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3 3 节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说明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重点)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重点)4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及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研究的问题(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种群。2群落的物种组成(1)作用: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海拔越高,物种丰富度越低。3种间关系(对点连线
2、)2【提示】 c b d a合作探讨探讨 :尝试用曲线表示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1提示:探讨 :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2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思考青蛙与稻飞虱、水稻与病毒 V 分别属于哪种种间关系?提示:捕食、寄生。思维升华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捕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与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 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 b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寄生A 寄生生物B
3、宿主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3互利共生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大豆与根瘤菌1下列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A种群种类的多少B种群密度的大小C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解析】 A、C、D 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种群密度为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答案】 B2下图所示为下面 4 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问题。 【导
4、学号:67330025】(1)判断 AD 4 组生物对应曲线:A_,B_,C_,D_。(2)造成图现象是由于_。(3)图与所示关系结果不同是因为_。(4)若 4 种种间关系中的 b 死亡,对 a 有利的是_。(5)在 A、B、C、D 4 组生物中,对 a、b 两种群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利的是_。(6)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解析】 根据图形分析,一般来说构成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一致的;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的数量交替消长。 虽然捕食对被捕食的个体不利,但捕食有利于两种群的进化和发展;在竞争关系中,生存能力强的个体数量将增多,生存能力弱的个体会减少或被淘汰;寄生关系中可能使宿主数量减少
5、,但一般不会使宿主全部死亡。【答案】 (1) (2)竞争使一种草履虫缺少食物而死亡(3)寄生一般不会使寄主全部死亡4(4) (5)A、C(6)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群 落 的 空 间 结 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2类型类型现象决定因素垂直结构分层植物分层:光照强度、温度等动物分层:栖息空间、食物条件水平结构镶嵌分布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合作探讨探讨 :某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有同学认为该现象表明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有分1层现象,该同学的推论是否正确?提示:不正确。竹林中的所有箭竹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畴为种
6、群而非群落。探讨 :请判断分析“森林群落中只存在垂直结构,而草原群落中只存在水平结构”是2否正确?提示:不正确。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群在空间上分布差异。森林群落也有水平结构,如在森林中,林下阴暗的地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小型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点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形成的组合。草原群落中同样也存在垂直结构,也常明显的分为地下层、草底层和草本层。思维升华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地球上,在海平面200 m3 800 m 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同时动物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异,充分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5B 处的结构分析如下:C 处的结构分析:由于不
7、同光质其波长不同所含有的能量不同,导致穿透力不同,其中紫光的穿透力最强,而红光的穿透力最弱,导致了不同藻类的垂直分布。影响动物分布的同样是栖息场所和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A 处,地形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原因是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同。除上述影响水平结构的因素外还有: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土壤盐碱度、人与动物的影响等。(3)群落结构的形成及意义:形成: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3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导学号:67330026】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
8、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解析】 垂直结构是指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明显分层现象,故 A、B 正确;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提供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有关,C 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影响下层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D 错误。【答案】 D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光照的强度有关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6的光能【解
9、析】 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鸟类的分层现象是与食物分布相关的,而与光照无直接关系;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在套种生产中的应用,要考虑两种生物的高矮和对光照强度的需要等因素。【答案】 B5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解析】 由曲线图可知,丙主要分布在浅水层,乙主要分布于中部,而甲主要分布于水底,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由食物分布可知,甲、乙、丙三种鱼的食性存在较
10、多重叠,因此三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由以上可知,三种鱼类之间不存在共生关系。【答案】 D探 究 土 壤 中 小 动 物 类 群 的 丰 富 度1土壤生物的特点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3探究步骤Error!准备Error!取样Error!采集小动物Error!观察和分类7Error!统计和分析合作探讨探讨 :甲螨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之一,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1选用以下哪种吸虫器?理由是什么?吸虫器 A 吸虫器 B 吸虫器 C
11、 吸虫器 D提示: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探讨 :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应该如何改进?2提示: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特别提醒探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结果偏差较大。(2)小动物类群因所取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开统计,并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3)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同时注意安全。(4)在装样土的塑料袋上要标明取样的地
12、点和时间。(5)本实验调查的对象是样本内肉眼可见(可借助放大镜、实体镜)的所有动物,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的种类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6为了对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下图 A、B、C、D 4 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导学号:67330027】【解析】 土壤动物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因此要让土壤动物从上面漏斗中转移到下面的收集瓶中,漏斗中的环境应有光、干燥、高温。对比 4 个选项,A 选项中热8光源能同时满足有光和高温。【答案】 A7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 乙A甲装置的花盆壁 a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
13、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解析】 由图可知,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壁 a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答案】 C1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梧桐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根瘤
14、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解析】 A 项为出生率,属于种群特征,不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答案】 A2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C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9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解析】 生物丰富度是指生物种类的多少,而不是个体数量的多少。【答案】 C3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间因某种关系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寄生关系 结果是“同生同死”B竞争关系 可致使劣势物种灭绝,以利于优势物种得到更多的资源和空间C捕食关系
15、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结果达到动态平衡D竞争关系 结果是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不会淘汰其中一方【解析】 图 A 中表示同步的关系,所以是互利共生关系;图 B 能使其中一个物种灭绝的为竞争关系;图 C 和图 D 相比,图 D 为捕食关系,而图 C 为势均力敌的竞争关系。【答案】 B4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
16、,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C 选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 CO2供应。【答案】 C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地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表分析正确的是( )10A该研究小组在每一采样点采取分层定量采集B鞘翅目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农药的使用有关D蔬菜地较适合土壤动物的生活【解析】 通过坐标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土壤的采集地点,纵坐标表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而图例表示的是不同物种。在三个取样点中,5 年蔬菜地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第四 种群 群落 结构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