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一、20xx年工作成效(一)全面开展三调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仅用了20多天就完成了55097个图斑的调查核实工作,按时上报市、省主管部门,并根据省三调办下发核查意见,对上交的初步成果进行整改、补充和完善,增加1000多
2、个外业拍照举证图斑。6月7日,初步调查成果通过省级核查,代表全市第一批县上报自然资源部。由于三调工作突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被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全省第三次国土调查组织得力、成效显著的县。(二)做好规划审批保障。牵头完成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空间布局优化样板实施方案的编制,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根据打造新型城镇化样版县域的需要,做好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工作,重点调整了梯田景区、仙宫湖景区和伏牛岭等区块。组织召开5次规委会,审批规划方案79项,局部规划19项,出具规划设计条件16份,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确认书185份,对38个地块进行规划选址。完成山区1:2000测图项目
3、测量和质检工作,并通过省质量监督检验站验收,为自然资源所有权统一确权登记提供了基础地图。(三)稳步推进土地利用水平。积极开展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了大庆寺、下前溪、农机站等地块的存量建设用地319亩,通过对这些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利用,实现了存量土地的最大效益。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10.2亿元,其中大庆寺一期区块4.866亿元,下前溪4.09亿元,剩余为零星地块及二级市场交易。积极推进五未土地消化处置工作,全年消化五未土地1010亩。加强用地收储管理,共收储土地4宗,面积247亩,出库10宗,面积156.47亩,并认真做好收储地块的巡查、清场、绿化种植等工作,共计巡查40余次,清运废渣弃土3700余
4、方;新修筑围栏、绿篱1400余米,共投入管护资金43万元。(四)全力保障项目用地空间。积极做好项目用地保障,全年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共429.657亩,其中农用地395.0745亩,耕地243.9765亩。精准配置用地指标,全年共局调涉及大坪路、人民医院扩建、大搬快聚及配套幼儿园等36个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积极做好农转用报批工作,2023年计划第一批次已上报省厅审查,第二、第三批次已组建完成(为农民建房批次),第四、第五、第六批次已上报省厅市局审查,确保以最高的效率保障项目落地。(五)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一是圆满完成2023年度卫片执法工作。2023年土地卫片执法违法用地7宗,面积10.
5、8亩,耕地面积5.3亩,立案查处2宗,均已执行到位,拆除5宗,依法履职率100%,整改率100%,违法用地耕占比为1.67%。二是开展大棚房专项清理行动。今年,全县排查出32个大棚房整改对象,56个大棚,全部已经整改到位,共拆除一类整改对象23个,31个大棚,耕地面积17.87亩,其中基本农田11.61亩,(其中省督办点云和蓝卿木制品厂占用耕地4.55亩从事木椅加工非农生产的点位进行了拆除复耕);整改恢复原用途三类整改对象7个,17个大棚,面积8.45亩。整改恢复原用途后完善建设用地手续对象2个,8个大棚,面积6.2亩,完善手续类的2个项目完成了规划调整,已农转到位。三是大力推进违建别墅问题清
6、查整治。按上级移交的数据与乡镇(街道)同步排摸,共排摸省市下放35个点位,乡镇街道、部门共排摸89个点位,确定1宗违建别墅,1宗疑似违建别墅。经甄别,确定1宗违建别墅,目前已实施拆除并复绿。四是全力推进无违建县创建工作。参与研究修订了违法建筑处置办法农村附属用房处置指导意见以及象山、赤龙和白垟墩等三个区块建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政策。同时,开展违法用地、农村辅房、一户多宅、菇棚、低散乱企业、园区工业企业违建、屋顶违建等整治工作,通过疏堵结合、控新治旧力求做到违法建筑零发生。五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制定了云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方案、关于建立云和县自然资源领域源头防控和长效监管
7、机制的通知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方案。加大对自然资源领域全方面排查,不定期召开企业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座谈会,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六)全面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全面铺开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回头看工作,排查发现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问题,现已全部清零并通过了省、市验收。重点针对砻铺村等地质灾害点内的祠堂、庙宇开展专项行动,共拆除祠堂2座、庙宇4座。建立村、镇、县三级群防群测网络,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心转移到防上,全县所有行政村均落实了至少1名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今年通过调查发现并已确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个,分别为崇头镇叶垟村张成仁屋后滑坡和崇头镇林山村滑坡,共计受威胁人口3户14人,按照省厅即查
8、即治的要求,正按照程序开展避让搬迁工作。开展地质灾害危险范围调查一张图工作,全面排查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隐患,防范于未然。成立中央环保督察迎检领导小组,加强自然资源领域的垦造耕地、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等项目进行大排查,做到项目建设零伤亡。严格落实森林消防责任,组织开展春节、清明、70周年大庆安保等重点时段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和巡查,严管野外火源。及时查处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和侦破森林火灾案件,全年查处火灾案件8起,查处率100%,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七)探索创新三权分置。成立了县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领导小组,在相关法律法规及市级印发的关于闲置农房重建、改建审批有
9、关政策的指导意见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相关政策意见(试行),将因政策受限的农房通过改革、盘活资源,多途径发展农村民宿、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产业,有效增加农民和集体的收入。积极探索三权分置试点工作,办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7宗。同步推进农房抵押贷款220万元,提前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00万元考核任务。(八)合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优化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区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崇头镇梅源村等10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获浙江省保护耕地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陈家垟高标准农田、柳山头泥石流治理、A级景区村、美丽宜居
10、示范村等项目已完工。陈家垟、夏家垟等三个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有序推进。雾溪乡西坑村等7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方案已完成编制并上报省保护耕地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相互配合、协调联动,不断推进土地整治开发进程。2023年新建项目方面:完成2023年新增土地整治开发项目,踏勘1920.83亩(其中建设用地复垦214.83亩)、论证1614.49亩(其中建设用地复垦204.83亩)、立项1469.11亩(其中建设用地复垦202.77亩)、招投标1211.52亩(其中建设用地复垦177.62亩)、开工929.076亩(其中建设用地复垦171.62亩)
11、。续建项目方面:13个项目已完成省市抽查复核,新增耕地面积702.552亩,其中水田207.204亩、旱地404.2485亩,除石塘镇杨村村内坑胡垦造耕地项目完成63%,其余项目全部完工。根据省厅要求,梳理了部、省土地整治项目核查中存在的问题,我县共需核查136个项目,3月首次提交后经部级核查合格39个项目,其余97个项目中10个项目剩余指标量较小已向部提出核销,剩余87个项目均提交部级核查。(九)扎实开展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率先完成农房确权登记任务,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补充意见,破解权利人单独审批后擅自联建和存在违章未处理到位的老大难问题。采取乡镇(街道)收件、基层国土
12、所审件、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发证的模式挂图作战。9月底,我县率先完成了市政府考核任务,让一万多户农民拿到产权证。认真梳理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对原有目录、指南、材料等进行修订并及时在政务服务网上进行更新,32个不动产登记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窗口受理除须公示以外的不动产证书登记件完成登记平均时间为3个工作日,抵押权登记件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极大程度的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降低办事成本。全年,共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3222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620本,办理不动产抵押注销登记2193宗,不动产查档查询5945宗,法院查解封339宗。做好二手房市场交易,全年二
13、手房累计销售1168套,累计销售面积为19.69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为4540.64元。其中二手房住宅销售为1041套,住宅销售面积为13.11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为5556.77元。与去年相比销售套数减少10.15,销售面积减少20.94,销售均价增长22.72。其中住宅销售套数减少2.71,住宅销售面积减少2.73。住宅销售均价增长15.26。(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制定云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作风、比实干、赛业绩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并实行每周一报制度,推进各项攻坚任务顺利开展,着力破解省、市、县重点考核工作96项、重点工作及难题破解
14、31个,形成比、赶、超的工作氛围,确保全年目标任务按期完成。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干部职工考勤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明了工作纪律,干部精神面貌取得了新气象,作风得到了新转变,工作效能得到了新提升。二、20xx年工作思路(一)编制大规划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全面摸清空间布局条件,9月底前形成云和县国土空间规划报批稿,基本完成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融合,确保规划的有机更新,实现新城乡一体、功能互补、三生融合、集聚集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科学统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
15、界三条控制线,探索生态保护红线机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整治,形成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二)落实大保障1.做好国土空间保障。强化用地保障,积极向上争取规划空间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制定20xx年农转用报批计划。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开展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大清查、大处置。主动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对接,做好农转用报批,确保20xx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的顺利落地。2.做好土地供应保障。节约用地,积极谋划20xx年供地计划,提高新建项目的容积率做到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审批,在各项目建设用地审批中做到提前对接指导。主动服务,最大程度提高土地审批效率规范土地市场,全面实施网上公开挂牌出让,做
16、到合法合规、公开透明。制定2023年土地收储计划,发挥土地收储在盘活存量土地过程中的蓄水池作用,强化用地收储管理机制。3.做好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制定20xx年土地整治计划,积极推动土地整治开发新建项目建设,加快项目推进速度,调整优化相关政策,调动施工单位积极性,提高土地开发整治开发工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全面推进续建项目验收入库工作,严格把关项目质量,加强与各部门的对接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补充耕地指标的使用和调剂。4.做好规划审批保障。立足全县大局,保证全县用地,组织召开规委会,做好审批规划方案及局部规划,认真做好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确认书等,并对所选地块进行规划选址。(三
17、)严格大保护1.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加强保护耕地,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及时拆除违法占用耕地、以及顶风抢建的违法用地。2.加强露天矿山整治与安全生产。加强矿山监管,督促矿山企业做好露天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强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落实好边开采,边治理工作,同时定期对矿山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矿山安全生产设备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制定、责任人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要求矿山做到不死人,少伤人的目标。3.加强森林、湿地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规范使用林地审批程序。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严控森林采伐限额总量和各分项指标。加强
18、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规范陆生野生动物狩猎、人工繁育、经营利用管理。4.做好森林防灭火及地质灾害防治。深刻认识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意义,牢牢绷紧森林防灭火这根弦,做好20xx年森林防灭火专题研究部署,提早做谋划。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落实好村镇基层地质灾害责任人,完善地质灾害群防群测网络体系建设,及时处置已发生的灾害,做到地质灾害点即查即治。(四)深化大创新1.做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转让、抵押等,实现土地市场运行标准化和规范化。2.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9、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按照总体稳定、布局优化、严格控制的要求,在确保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生态有改善的前提下,优化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区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进一步强化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新格局。3.做好五未土地处置工作。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不断加大五未土地处置力度,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4.创新土地供应模式。针对我县乡村坡地地形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项目用地规划需求,探索开展分功能区块供地、点状供地等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5.做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转换。摸清资源底数,唤醒沉睡资本,做好耕地、林地、宅基地等资源的确权登记工作
20、,为生态资源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将生态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五)强化大服务1.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重完善更新最多跑一次权力事项库,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整合税务、水、电、气等部门职能一窗受理,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要求,以群众的满意度为目标,简化办证手续,提升窗口服务品质,推进服务标准化、常态化和优质化。2.着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系统全面学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真正做到读懂学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业务学习,把上级的要求与本单位
21、的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制定2023年学习计划,通过业务培训、基层锻炼、学习教育等方式,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纪律要求,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拒腐防变的精神抵抗力。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综述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推进编制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为抓手,以服务民生、保障冬奥为主线,严格落实了五级两规一导则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打造体育之城、活力之城、康养之城、文明之城、富强之城总目标,着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完善规划体系,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强化规划管控作用,促进城乡绘画建设健康
22、有序开展。同时,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文化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实基础。该局在规划方面以应保尽保为原则,以文化发展为动力,提升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城镇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做好规划,是任何一个城镇发展的首要条件和重中之重。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并结合三定方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历史、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宜居宜业的理念体现到规划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城镇开发,是做好规划的现实需要。通过深入调研,市自然
23、资源和规划局组织x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写xx地区农村城市化研究。各县区按照要求均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城镇开发边界自评工作,以及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工作。同时,为加快打造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做好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工作,各县区按照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好的蓝图更需要好的执行。按照确定的规划发展思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推进城镇发展,一张美丽的城镇建设画卷在我市徐徐展开。普查保护延续城市文脉历史建筑不应成为城市化的绊脚石,如何保留城市文脉,建设特色城市的同时促进发展,是当下诸多城市面临的难题。中共XX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24、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x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脉络清晰,历史文化元素留存于建筑的痕迹亦较为丰富,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及意识观念的转变,各地区以及城乡之间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利用现状存在较大差异,面临着逐渐消减的历史遗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贯彻落实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通知,推进我市历史建筑的认定,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工作。注重城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建设的景观艺术水平,搞好历史
25、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则编制和实施。对历史文化街区、街巷、传统特色风貌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通过梳理分析我市历史及资源情况,研究地区历史沿革、历史资源对传统建筑的空间分布影响,并多次走访调查研究,最终x市域历史建筑调查及保护策略研究通过评审,确定推荐历史建筑72处,其中市区14处,其余各县区58处。加快建设改善城镇环境在推进城镇建设,开展城市设计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秉持不盲目冒进,不过度开发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提炼城市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城市,循序渐进推进城镇开发。组织开展了城市风貌特色规划
26、编制工作,明确城市特色定位和控制要求,抓好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城市设计。精心设计城市指路标志、电话亭、垃圾箱、路灯、公交站点、雕塑等城市设计,体现城市的个性色彩和文化底蕴。推进城镇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传统村落、旅游特色村庄和草原丝路、草原天路及其延伸线附近的村庄进行重点建设。经过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改造建设的村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脏乱差问题基本解决,长效温升管护机制初步形成,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20xx年,新组建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7、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文明思想,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持续运用主题教育成果,注重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主动学赶深圳,树立平台思维,增进政民互动,促进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生。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有高度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清晰划定三区三线,逐步建立科学高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开发保护格局,全力推动一张蓝图统全局、一张蓝图绘到底。资源调查知家底。站在国家立场,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摸清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初步建立全市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各区市调查初步成果全部一次性通过国家级核查,进度和质量
28、均居全省前列。战略引领高站位。坚持站在未来看青岛,把青岛放到国家战略布局中去谋划。围绕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总体目标和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完成2050远景发展战略及系列专题研究,已向社会公示。规划体系趋完善。启动编制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3-2035年)和相关专题研究、专项规划,制定工作方案,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制定规范并推进实现各类空间规划一致性处理。创新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双评价试点等工作,为国家发布技术指南贡献了青岛经验。区域协同重统筹。编制完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综合交通方案,提升青岛链接全球、通达全
29、国、辐射区域能力,支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推进青岛都市圈研究,提升青岛区域中心城市能级,携领半岛区域一体化发展。启动北岸城区产业规划研究,从新的维度审视胶州湾北岸区域未来发展。资源保护善谋划。坚持生态优先。大沽河保护控制线规划获批并发布实施,划定沿河区域生态保护硬杠杠,为大沽河沿线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依据。加强海岸带空间资源管控,配合市人大起草、审议通过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承担国家试点任务,编制海岸带及海域空间专项规划,构划绿色生态、规模适度的海岸带开发保护格局。乡村振兴寻突破。完成村庄布局、村庄(群)规划编制指南。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指导区市完成村庄布局概
30、念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全国遴选20家高水平设计单位参与,启动农村社区规划186个,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指引。二、高效利用国土资源有力度遵循新发展理念,增强国土资源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推动利用方式转变,全力保障十五大攻势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以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创新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力度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规划引领、优化配置、挖潜存量、综合监管等方面,拿出20条创新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发布市内三区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青岛由此成为全国首例建立划拨基准地价标准和率先完成标定地价体系建设的城市,
31、为全市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价格依据。做优增量。全力争取并科学分配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保障临空经济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和机场快速路连接线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全市供应土地首次突破10万亩,达到12.2万亩,同比增长102%,助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其中,住宅用地约1.7万亩,同比增长30%左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约2.8万亩,同比增长超过150%,推动中央美院青岛校区、慧康医院、润安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文教卫体医项目落地。全市土地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盘活存量。坚持一地一策,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处置批而未供土地超过4.8万亩,
32、完成省下达任务260%以上,处置闲置土地5200余亩,完成省下达任务130%以上,变闲置资源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优质GDP。开发建立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具备上线运行条件,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用地市场创造有利条件。扩大储量。全市征收、收回土地5.7万余亩,其中市内三区1300余亩,累计储备青钢、泰能等搬迁企业原址土地约5000亩。配合财政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40亿元,支持郑州路两侧及周边片区改造等项目。三、加强生态国土建设有广度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真履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注重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与查
33、处并重。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核实补划,健全永久基本农田划、建、管、补、护长效机制。出台改进管理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通知。制定全省首部市级土地整治验收规范;全市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规模超30万亩,新增耕地占补指标2万亩以上,为农民增收近4000万元。持续监管大棚房问题。强化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提高检查频次,全市已立案查处违法用地907宗,拆除复耕(复原)668宗,坚决遏制违法占地态势。治理与预防并重。累计治理完成矿坑68处,新建成绿色矿山2个,纳入国家、省绿色矿山名录;有效打击非法采矿,立案查处30起,没收非法开采矿产9000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启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次
34、,巡察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000余个(次),指导属地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隐患预防和治理,有效应对利奇马台风等极端天气。调查与利用并重。开展地质调查,完成城市地质调查总体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搭建自然资源遥感一张图,在全国率先以卫星遥感数据,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等提供基础支撑,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2023年度青岛市基础地理市情监测基本统计报告,监测成果普遍应用于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矿山修复等。组织承办全省首届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助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累计向有关部门提供数据资料5000余幅。四、改善提升城市品质有精度注重广听民意、广纳民言、广聚民
35、智,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四年行动,联动并为其他十四大攻势搭建平台,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与广大市民共同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着力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制定作战方案。明确构筑高品质都市空间格局、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多元融合的魅力之城、崇尚艺术的创意之城和治理有序的文明之城5大攻坚战,对外发布并牵头实施。优化交通布局。启动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出青岛交通设施布局总体方案。修编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近期规划停车泊位2.2万余个,推动解决停车难题。推进城市更新。深化完善胶州湾老城有机更新示范带总体规划。编制楼山后老工业区及流亭机场片区城市更新规划
36、,为青岛老工业区后续发展提供规划支撑。编制完成中山路四方路片区保护与更新发展规划。国际邮轮母港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暨启动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单体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助推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细化城市设计。深化完善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完成街道设计导则。遴选10个社区试点开展阳光社区2023城市空间微更新活动,和市民共同推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共同改善生活环境,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促进活化利用。编制青岛万国建筑博览区规划,开展青岛建筑博物馆选址论证。完善提升胶济铁路沿线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规划,推动四方机车厂等工业遗存活化利用,让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文化秀带。完善市政配套。在
37、全国率先研究市政设施用地布局一张蓝图管控,中心城区市政厂站设施用地整合与控制专项规划获批复,释放土地150多公顷,用于绿地、公园、停车场等公共空间建设。完成5G通信基站规划建设研究,超前规划5G通信网络设施。拓展地下空间。开展并完成青岛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及立法起草工作,通过市政府研究和市人大常委会二审,为引导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地下空间提供法律保障。五、惠民利企创优服务有温度聚焦双招双引,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化学反应效应,大力实施流程再造,推动放管服改革,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努力建设三化三型服务环境。打好一套拳。竭力优化营商环境,打出土地规划审批流程再造组合
38、拳,推动拿地开工,提速招商引资。通过减事项、减环节、减要件,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合并办理,推行土地业务下沉、多测合一、多证合一(先于国家部署,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两证同步发放),推动建设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属的同时,具备开工验线条件。组织实施批前社会公示220余项,收集意见1.9万余份。全市规划许可面积首次破亿,达到1.0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公共管理服务和公用设施许可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有力支持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兜底民生建设。办好一本证。深化不动产登记信息集成、流程集成、人员集成,争创全国一流、全省最优。
39、全市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超过90万件,同比增长约25%。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市推介便民举措。举办首届业务技能竞赛,提升服务水平。开展自助服务、网上预约办理、信息推送等,全市办理环节由4个减少到2个,一般登记类型材料压减到4件以内,不动产非公证继承(受遗赠)权属调查时间(不含公告时间)由60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90%以上业务实现当日办结,50%以上业务实现1小时办结,部分业务实现秒批和网上预审。开展流动服务进社区,通过集中受理方式,为河南村社区、世纪公馆等6000余户居民办理了登记;为特殊群体登门服务700余人(次)。搭好一平台。搭建与企业民众沟通交流平台。首次启动规划成果和土地推介交流活动,先后
40、向社会推介18宗近700亩建设用地、国际邮轮母港区(约4.2平方公里)规划成果,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优化项目管家服务,建立涵盖前期招商洽谈、中期审批服务、后期监督检查全流程服务制度,提供管家服务1300余次,面对面服务项目640余个,为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创造前期条件。试点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全市范围选址人才公寓建设用地,研究规划土地政策,加大供地力度,保障招才引智。注重政民互动,加强公众参与,规划展览馆全年接待16万余人(次),互联网发布信息近2300条。举办中日韩艺术邀请展、吴为山雕塑作品展等,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软实力。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高标准严
41、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存在差距,如违法用地仍时有发生、闲置土地资源有待盘活利用、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仍需不断提高等。去年三民活动收集意见建议423条,今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19件,政务服务热线2.8万余件,网络在线问政、民生在线、行风在线问题1200余个,媒体监督曝光问题20余个,均进行了逐条回复办理,一些涉及长效机制的持续建立完善。我们深刻反思了区市规划审批标准不一房产继承难过户等以点带面的问题,同时也将加强停车场建设管理研究楼山河片区功能定位等一些真知灼见吸纳到重点工作中。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我们将在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聚焦两统一工作职责,着力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强化资源保护监管,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绘就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改善提升,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护利用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让城市成为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优化资源要素保障,支撑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重大战略实施,满足民生项目、基础设施等用地需求;推动流程再造覆盖土地规划审批全过程,推行不动产交易、登记、纳税一窗办理,建立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模式,全力提升市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