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pdf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年级六班 蒋巧林单元课型执教教师七单元新授课 题课 时执教班级小猴子下山1一年级 6 班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教学目标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件教学活动一、猜谜语,引入新课一、猜谜语,引入新课1你会猜吗2.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2、。3.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出示单字。先自己读一读,交流识字方法,再加上动作读。设计意图通过小猴子下山图导入,易让孩子产生直观印象,简单明了的导入新课。通过多种活动检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并能从中得到启示2.给生字找朋友。同桌轮流读词语,同桌展示,查预习、巩固生字,夯再小队开火车读。3.小西瓜出题。加上动作抢读出现的生字,再全班齐读。实基础。三、整体读文,明确路线三、整体读文,明确路线1接读全文。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2练说量词。让学生明确本文的线索,使课文体现整体性。学
3、生回答后,一次出现经过地点的图片。练习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四、师生协作,自主学习。四、师生协作,自主学习。1.一起学习第一自然段。量词的使用是本册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里进一步进行练习。课文的主要段落(1)分析词语“掰”、“扛”及“又大又多”,的内容、结构都是差不指导朗读。(2)这段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写它是怎么做的。2.互助学习 2-4 自然段。多的。因此首先让学生一起学习第一段,掌握分析课文的方法,然后举一反三,自主学习其余三段,充分运用自主(1)在 24 段中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猴子下山 猴子 下山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