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专题2 获得教养的途径 求学之道 劝学(节选)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





《2019版高中语文 专题2 获得教养的途径 求学之道 劝学(节选)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 专题2 获得教养的途径 求学之道 劝学(节选)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获得教养的途径获得教养的途径求学之道求学之道劝学劝学( (节选节选)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各选项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学不可以已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虽 有槁暴,不复挺者 君子生非异也 吾尝跂而望矣A. B. C. D. 解析:B “知”同“智”;“有”同“又”,“暴”同“曝”;“生”同“性”。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B.C. D.解析:B B 项,“金”的意思分别是锣,金属的刀类; A 项,都是“凭借,利用”的意思;C 项, 都是“达到”的意思;D 项,都是“晒干”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
2、项是( )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解析:C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其余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用心一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解析:B A 项,意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现为神的总称;C 项,这里是两个词,用:因为。“用 心”现指“居心”“存心”或“集中心力”;D 项,藏身,现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 (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
3、,一食或尽粟一石 B.甚矣,汝之不惠 C.不复挺者,使之然也D.以为轮,其曲中规 解析:A 例句和 A 项都是定语后置句;B 项,主谓倒装句;C 项,判断句;D 项,省略句。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于 而A.相同,也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也不同 解析:D 介词,从;介词,比;连词,表递进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中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因为天赋条件好,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B.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考则是次 要的。 C.作者在最后一段论述了
4、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强调了学贵积累、学贵坚持以及用心专一的道 理。 D.本文善于运用比喻,“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本文突出的特点。 解析:B 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否定思考的重要性,“日参省乎己”本身就是思考。 8.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积跬步”中的“跬”相当于现在的一步,即跨出一脚,“步”相当于现在的两步,即 跨出两脚;舍,古时行军以五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 B.“三教九流”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 分的等级。其中“三教”通常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C.隋创三省六部制,后一直沿用至清代,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5、六部是指吏部、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刑部掌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最高司法机关。 D.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解析:A 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 答案:(1)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关 键词:“参”“省”“乎”“知”) (2)雕刻一下就放弃,即使是朽木也不会被刻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 成功。(关键词:“锲”“舍之”“不舍”“镂”) 10.补
6、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表达了自己对思与学的看 法的句子是:“ ,。” (2)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 (3)“ , ”,荀子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 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5)荀子劝学中的“青, ”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 过前人的思想。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故木
7、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4)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杨畋,字乐道。进士及第。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殿中丞,专治盗贼事。 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及战孤浆峒,前军衄,大兵悉溃,畋踣 岩下,藉浅草得不死。卒厉众平六峒,以功,迁太常博士。未几,坐部将胡元战死,降知太平州。 岁余,贼益肆。帝遣御史按视,还言:“畋尝战山下,人乐为用,今欲殄贼,非畋不可。”乃授 荆湖南路兵马钤辖。贼闻畋至,皆恐畏,逾,岭南遁。又诏往韶、连等州招安之。乃约贼使出 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
8、。蛮平,愿还旧官,改知随州。召还,复起居 舍人,入为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奉使契丹,以曾伯祖业尝陷虏,辞不行。河北旧以 土绢给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易以他州绢。畋既同书奏闻,外议籍籍,又密陈其不可。久之,擢 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言:“愿择宗室之贤者,使侍膳禁中,为宗庙计。”旧制,内侍十年一 迁官。枢密院以为侥幸,乃更定岁数倍之。畋言:“宜如文武官僚例,增其岁考。”遂诏南班 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议者谓畋以士人比阉寺为失。畋出于将家,折节 喜学问,为士大夫所称。初,山下讨蛮,家问至,即焚之,与士卒同甘苦,故屡破诸峒。及用之 岭南,以无功斥,名称遂衰。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
9、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 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特赐黄金二百两。 (节选自宋史杨畋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 卒/家无余赀/ B.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 卒/家无余赀/ C.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 卒家/无余赀/ D.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 卒家/无余赀/ 解析:B 解答此题,应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专题 获得 教养 途径 求学 劝学 节选 课时 作业 苏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