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丽乡村实施方案3篇.docx
《2023年美丽乡村实施方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美丽乡村实施方案3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美丽乡村实施方案3篇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以下是我分享的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美丽乡村实施方案1篇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和相关工作要求,加快实施秀丽乡村建设,改善和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深入推动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镇城乡环境品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秀丽灰汤为目标,以增添群众环境意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乡环境品质为目的,探究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群众主体、城乡同治、点面互动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新模式,为努力建设更加秀丽
2、、富强、美好灰汤作出新的奉献。二、总体目标秀丽乡村建设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群众工作紧密结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怀、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问题,引导群众建立自发筹资、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力争通过三年时间,6村1社区全部争创秀丽村庄(社区)、50个秀丽屋场、500个秀丽庭院,全面实现一个转变、两个加强、三个提升'(一个转变'即从根本上转变全镇城乡环境卫生品质不高的面貌;两个加强'即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提升'即环境卫生质量提升、环境卫生管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与人民群众文明素养、环保理念、生态意识显著提升)的目标,主动争创市级环
3、境卫生十佳'乡镇。三、组织领导由镇农办与爱卫办牵头,全镇各相关单位为责任单位,成立秀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镇农办、爱卫办和6村1社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镇农办),喻小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秀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指挥调度和督查验收等日常工作。四、建设步骤(一)动员预备(4月下旬5月底)1、进行调查摸底。结合群众工作,以村(社区)为单位,实行走访座谈和发放调查表、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深入村、组及农户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听取基层对秀丽乡村创建的意见和建议。2、制定各类方案。各村(社区)要成立秀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把握秀丽乡村建设
4、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步骤,深刻领会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各类工作方案和秀丽村庄(社区)、秀丽屋场、秀丽庭院设计方案。3、召开动员会议。镇工作动员部署会后,分村(社区)、组层层召开秀丽乡村建设动员会议,对工作进行支配布置。切实加强宣扬引导,营造良好气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秀丽家园的主动性,让群众在参加中感受改变、得到实惠、受到教育,形成合力。(二)整治建设(6月上旬一11月下旬)对比秀丽村庄(社区)、秀丽屋场和秀丽庭院创建标准(见附件),参照有关设计方案扎实推动创建工作。1、整治村容村貌、美化村庄(社区)和庭院。(1)打造舒适靓丽庭院。加强对农户(居民)的引
5、导和宣扬教育,增添农户文明卫生意识,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整治好农户庭院内外环境卫生,做到两洁两化'。两洁'即卫生清洁,垃圾不乱倒、污水不横流、粪便不乱排;堆码干净,房前屋后生活杂物、室内生活用品、生产农具、柴草等堆放整齐;两化'即庭院美化,栽花植树、户户有景、常年有绿;生活优化,把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学问与技能,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饮用安全卫生水,养成讲文明、保环境、促健康的良好行为规范。创建秀丽庭院的家庭无害化卫生厕所和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率均达100%。(2)打造清爽优美村庄村落(社区)。坚持五个'原则,即不千篇一律、不大拆大建、不大包大揽、
6、不贪大图洋、不重复建设,主动开展以四边'(路边、屋边、水边、田边)、两体'(山体、水体)整治等为主要范围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清理暴露垃圾,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消灭乱占乱倒、乱张乱贴、乱搭乱建等不文明现象。大力实施七化'(净化、序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管理长效化)工程,实现村容村貌更加干净、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社区)特色更加鲜亮、公共设施更加完善、村民生活更加美好。每个村(社区)要着力打造环境品质优、建设标准高、并具有示范带动效用的秀丽屋场,创建秀丽村庄(社区)的村(社区)片区建设率至少要到达30%。2、加强综合治理,优化生态环境。(1)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全面
7、推行垃圾处理有偿服务收费,主动宣扬垃圾分类减量学问,科学设置分类减量设施,实现垃圾处置三化',即减量化,农户将生活垃圾按可堆沤、可回收等方式进行分类处理,减量率达40%;资源化,逐步健全可利用物质回收网点,对农户分类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网点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对有毒有害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置,处置率达100%。(2)净化水域环境。加强水域的环境治理,推动河道清障、塘坝清淤,农村塘坝、河道等水域到达二无'(即坡岸保洁到位,无暴露垃圾;水面定期打捞,无漂浮物及树挂等垃圾)。推广塘坝、水渠生态护坡,恢复水域植被,打造人文水景。全面实施农村改厕工程,推行农户生活污水生态式处理。
8、(三)验收评比(11月下旬12月下旬)1、组织评估验收。邀请省、市、县爱卫专家进行指导评估,充分听取专家对秀丽乡村创建的意见和建议。2、交办整改意见。秀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创建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缺乏,综合省、市、县爱卫专家的意见形成整改意见,分别向各村(社区)进行交办。各村(社区)依据整改意见的要求扎实进行整改和提质,确保实效。3、进行总结评比。对比创建标准,依据创建质量和效果进行验收评比,20xx年创建秀丽村庄(社区)2个,秀丽屋场10个,秀丽庭院100个,阅历收合格的将根据县级相关文件进行嘉奖。同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进行总结,对涌现出来的群众贴心人和社会贤达等一并进行表彰。五、考
9、核措施(一)严格落实责任上肩,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将秀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镇对机关、部门、村(社区)干部的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各村(社区)必需加强领导,做到村支部书记亲自抓,村班子成员共同抓,环卫专干具体抓,发动群众共同抓。加强推动镇、村、部门干部联组,组长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落实机制,利用村村响'、短信、微信等平台将环境卫生工作落实、督查等状况准时通报。(二)着力做好宣扬引导,切实提高群众环卫意识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加大宣扬力度,各村(社区)要明确1名村干部负责广播内容播放,宣扬内容为到村到组到户环境卫生工作督查状况、正反典型等。组织开展示范组、示范户评比活动,扩大环保教育覆盖面和
10、影响力;学校要组织开展绿色校内'创建活动,并利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读本课堂学习的平台,宣扬和教育中小学生参与和维护环境,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三)完善考核评比机制,大力营造创先争优气氛1、村组月考核评比。依据月度考核计分方法,按每月各村(社区)得分,计算每月到村(社区)的环卫费用,在每月15日前统计各村(社区)上一个月的环卫费用,半年发放一次。2、十佳'农户评比。每月对每村环境卫生进行督查或抽查,评出十佳'户2-3户/村,给予每户肯定价值的物质嘉奖;评出十差'户1-2户/村,评比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并在各村广播中全镇通报。一次检查出现3户以上十差'
11、;户的扣镇对村(社区)环境卫生年终绩效考核1分。3、机关干部考核评比。重点考核干部到组召开户主会、收取环境卫生服务费、催促环境卫生差的农户整改、指导垃圾分类减量等,由镇督查办和农办每月进行计分。4、环境卫生创优评比。本年度环境卫生工作获得市级十佳'村荣誉称号的嘉奖1万元,获得创市环境卫生优胜村称号的嘉奖5000元。5、秀丽机关创建评比。机关、部门单位主动参加秀丽机关创建活动,相关创建要求参照附件4的标准实施,由镇爱卫办每月组织对机关、部门进行督查评比,通报评比结果,并进行张榜公示。6、设立退休协会、老年协会参加环境卫生考核机制。(1)有退休人员协会、老年人协会参与环境治理队伍名册,名册
12、固定人员不少于6人,名册少于6人和人员未公示的扣500元/村。(2)每月有退休人员协会、老年人协会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出勤台帐,单月出勤率低于5人次。(四)创新环卫工作模式,有效提升环卫工作水平开展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开展收取环境卫生服务费工作(环境卫生服务费专款专用,用于村组环境卫生)。1、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实施垃圾分类减量,每村要求以组为单位成立2-3个示范点,并逐步推广。镇农办指导,由组级建立可利用垃圾回收站,村级组织回收和出售,镇、村干部和组长负责落实。2、收取环境卫生服务费:依据村民自治章程,经村会议确定报镇农办,在4月启动环境卫生服务费收取工作,6月份全镇
13、全面铺开,建议按50元80元/户标准进行收费,交镇财政后,再由镇财政按收费总额的120%返到该组,资金用于该组环境卫生维护和建设,该组环境卫生服务费使用状况由镇村共同监管,收入和支出在该组张榜公布。此项工作由环境卫生联组的镇、村、部门干部负责召开组上动员会议,帮助收取环境卫生服务费,并纳入镇村干部的考核。六、工作要求1、要切实加强工作领导。全镇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秀丽乡村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特地组织机构,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确保责任上肩、组织实施快速、工作推动有力。2、要主动营造良好气氛。要以此次秀丽乡村建设工作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墙报等媒介
14、,广泛宣扬发动,主动营造爱国卫生运动的良好气氛。特殊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环保学问、健康防病学问和垃圾分类等学问的宣扬和培训,切实增添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支持、参加环境卫生管理和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群众参加的良好工作气氛。3、要强化指导与督查。秀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镇对村(社区)绩效考核内容。秀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镇纪委督查办要建立定期指导、协调、督查、考核联开工作机制,确保有序、优质、高效推动创建工作,确保新一轮的示范片区建设取得胜利。成立环境卫生督查组,组长:喻小平,成员:徐志斌、刘云霞、周昕、彭国林、陈灵芝、黄志强。高密度、多频次进行检查,督查分定期督查和不定期
15、督查,定期督查为每个月第3周进行。不定期督查实行暗查、抽查等方法进行。在不定期督查中发觉的问题,由镇农办准时通知各村,并将督查状况进行通报,在月底定期督查时如无整改,加倍扣分。美丽乡村实施方案2篇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
16、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xx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23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
17、加突出。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三、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18、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
19、资源、合力推进。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四、建设内容(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美丽 乡村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