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检测题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检测题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检测题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 迅速退色B 不退色C 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 慢慢退色2.3.2 g铜与过量硝酸(8 molL1,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反应后溶液中含amol 氢离子,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A (0.2a) molB (0.1a) molC (0.05a) molDamol3.工业制硝酸的尾气含NO2、NO,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
2、2和NO的体积比是下列值时,不能被完全吸收的是()A 11B 21C 31D 124.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2.7 g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H23.36 LB 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SO2的体积小于10.3 LC 配制24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该硫酸50 mLD 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5.能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A HCl和CO2B NH3和CH4C SO2和COD NO2和NO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
3、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H、NO、Fe2、NaB Ag、NO、Cl、KC K、Ba2、OH、SOD Cu2、NH、Br、OH7.1.28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V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A 504 mLB 336 mLC 224 mLD 168 mL8.下列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A 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B 铵盐受热均可分解生成NH3C 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D 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9.已知2FeSO4Fe2O3SO2SO3,
4、把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A 生成BaSO4和BaSO3两种沉淀B 生成BaSO4沉淀,SO2从溶液中逸出C 生成BaSO4沉淀,无SO2气体逸出D 生成沉淀含BaSO4,并有HCl气体逸出10.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同种元素,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一定为单质B C一定为氧化物C D一定为酸D 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或16的倍数11.在标准状况下,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干燥纯净的氨气、含有部分空气的氯化氢气体、体积比为41的二氧化氮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分别做喷泉实验,最终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不外渗)之比为
5、()A 212B 554C 111D 无法确定12.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残余固体是铜和铁B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C 将残余固体加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D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13.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淀粉碘溶液A B C D 14.火力发电厂常用煤做燃料,煤燃烧时会产生SO2和NO2气体,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易形成()A 白色污染B 温室效应C 臭氧空洞D 酸雨15.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6、A 稀硝酸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 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但不能生成二氧化碳C 硝酸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D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气体,如果采用图装置(烧瓶内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必要时可加热),实验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为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有人设计了图装置(橡皮塞下端连有铜丝圈),用来做该实验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1)用图装置做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为_色;实验过程中由于_,不易观察到_生成,从而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2)用图装置做实验时,将有关操作补充完全: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
7、U形管的B侧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_为止。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U形管的A侧加热,当_时,立即撤去酒精灯。(3)根据图装置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_。可在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_。如果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可立即观察到哪些明显现象?_。17.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NO、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8、(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为实现此目的,操作方法是_;(4)D装置的作用是_。18.某同学看到“利用零价铁还原NO,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相关资料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粉与KNO3溶液的反应。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1)通入N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N2氛围中进行的实验目的是_。(2)白色物质是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变为红褐色的原因:_。(3)为了探究滤液的成分,该同学进一步设计了下述实验:()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滤液中存在_(填离子符号)。()步骤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会由浅绿色变成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将7.68 g铜与5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
9、完全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请回答:(1)NO的体积为_L,NO2的体积为_L;(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mol;(3)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1。20.将盛有14 mL由二氧化氮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4 mL气体(相同状况下测定),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和氧气的体积分别是多少?21.将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保持气体压强不变,水进入至量筒体积的一半处停止了,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和氧气的体积比是多少?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据官方数据可知工业、生活中煤的使用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某化学兴趣小组为
10、了探究燃煤排放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液又变澄清。(1)由此可对气体的成分提出什么猜想?(2)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B中应该装什么试剂?A、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A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的成分是什么?23.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硫被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_。将二氧化硫通入新制的氯水中_。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混合有硫黄生成_。二氧化硫使
11、石蕊溶液先变红色_。将过量的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_。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_。(2)上述反应中二氧化硫做氧化剂的是_(填序号,下同),做还原剂的是_。(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4.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如图装置,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下图装置,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可以得到红色喷泉。(1)写出A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_;(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_;(3)收集气体C的方法是_;(4)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
12、喷的操作_;(5)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个烧瓶分别充满气体B和气体C,做喷泉实验后,水都充满烧瓶,两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二氧化硫和氯气虽然都能使品红溶液退色。但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时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不再具有漂白作用,溶液不退色。2.【答案】B【解析】铜与浓硝酸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硝酸铜的物质的量3.2 g64 gmol10.05 mol,溶液中所含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