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7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7篇 一位优秀的化学老师,必定会写出优秀的化学教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中学化学物质的量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学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1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
2、/mol 或 g.mol-1 (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试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 (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3、CB = nB/V 2.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依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3)留意事项 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运用前必需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干脆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视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
4、(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中学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2 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 依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 胶体胶粒是由很多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 依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 溶胶、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
5、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 A. 物理方法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干脆磨成胶粒的大小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 化学方法 水解促进法:FeCl3+3H2O(沸)= (胶体)+3HCl 复分解反应法:KI+AgNO3=AgI(胶体)+KNO3 Na2SiO3+2HCl=H2S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如蛋思索: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视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KNO3(黄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
6、) 4、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缘由,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耀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多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汲取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缘由之一。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
7、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缘由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A、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的缘由: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实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纳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别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在此要熟
8、识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推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 、 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别: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依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如 胶体,Ag
9、I胶体等)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习惯仍称其溶液,其实分散质微粒直径已达胶体范围),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故可产生电泳现象。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是胶粒而非胶体。 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有时胶体在凝合时,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聚成冻状物质,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 胶体稳定存在的缘由:(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不易下沉或上浮(2)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 胶体凝合的方法: (1)加入电
10、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间的排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导致颗粒直径>10-7m,从而沉降。 实力:离子电荷数,离子半径 阳离子使带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凝合的实力依次为:Al3+>Fe3+>H+>Mg2+>Na+ 阴离子使带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凝合的实力依次为:SO42->NO3->Cl- (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加热可加快胶粒运动速率,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如蛋白质溶液加热,较长时间光照都可使其凝合甚至变性。 5、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学问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11、: 盐卤点豆腐:将盐卤( )或石膏( )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合形成凝胶。 肥皂的制取分别 明矾、 溶液净水 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水泥硬化 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硅胶的制备: 含水4%的 叫硅胶 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中学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
12、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自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亮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干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肯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
13、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困难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
14、、硅单质 与碳相像,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元素 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原子结构:简单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七、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
15、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肯定有氧气参与,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猛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全部发光放热的猛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
16、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制漂白液、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八、氯离子的检验 运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解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
17、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中学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4 1、物bai质的量(n)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
18、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假如说“1mol氢”就违反了运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运用摩尔时必需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 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A表示。 3.摩尔质量(M): 定义:1mol某
19、微粒的质量 定义公式:摩尔质量M=m/n 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留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Vm) 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定义公式为:Vn=V/n 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留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运用时肯定留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氧气
20、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改变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5.阿伏加德罗定律 确定物质体积的三因素:物质的体积由物质的微粒数、微粒本身体积、微粒间的距离三者确定。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数的多少和分子间的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基本相等,故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反之也成
21、立。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适用的前提和对象:可适用于同温、同压的任何气体。 6.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 (其中V、n 、p、M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压强、密度和摩尔质量。) 同温同压下: ; 同温同体积: 。 7.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 依据初中所学学问,密度=质量体积,下面我们取标准状况下1mo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体积在数值上等于摩尔体积,所以可得如下计算公式: 标况下气体的密度(gL-1)=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1)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1)。 8.物质的量
22、浓度 浓度是指肯定温度、压强下,肯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 中学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是以化学基本概念为基础,与试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对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接着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材内容具有概念比较多,且抽象又难于理解的特点。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相识引入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
23、的关系。应留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高校生学习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 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新的“量”和“摩尔”这个新的“单位”,学生是很生疏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过学习和生活阅历的积累,他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米、千克等。可采纳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属性上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如物质的量与其他学生熟识的量类比、摩尔与其他国际单位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等,运用类比思想阐释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能够提高这两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兼容性,有利于对这两个生疏概念的深刻理解和驾驭。 三、教
24、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相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相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 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 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巩固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培育学生自学的习惯、探究的意识。 (3)体验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使学生相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探讨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培育学生敬重科学的思想。 (2)调动学生参加概念的形
25、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的概念; (2)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 (4)通过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计算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的概念。 五、教学打算 多媒体、黑板 六、教学方法 采纳创设情境方式,通过故事(一粒米的称量)和生活实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出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搭建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单位(箱、包、打等)与抽象概念类比、国际单位之间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感受概念的生成过程,初步形成物质的量的概念并理解其重要性。
26、 中学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6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推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育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实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改变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推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
27、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推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分,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探讨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接着运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推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
28、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行推断,或可小组探讨、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变更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索与探讨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确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状况下会发生改变?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上升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解并描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
29、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上升、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索与探讨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推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还原 思索与探讨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状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
30、剂。 中学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7 学问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相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实力目标 培育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实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实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学问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相识;并通过学问的运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本节教材体现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探讨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
31、理等学问,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状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生产条件。其次部分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探讨合成氨的发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学问,探讨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应实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据试验数据探讨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实行的方法。在两个探讨的基础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生产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状况,较详细地分析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状况。此外,还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洁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运用等
32、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其次部分教学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探讨合成氨的发展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学问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 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应,首先须要探讨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果。 3.组织探讨: 为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增大,应实行的方法。 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实际生产中,仅仅考虑单位时间里的产量问题(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还不行,还须要考虑如何限度地提高平衡
33、混合物中的含量问题(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 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学问,探讨为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实行的方法。 4.阅读图表试验数据印证理论:学生通过阅读表2-4的试验数据可知,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得出的结论与科学试验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5.综合上面的探讨状况,同时综合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状况,详细地探讨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问题。此外,要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洁提及浓度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运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