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物理学习教案七篇_1.docx
《2023年高二物理学习教案七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二物理学习教案七篇_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二物理学习教案七篇 高二物理学习教案七篇 高二化学学习教案怎么写?物理科学的理论和试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高二物理学习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高二物理学习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能正确运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视察和试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运用,驾驭弹簧测力计的运用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运用,培育严谨的科学看法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
2、点 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运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方法:探究试验法,对比法。 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 学生试验,留意视察所发生的现象: (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复原原状; (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复原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态。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绽开,纸不会复原原来形态。 让学生沟通试验视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试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
3、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复原原来的形态这一特性进行分类)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复原到原来的形态,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复原原来的形态,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肯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肯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运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
4、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 1、测量原理 它是依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2、让学生自己归纳运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留意事项。 运用测力计应当留意下面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运用前,假如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当调整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 (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敏捷。 高二物理学习教案(篇2) 一、说教材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支配了学生猜想、设计试验、试验探究、合作沟通等教学
5、过程,让学生经验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学问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得学问的精神。 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非常亲密,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在通过试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学问后,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去分析说明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其中还编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亲密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问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
6、常生活中应用这些学问;进一步熟识弹簧测力计的运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探讨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限制”的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试验的科学看法和科学精神。 与老教材的课程目标相比,它更注意对学生探究实力、创新精神的培育,更注意让学生主动获得学问。 三、说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教材中的学问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驾驭,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实力培育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试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相识在探
7、究过程中“变量限制”的意义和方法。 四、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体现课改精神,这节课我主要支配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试验。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其中一个因素。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初二学生对摩擦有感性相识,只是还没有从物理学角度对它有一个科学的相识。为了贴近学生,一上课我就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的试验,并提出问题:“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待学生回答后,我们本节就要来学习科学探究:摩擦力。 2、进行新课 (1)介绍摩擦的分类及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由于教材中不仅探讨了滑动摩擦,也提到了滚动摩擦,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演示试验,向学生简洁介绍了摩擦的分类:摩擦
8、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同时告知学生在_物理学习中,我们只重点探讨滑动摩擦。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在说明这个概念时,主要强调滑动摩擦是在两个物体表面间产生的,这个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对于“相对运动”没作过多的说明。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是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相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我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同学们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有的学生思维受教材的影响,提出的是教材上的猜想,对于这部分同学留意对他们进行激励,让他们提出其它猜想。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不局限于书本,而会提出其它猜
9、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无趣、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激励。但同时要留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我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困难,对摩擦的探讨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究中。今日,我们只对两个猜想进行试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并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每组用试验探究一个猜想。 探究活动的其次步是学生制定探究安排与设计试验 怎样证明学生自己的猜想?我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再让他们沟通探讨,然后我有针对性地请了一
10、位同学来说说他们组探讨的探究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我留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学生,问他们“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试验方案?”同时提示学生留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我们这组的同学是要探讨压力的改变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那我们应如何设计试验才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改变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通过学生的思索、沟通和探讨、老师的点拨,学生都会制定出正确的探究安排。 探究活动的第三步是学生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试验结论 试验前,提示同学们留意试验器材的选择,提示学生留意试验时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至于有同学问到为什么在匀速状态下,
1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告知学生我们将在第六章探讨这个问题,并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进行表扬。在学生试验的过程中,我巡察各试验小组,帮助学生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 试验结束后,在每个大组我抽取了两个试验小组公布自己的试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试验结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试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激励,确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同时激励有爱好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后接着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在得到试验结论后,我接着引导学生们总牢固验中采纳的方法:假如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探讨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应限制其它与该物
12、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这种探讨问题的方法叫做“变量限制法”。接着我再讲解并描述:“变量限制法”是科学探讨的一个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多因素问题的探讨。它不仅仅适用于探讨物理问题,也适用于其他科学领域问题的探讨,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究中,我们还要常常运用这个方法。 (3)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 有许多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事例都是学生们所熟识的,而且学生们已经通过试验获得了滑动摩擦的有关学问,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探讨,我还激励他们供应更多好玩的利用摩擦、减小摩擦的事例,让他们自己用所学的学问来说明这些有关摩擦的现象,并总结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常用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适当地进行引导和点拨。 在减小摩
13、擦的事例中,我上网下载了有关磁悬浮列车的资料和图片,并简洁介绍了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原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4)探讨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从上面的探讨中,学生已经知道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摩擦力也并不总是有害的,接下来我让同学们接着探讨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会是什么样呢?并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迷你小试验”,并将探讨的内容以“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3、课堂小结 我先让学生以“学到了什么”为线索进行小结,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再做适当的补充。因为学生大都只能对所学的学问进行一个小结,但对学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却不能做一个很好的总结,所以我
14、在学生小节后做了适当的补充,让学生知道探究学问的过程比单纯的学习学问更重要。 高二物理学习教案(篇3) 【教学目标与要求】一、学问目标 1、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理解力的平移原理;2、驾驭力偶性质。二、实力目标 驾驭力偶性质,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三、素养目标 1、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驾驭力偶性质; 2、了解力的平移原理;并能说明生活和工程实际问题。四、教学要求 1、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2、驾驭力偶性质及力的平移原理、应用。【教学重点】 1、力矩和力偶的概念,力偶性质;2、力的平移原理、应用。 【难点分析】力偶性质、力的平移原理及应用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探讨法
15、、归纳法。【教学支配】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中穿插探讨、讲授中穿插练习与设问,最终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5分钟)约束类型 柔体约束光滑面约束 F 固定铰链约束活动铰链约束 导入新课 实践中人们发觉,单个力对刚体除了产生移动效应外,在肯定条件下力对刚体还可以产生转动效应。新课教学(80分钟)一、力矩1、力矩的概念 力的大小F与力臂d的乘积称为力矩。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逆转为正;顺转负。要点: 力过矩心,力矩为零。力为零,力矩为零。 力沿力线在刚体内移动,力矩不变。2、合力矩定理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于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全部各力对该点之矩的代数和。探讨
16、: 依据合力矩定理推出:“力偶对任一点的矩等于零,错在哪里?合力矩定理指出:“合力对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因为“力偶无合力”,所以力偶对一点之矩必等于零。二、力偶1、力偶的概念 等值、反向的两个平行力构成力偶。2、力偶三要素 力偶矩的大小、转向、力偶作用面称为力偶三要素。说明:力、力偶为静力学两个基本物理量。3、力偶矩 规定:逆时针转向的力偶矩为正,顺转为负。4、力偶性质 力偶无矩心力偶无合力等效力偶可以互换探讨: 图中力的单位是N,长度单位是cm。试分析图示四个力偶,哪些是等效的?探讨: 力偶等效只要满意() A、只满意力偶矩大小相等B、只满意力偶矩转向相同C、只满意力偶作
17、用面相同D、力偶矩大小、转向、作用面均相等三、力的平移 把力F作用线向某点O平移时,须附加一个力偶,此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力F对点O的矩。F?FFOdAF?dOAm?FdOA要点: 力的平移原理只适用于刚体。 力的平移是指力在同一刚体上平移,不能移到另一刚体上。力的平移原理的逆定理亦成立。探讨: 攻丝时为什么不能单手施力?探讨 打乒乓球时为什么削球比平推更有威慑力探讨 小结(5分钟)1、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3、力矩和力偶的概念4、力偶的特性 5、力偶系的平衡及平衡方程的应用 高二物理学习教案(篇4) 学问与技能: 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并驾驭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2
18、、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库仑扭称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库仑定律得出的过程,体验从猜想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通过间接手段测量微小力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培育学生视察现象、分析结果及结合数学学问解决物理问题的探讨方法。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通过对点电荷的探讨,让学生感受物理学探讨中建立志向模型的重要意义; 2、通过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规律有其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 1、建立库仑定律的过程; 2、库仑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库仑定律的试验验证过程。 【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法、沟通探讨法。 【教学过程和内容】 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物理 学习 教案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