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安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安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安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重要的保健信息(一)猪血(一)猪血猪血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在人体经胃酸和消化系统分解后,可猪血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在人体经胃酸和消化系统分解后,可以产生解毒和润肠的功能。它会让不利于身体的有害物质统统以产生解毒和润肠的功能。它会让不利于身体的有害物质统统死光死光光光(二)食用菌类(二)食用菌类 黑木耳(食用菌)常食用可以清除血液和体内的有毒物质和毒素。黑木耳(食用菌)常食用可以清除血液和体内的有毒物质和毒素。(三)新鲜果汁(三)新鲜果汁食用足量的新鲜果汁可以使血液呈碱性,也有让血液细胞毒素溶解食用足量的新鲜果汁可以使血液呈碱性,也有让血液细胞毒素溶解的功用。的功用。(四)
2、豆类(四)豆类绿豆能排泄体内毒素,增加新陈代谢,还可以保护肝脏、清肝降火绿豆能排泄体内毒素,增加新陈代谢,还可以保护肝脏、清肝降火(五)海藻(五)海藻海藻类食物多呈碱性,所以和鲜果汁有同样作用,而且它的胶原质,海藻类食物多呈碱性,所以和鲜果汁有同样作用,而且它的胶原质,也可使堆积在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随排泄物一同出来,可有效的防治也可使堆积在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随排泄物一同出来,可有效的防治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放射性疾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放射性疾病。(六)牛奶(六)牛奶解毒,替代人体受到伤害。解毒,替代人体受到伤害。防毒n n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
3、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如HF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防毒注意事项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施;使用有毒气体(如使用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HCl,HF)H2S,Cl2,Br2,NO2,HCl,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
4、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防火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把阀门关好;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以免集聚引起火灾;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金属钠、钾、铝粉、
5、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CO2或或 CCl4CCl4灭火器灭火。灭火器灭火。防爆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防爆措施防爆措施对
6、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防灼伤防灼伤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钠、钾
7、、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1 1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特性: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蒸气与空气特性: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星火、电火花均能发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星火、电火花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实例:汽油、苯、甲苯、乙醇、乙醚、乙酸生猛烈的爆炸。实例:汽油、苯、甲苯、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醛、氯乙烷、二硫化碳等。保管与使用时的乙酯、丙酮、乙醛、氯乙烷、二硫化碳等。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存放在注意事项: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
8、止倾倒和外溢,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和氧化剂。和氧化剂。2 2易燃固体易燃固体特性:着火点低,易点燃,其蒸气或粉尘与特性:着火点低,易点燃,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一定程度,遇明火或火星、电火花能激烈燃烧或空气混合达一定程度,遇明火或火星、电火花能激烈燃烧或爆炸;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爆炸;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实例:硝化棉、萘、樟实例:硝化棉、萘、樟脑、硫黄、红磷、镁粉、锌粉、铝粉等。脑、硫黄、红磷、镁粉、锌粉、铝粉等。保存及使用时的注保存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跟氧化剂分开存放于阴凉处,远离火种
9、。意事项:跟氧化剂分开存放于阴凉处,远离火种。3 3自燃品自燃品 特性:跟空气接触易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特性:跟空气接触易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实实例:白磷(白磷同时又是剧毒品)例:白磷(白磷同时又是剧毒品)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盛水的瓶中,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加塞,保存于阴凉放在盛水的瓶中,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加塞,保存于阴凉处。使用时注意不要与皮肤接触,防止体温引起其自燃而造处。使用时注意不要与皮肤接触,防止体温引起其自燃而造成难以愈合的烧伤。成难以愈合的烧伤。4 4遇水燃烧物遇水燃烧物 特性:与水激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特性:与水激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
10、体并放出大量热。出大量热。实例:钾、钠、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氢化实例:钾、钠、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氢化钠等。钠等。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坚固的密闭容器中,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坚固的密闭容器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少量钾、钠应放在盛煤油的瓶中,使钾、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少量钾、钠应放在盛煤油的瓶中,使钾、钠全部浸没在煤油里,加塞存放。钠全部浸没在煤油里,加塞存放。5 5爆炸品爆炸品 特性:摩擦、震动、撞击、碰到火源、高温能引特性:摩擦、震动、撞击、碰到火源、高温能引起激烈的爆炸。起激烈的爆炸。实例: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实例: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苦味酸、雷
11、汞等。苦味酸、雷汞等。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装瓶单独存放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装瓶单独存放在安全处。使用时要避免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为在安全处。使用时要避免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为避免造成有危险性的爆炸,实验中的用量要尽可能少些。避免造成有危险性的爆炸,实验中的用量要尽可能少些。6 6强氧化剂强氧化剂 特性: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爆炸。特性: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爆炸。实例:过氧实例:过氧化钠、过氧化钡、过硫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化钠、过氧化钡、过硫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氯酸盐等。氯酸盐等。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跟酸类、易燃物、还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跟酸
12、类、易燃物、还原剂分开,存放于阴凉通风处。使用时要注意其中切勿混入原剂分开,存放于阴凉通风处。使用时要注意其中切勿混入木屑、炭粉、金属粉、硫、硫化物、磷、油脂、塑料等易燃木屑、炭粉、金属粉、硫、硫化物、磷、油脂、塑料等易燃物。物。7 7强腐蚀性物质强腐蚀性物质 特性:对衣物、人体等有强腐蚀性。特性:对衣物、人体等有强腐蚀性。实例:实例:浓酸(包括有机酸中的甲酸、乙酸等)、固态强碱或浓碱溶浓酸(包括有机酸中的甲酸、乙酸等)、固态强碱或浓碱溶液、液溴、苯酚等。液、液溴、苯酚等。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盛于带盖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盛于带盖(塞)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存放在低温阴凉处。使用时勿(塞)
13、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存放在低温阴凉处。使用时勿接触衣服、皮肤,严防溅入眼睛中造成失明。接触衣服、皮肤,严防溅入眼睛中造成失明。8 8毒品毒品 特性:摄入人体造成致命的毒害。特性:摄入人体造成致命的毒害。实例:氰化钾、实例:氰化钾、氰化钠等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硫化砷等砷化物,升汞及其氰化钠等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硫化砷等砷化物,升汞及其他汞盐,汞和白磷等均为剧毒品,人体摄入极少量即能中毒他汞盐,汞和白磷等均为剧毒品,人体摄入极少量即能中毒致死。可溶性或酸溶性重金属盐以及苯胺、硝基苯等也为毒致死。可溶性或酸溶性重金属盐以及苯胺、硝基苯等也为毒品。品。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剧毒品必须锁在固定的铁橱保
14、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剧毒品必须锁在固定的铁橱中,专人保管,购进和支用都要有明白无误的记录,一般毒中,专人保管,购进和支用都要有明白无误的记录,一般毒品也要妥善保管。使用时要严防摄入和接触身体品也要妥善保管。使用时要严防摄入和接触身体 有毒有害物质(一)剧毒物质(一)剧毒物质0.060.06克(为致癌)克(为致癌)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
15、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四甲基联苯胺(四甲基联苯胺(TMBTMB);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花素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花素GG;二氨基;二氨基联苯胺(联苯胺(DABDAB);二甲砷酸钠;甲酚。);二甲砷酸钠;甲酚。(二)致癌物质(二)致癌物质黄曲霉素黄曲霉素B134B134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22乙乙酰胺基芴;酰胺基芴;11(或(或22)萘胺;)萘胺;44联苯胺类及其硫酸盐;联苯胺类及其
16、硫酸盐;44氨基联苯;氨基联苯;2 2,33二甲基二甲基4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 2,44二氨基甲苯;乙酰胺二氨基甲苯;乙酰胺N N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环磷酰胺;3 3,33二氯联苯胺;二氯联苯胺;4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二甲基胺基偶氮苯;44硝基联苯;硝基联苯;44甲叉(双)甲叉(双)22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亚硝胺;二硝基萘;NN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亚硝胺;甲(或乙、丙)基亚硝胺;N N一甲基一一甲基一N N一
17、亚硝基氨基甲酸乙一亚硝基氨基甲酸乙酯;酯;NN甲基一甲基一NN亚硝基丙烯胺;亚硝基丙烯胺;NN甲基甲基NN一亚硝基一亚硝基NN一硝基胍;一硝基胍;NN甲基一甲基一44亚硝基苯胺;亚硝基苯胺;B B一丙内脂;甲烷磺一丙内脂;甲烷磺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1 1,44二噁烷;二噁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铍及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铍及
18、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三)高毒(三)高毒(4 4克)物质克)物质 四氯化碳;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六氯乙烷;四氯化碳;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
19、、丁)硫醇;二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丁)硫醇;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丙烯醛;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丙烯醛;乙烯酮;二乙烯酮;对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乙烯酮;二乙烯酮;对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叠氮钠;三氯氧磷;五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叠氮钠;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黄磷;氧化亚氮;铊及其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黄磷;氧化亚氮;铊及其盐类;三氯化锑;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砷化钠;氟化钠;盐类;三氯化锑;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砷化钠;氟化钠;氯
20、化氢;氯气;溴水;硫化氢;秋水仙碱。氯化氢;氯气;溴水;硫化氢;秋水仙碱。(四)中毒(四)中毒(3030克)物质克)物质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糠醛;砷化镓;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糠醛;三氟化硼;四氟化硅;硫酸镉;氯化镉;硝酸;甲醛;甲醇;三氟化硼;四氟化硅;硫酸镉;氯化镉;硝酸;甲醛;甲醇;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三氯甲烷;二氯乙烷;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三氯甲烷;二氯乙烷;一氧化氮;联苯胺;二苯酮;苯磺酰氯;苯磺酸、多聚甲醛
21、;一氧化氮;联苯胺;二苯酮;苯磺酰氯;苯磺酸、多聚甲醛;三氯乙醛;四氢呋喃;吡啶;吡咯烷;二甲胺;三苯基磷。三氯乙醛;四氢呋喃;吡啶;吡咯烷;二甲胺;三苯基磷。五)低毒(五)低毒(250250克)物质克)物质三氯化铝;钼酸铵;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三氯化铝;钼酸铵;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酰胺;乙内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酰胺;乙内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氨及氢氧化铵;四氯化锡;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氨及氢氧化铵;四氯化锡;氯化锗;对氯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硝氯化锗;对氯苯胺;硝基苯;三
22、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硝基氯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基氯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呋喃;烷基铝;苯酚;三硝基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呋喃;烷基铝;苯酚;三硝基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化钾;盐酸;乙醚;丙酮;已二胺;丙二胺;丙烯酸乙脂;化钾;盐酸;乙醚;丙酮;已二胺;丙二胺;丙烯酸乙脂;环已烷;环已酮;同苯二酚;邻苯三酚;三乙撑四胺;萤葸。环已烷;环已酮;同苯二酚;邻苯三酚;三乙撑四胺;萤葸。基本的应急措施n n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
23、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n n1).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n n2).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克活性炭。用前再添加400毫升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克毒物。3).3).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
24、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15毫升吐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80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胃转移到肠。4).4).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安全基本知识 实验 安全 基本知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