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共4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共4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共4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共4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篇: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江苏省兴化市周奋中心校 张云祥()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253页的内容。 教材简解“分米、毫米的认识”是第五单元中第一节的内容。课标中指出对此内容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
2、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3.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
3、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一分硬币、米尺 设计理念本节课首先从知识的回顾开始,勾起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然后运用问题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本节课的新授着重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通过分米的认识、体验分米的长度、画一画、找一找等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对分米的认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通过习题训练,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学习是有用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回忆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师:同
4、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米和厘米) 师:对,米和厘米是我们认识的两个老朋友了,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师:要测量黑板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要测量文具盒的宽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揭示课题当我们在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必然要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相关的知识,认识另两个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板书课题)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一)认识分米。 1.引入1分米。师:说到文具盒啊,有一个叫兰兰的小朋友可开心啦,因为妈妈刚给她买了一个漂亮文具盒。(出示文具盒)师:这就是她的漂亮文具盒,她
5、首先量了量文具盒的长,又量了量文具盒的宽。(演示,课件播放: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师: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板书:10厘米=1分米)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谁知道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2.认一认。(1)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拿出直尺看一看吧。谁上台指给小朋友看?(指名上台)从哪到哪是1分米?(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再请你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其他小朋友在心里跟着他数一数。(拿着铅笔指着数一数)师:10厘米也就是多少?反过来怎么说?那1分米和10厘米之间
6、是什么关系呢?(板书:1分米=10厘米)学生齐读。师:除了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外,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吗?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全班交流。师:为什么你们找出来的都是1分米?小结:只要他们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就是1分米。 (2)体验。 师:刚刚我们在直尺上找出了1分米,现在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这样拿着直尺,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拇指和食指不要动,轻轻拿开直尺。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大概有多长。 师:同桌合作,一人比划出1分米,一人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3画一画。(1)师:刚刚我们又借助直尺比划出了1分米,你能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
7、段吗? 画1分米长的线段要注意什么?(直、10厘米、两个端点、标注) (2)投影反馈,提问:“你是怎样画的?”(3)师:如果都是从刻度0画到刻度10,问:“邵老师的这把直尺0刻度已经被磨损了,我该怎样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呢?(4)小结:在直尺上不管从哪画起,只要画够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5)师: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4找一找。(1)师:下面我们还请直尺做我们的小帮手,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2)全班交流。(插座、开关的边长,粉笔的长,铅笔的长,卷纸的宽,固体胶的长,水彩笔的长) 5数一数。(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的
8、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1分米=10厘米,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1米等于几分米?(板书:1米=?分米)四人小组讨论一下。(2)反馈,说说理由。(板书:1米=10分米。)(3)在米尺上一分米一分米地数一数,看看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 6实践操作(“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师:你估计课桌的高大约是几分米,凳子呢? (2)小组合作,反馈。(二)认识毫米。1师:我们小朋友今天都带了1元硬币,请你量一量它的厚度是多少?师:在测量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太薄)师:太薄也有厚度,要想测量它的厚度就需要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毫米。2师:当测量长度不够1厘米的物体时,
9、我们一般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我们来听小天使介绍一下。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师:请小朋友们用直尺量一量,1元硬币的厚度是多少毫米?再请你们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为什么?师:那1厘米中有多少毫米呢?我们可以数一数,在数之前我们先来听听茄子老师的要求。(课件播放)学生用铅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那小朋友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请茄子老师来验证一下。(课件播放)小朋友们跟着茄子老师在心里数一数。师:刚才我们数了从01这1厘米间有10毫米,除了这个1厘米外,你还能找到其它的1厘米,学着刚才那样,用铅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
10、米有多少毫米吗?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数的结果。也就是说10毫米的长度和几厘米一样长?(1厘米)所以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请小朋友把这个关系小声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师:请同学们再用直尺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大约是1毫米) 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长或厚大约是1毫米,你能举个例子吗?小组内同学互相讨论交流,组织汇报。师:在书上数出10张纸,先用手捏一捏,再量一量这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师:你知道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
11、以用毫米作单位吗?小组内讨论交流,组织小组汇报交流。三、小结。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今天还学习了分米和毫米。那你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一排?2指名上台排,问:“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师:你能不能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说,多少毫米等于1厘米,多少厘米等于1分米,多少分米等于1米?(板书:10)那原来学的多少厘米等于1米呢?(板书:100) 3师:还有不同排法吗?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 4师:在国际上,为了书写方便,这4个长度单位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谁当小老师来介绍介绍?(生说师板书:m dm cm m)四、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题目。指名回答。(2)提问:
12、你是怎样看出橡皮的长度是35毫米的?(3)提问:回形针的长度是多少毫米?你又是怎样看出来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独立完成,反馈 3“想想做做”第3题。(1)谈话:下面老师想考考小朋友的眼力 (2)提问:你能判断出这三条线段哪条最长吗? (3)谈话:测量一下,看你的眼力准不准。 (4)反馈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师:其实在生活中还有比1毫米更短、比1米更长的物体,那测量它们要用什么长度单位呢?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去收集一下,下节课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课后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一块橡皮的厚度和一枝铅笔的长度,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再量一量,并记录测
13、量的结果,下节课我们大家交流交流。第2篇: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课题:分米和毫米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6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学习过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米 毫米 教学 设计 认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