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5篇 爱情就像一个漂亮而凄凉的手势,在一个宏大的场景之后。例如:从今,他无意爱上梁烨,让明月下西楼。这种状况是可以记住的,但在那个时候,它是失去了。哪怕有千千万万的风情,我也该和谁倾诉。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1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1 杨柳堆烟,2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3 楼高不见章台路。4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5 作品赏析 【注释】: 1几许:多少。 2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3玉勒:玉制的
2、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4章台: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5乱红:落花。 此词写暮春闺怨,一起一结颇受推赏。“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子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示意了女主子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厚、怨恨莫诉之感。因此,李清照称赏不已,曾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明显,女主子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 “玉勒雕鞍”以下诸句,逐层深化地展示
3、了现实的凄风苦雨对其芳心的无情蹂躏:情人薄幸,冶游不归;春光将逝,年华如水。篇末“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晰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终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开被抛掷遗弃而沦落的命运。这种完全用环境来示意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实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归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 当然,溯其渊源,此前,温庭筠有“百舌问花花不语”(惜春词)句,严恽也有“尽日问花花不语”(落花)句,欧阳修结句或许由此脱化而来,但不独语言更为流美,意蕴更为深厚,而且境界之浑成与韵味之悠长,也远过于温、严
4、原句。 【集评】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 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帘深楼迥及“乱红飞过”等句,殆有寄予,不 仅送春也。或见阳春集。李易安定为六一词。易安云: “此词余极爱之。”乃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毛先舒古今词论: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 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 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难过,花愈恼人,语愈 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劲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 、清浅的语言,含
5、蓄委婉、深厚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困难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境。词人首先对女主子公的居处作了细心的描绘。“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好像是一组电影摇动镜头,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化。随着镜头所指,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杨柳堆烟 ”,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 。着一“ 堆 ”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犹如一幅水墨画 。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 ,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一重。原委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曰“无重数 ”。“ 无重
6、数”,即多数重。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至此,作者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常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深深庭院中,已宛若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女主子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无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只好把感情寄予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这两句包含着无限的伤春之感。清人毛先
7、舒评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王又华古今词论引)他的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具的,但欧词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这两句情感层次如下:第一层写女主子公因花而有泪 。见花落泪 ,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受。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汉长安章台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处)的丈夫,可是望而不行见,眼中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难过泪下。其次层是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于是女主子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第三层是花儿在一旁缄默,无言以对。紧接着词人写第四层:花儿
8、不但不语,反而象有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 ,有情之人 、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 ,怎能不让人难过 !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 、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 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象竹笋有苞有节一样 ,自然生成,逐次绽开,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隐藏着深挚真实的感情。 这首词意境深远。词中写景写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 ,浑然天成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调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充满的早晨 ,下
9、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过片三句,近人俞平伯评曰 :“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 唐宋词选释 )暮春季节,风雨黄昏;闭门深坐,情尤怛恻。个中意境,仿佛是诗,但诗不能写其貌;是画,但画不能传其神;唯有通过这种婉曲的词笔才能恰到好处地勾画出来。尤其是结句,近人王国维认为这是一种“ 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便是“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调”(人间词话)。也就是说,花儿含悲不语,反映了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乱红飞过秋千,烘托了女子终鲜怜悯之侣 、怅然若失的神态。而情思之绵邈,意境之深远,尤令人神往。 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
10、2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品赏析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漫不明。 4拟把:准备。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牵强。强乐:强颜欢乐。 7衣带渐宽:指人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
11、细”,“危楼”,示意抒情主子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子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淌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子公望断天际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子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
12、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子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看法,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高校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其次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也许正是
13、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看法。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境,下片抒情。“伫倚”三句,写远望愁生。 “草色”两句,实写所见冷落景象与伤高念远之意。换头深婉。“拟把”句,与“衣带” 两句,更柔厚。与“不辞镜里朱颜瘦”语,同合风人之旨。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高校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以“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其次境。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长守尾生抱柱之信,拼减沈郎腰带之围,真情至语。 这首词采纳“ 曲径通幽 ”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奇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
14、起了“春愁”。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子公的外在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 ,使画面立即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际,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白时令。对这“愁”的详细内容,词人只说“ 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简单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联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敬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 ,所牵动的词人的“ 春愁”原委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子
15、公的孤寂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在楼头远眺,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 。“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阳的余辉下,闪耀着一层迷漫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调,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 ,所以他静默无言。有“ 春愁 ”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味道。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苦痛的,那还是把它忘却,
16、自寻快乐吧!“拟把疏狂图一醉 ”,写他的准备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厚,单靠自身的力气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词人说得很清晰 ,目的是“图一醉 ”。为了追求这“ 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 ”,他并没有抑制住“ 春愁”。故作快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 春愁 ”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熬煎,即使慢慢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懊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
17、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这首词妙在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愿说破 ,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 ,却又煞住 ,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终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 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3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品赏析 【注释】 已:完结。 【评解】 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
18、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厚真挚。设想很新颖,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集评】 毛晋姑溪词跋:姑溪词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 至若“我住长江头”云云,直是古乐府俊语矣。 唐宋词鉴赏集:李之仪的这首词,是一阕歌颂坚贞爱情的恋歌。 有较高的艺术性,很耐人寻味。 薛砺若宋词通论:李之仪的词,很隽美俏丽,另具一个独特的风调。他的卜算子,写得极质朴晶美,犹如半夜歌与古诗十九首的真挚可爱。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
19、,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受到主子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干脆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假如各自孤立起来看 ,每一句都不见精彩,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会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 ,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终归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好像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
20、“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格外深婉含蕴。 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 ”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留 。用“ 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情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
21、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我心 ”既是江水不竭 ,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 ”,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 ,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盼。这样,阻隔的双方在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安慰 。从“ 此恨何时已 ”翻出“定不负相思意 ”,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 江头江尾的遥隔在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自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
22、的自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盼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改变,可谓妙用无穷。 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4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宋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很多愁。 作品赏析 此词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辞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
23、,“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给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两句转为忆旧,“多情”指恋人,“系归舟”指飘泊重逢的激烈。“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境况。“当日事”唯存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这几句示意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远眺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
24、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过片“韶华”句为争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会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殊善感的原因,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缘由。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志向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季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很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奇妙的比方,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起先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醉感情的洪流中。这比
25、方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方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洗心革面,点铁成金之法。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终由景触发一个奇妙的比方: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全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自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5 八六子倚危亭 宋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
26、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作品赏析 此词表达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首先,秦观词最大的特色是“专主情致”。抒情性原本就是词长于诗的特点,秦观则将词的这一特长加以光大,在这首词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词的上片临亭远眺,回忆与佳人分手,以情直入,点出词眼在于一个“恨”字。以“芳草”隐喻离恨,又是眼前的景
27、物。忆及“柳外”“水边”分手之时词人以“怆然暗惊”抒发感受,落到现实,无限凄楚。而词的下片则设情境写“恨”。用“怎奈”、“那堪”、“黄鹂又啼数声”等词句进一步把与佳人分手之后的离愁别绪与仕途不顺,有才得不到施展的身世之“恨”,融于一处,并使之详细化、形象化,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其次,这首词的意境蕴藉含蓄,情致悠长,耐人寻味。秦观擅长通过凄迷、朦胧的意境来传达自己伤感、迷惘的意绪。在这首词中,上片以“萋萋刬尽还生”的芳草写离恨,使人感到词人的离别之恨就象原上之草,春风吹又生,生生不灭。下片创设了三个情境详细表现这一点:“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欢娱都随流水而去,“素弦声断,翠绡香
28、减”,词人对好景不长、离别在即的无奈溢于言表,此其一;其二是离别之时情境的渲染,“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词人以凄迷之景寓怅惘、伤感之情,意蕴非常丰富,是极妙的景语;其三,结尾二句,以景结情,急转直下,声情并茂,“销凝之时,黄鹂又啼数声”,一“又”字,既与起笔“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遥相呼应,又再次突出了前面所述的两种情境,意蕴境中,韵逸言外,凄楚伤感之思自由其中。作者善用画面说话,举重若轻,寄凝重之思于轻灵的笔触之中,如游龙飞空,似春风拂柳。 最终,这首词的语言清爽自然,情辞相称,精工而无斧凿之痕。前人曾这样评论:“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秦观的
29、词之所以能有如此超群的语言成就,一方面是因为他工于炼字。这首词中“飞花弄晚”“残雨笼晴”这二句是互文的,意思是飞花残雨在逗弄晚晴。这里的一“弄”一“笼”,既音韵和谐,又能使人产生无限想象,非常贴切生动。另一方面,由于秦观长于化用古人诗句入词,使之为己所用,更加富于表现力,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倚危亭”三句周济称为“神来之笔”,实则从李后主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脱化而来;“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则暗用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洪迈容斋随笔认为词的结尾两句是仿照杜牧同一词牌的结尾“正消魂,梧桐又有移翠阴”。不论仿照是否属实,秦观这两句的妙处远赛过杜牧的
30、此句却是不争的事实。可见,秦观继承前人语言是有创建性的,惟有创建方能显其生命力。 此词写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下片“无端”三句,再进一步追忆当时团聚之乐。“无端”是不知何故之意,言老天好没来由,赐予她一份娉婷之姿,致使我为之神魂颠倒 。“夜月”二句叙写团聚状况,借用杜牧诗句“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赠别含蓄出之无浅露之病。“怎奈向”三句(“怎奈向”义同“奈何”)叹惋好景不常,倏又离散。“素弦声断 ,翠绡香减”
31、,仍是用形象写别离,有幽美凄清之致。“那堪”二句,忽又写当前景物,以景融情。“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是凄迷之景,在怀人的深切愁闷中 ,观此景更增惆怅,故用“那堪”二字领起 。结尾“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又是融情入景,有悠闲不尽之意。洪迈容斋四笔卷十三云:“秦少游八六子词云: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语句清峭,为名流推激 。予家旧有建本兰畹曲集,载杜牧之一词,但记其末句云: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秦公盖效之 ,似差不及也。”洪迈指出秦观词此二句是从杜牧词中脱化出来。 此词在语言上好用对句,如“柳外水边”、“夜月春风”、“素琴翠绡” 、“飞花残雨”皆是,尤以“夜月”和“飞花”两联为佳,不仅语言工丽,而且各具意境。全词情景交融,景语情语难分,可谓感人至深,独具匠心。 爱情思君的唯美经典古诗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