,选择题难度中等,计算题多以板块模型、多过程问题为主再结合vt图象,难度较大.单纯直线运动问题一般在选择题中结合vt图象考查,难度不大.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解题思路(1)
8、分析运动过程,画出过程示意图(2)标出已知量、未知量(3)选择合适公式,列方程求解注意:(1)多过程问题中两过程间的连接点的速度是连接两运动的纽带,是解题的关键,要先设出(2)多过程问题用vt图象辅助分析会更形象、简捷(3)v、x、a等物理量是矢量,注意规定正方向,尤其是在一个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2牢记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五种常用方法3 处理刹车类问题的思路:先判断刹车时间,再进行分析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vv0at.(2)位移公式:xv0tat2.(3)位移速度关系式:v2v2ax.这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
9、正方向2两个重要推论(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x2x1x3x2xnxn1aT2.3v00的四个重要推论(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n123n.(2)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n122232n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xxxxn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1t2t3tn1(1)()()命题热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多过程问题(2020四川省眉
10、山市东坡区多悦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设猎豹距离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问:(1)羚羊、猎豹加速时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加速时间分别是多长?(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3)猎豹刚好要减速时追到羚羊,x值应为多大?【答案】、,加速时间分别是4s、4s;55m【解析】(1)根据得羚羊的加速度为:猎豹的加速度为:根据得:羚羊加速度时间为:猎豹加速时间为:(2
11、)因,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猎豹运动的时间所以,猎豹追上羚羊时,羚羊也正在加速运动,则有:代入数据解得:(3)设猎豹在维持最大速度的时间内追到羚羊,由题意得总时间为:由可知,当猎豹进入匀速运动过程1s后,羚羊将做匀速运动所以,当猎豹追到羚羊时,羚羊早已在做匀速运动,只是匀速运动的时间比猎豹少了1s,则有:代入数据解得:即猎豹刚好要减速时追到羚羊,x值应为55m1(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 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g10 m/) ( )A15 m B20 m C11.2
12、5 m D31.25 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7根据最后1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初1秒内位移的3倍,知道运行的时间,从而知道下落的高度。解答: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7。最后1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初1秒内位移的3倍,知运行的时间为2s。第一秒内的位移h=5m,所以总位移为20m。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考点2直线运动图象的应用图象问题的应用要点(1)xt图象、vt图象、at图象的物理意义(2)图象问题的五看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积;五看:截距(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物理精品专题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试卷 高考物理解题指导 高中物理精品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