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
《2023年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范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务或某方面状况调查探讨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阅历入手,讲明某个道理。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我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的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请点击下方 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报告范文5篇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1 根据区委关于深化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状况报告如下: 一
2、、黄马河村基本状况及发呈现状 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农夫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同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平安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
3、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缘由分析 (一)面上致贫缘由 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村内无集体企业,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夫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
4、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条件差。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便利。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缘由 贫困户致贫缘由许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给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给等。主要缘由有三点。 一是因病致贫是主因。在调查中了解到,黄马河村贫困户171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142户,占贫困户的83%;缺劳力12户,占贫困户的7%。比如,黄马河村五组的常昌贵,患有癫痫病,妻子患有先天性的精神病,夫妻都是残疾人,儿子读初一,家中无任何
5、经济来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二是观念落后是根源。调查发觉,贫困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既无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比较突出。 三是保障不足是诱因。在农村,大病救助、灾难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严峻不足,标准不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因病因残,极易返贫。 三、黄马河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索 一是要统一思想相识。要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武装骨干,统一思想,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相识,克服项目争取难、资金筹措难、群众组织难、短期脱贫难等思想障碍,主动适应新常态,提高扶贫攻坚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投
6、入到扶贫攻坚的热潮中来。 二是要完善发展思路。依据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在产业上,主动探究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养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方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削减奢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意班子建设,村民素养的提高和各种软环境建设。 三是要充分体现精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家一户的脱贫上。依据对黄马河村贫困缘由的分析,要在大病救治、社会保障和土坯房、危房的改造上再加力度,再添措施,使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平安的居所。 四是要细心谋划项目。中心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后,各级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要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就要仔细谋划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前期打
7、算,力争有较多的项目落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 五是要爱护生态环境。黄马河村自然环境美丽,生态植被良好,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爱护,避开资源环境的破坏,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房靓物丰、人和家兴的秀美风光,为夷陵区保留一方净土,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依据在黄马河村了解到的有关状况,现对我区即将绽开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进一步弄清状况。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精确把握贫困状况,扶贫才能有的放矢。现有的贫困村是依据每年年报上人平纯收入的多少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依据历年削减的脱贫户、人口的
8、基础上确定的,与实际不完全相符。建议对全区的贫困户统一设定标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第一件事就是依据统一标准,对贫困户、人口和致贫缘由进行调查摸底,精确识别,把这些基础数据汇总后,依据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例确定重点贫困村,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 (二)进一步完善规划。依据全区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进一步完善“1十N”的精准扶贫规划,即一个总体规划,外加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基础设施(水电路网)建设规划、无实力脱贫人口的基本保障规划等,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全区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当推动、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突
9、出重点。本次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的脱贫,要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一家一户贫困人口的脱贫上。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夫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增加收入,这是治本之策。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调查发觉,现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因此要增加医疗救助的投入,放宽大病救助的条件,提高新农合报销的标准,加强基层卫生事业建设,切实提高农夫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条件。贫困地区面上的贫困有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要下决心集
10、中肯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贫困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四是适度发展养老产业。由于客观因素,边远贫困地区光棍家庭呈增长趋势,将来十到二十年内五保户将大幅增加,乡镇福利院要适当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现在,子女在外打工挣钱或在城镇落户,老人不愿离开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也将有肯定市场,另外,现在城市居民也有季节性到农村居住的愿望,这将给农村的养老产业带来机遇,应统筹规划,逐步发展。 五是统筹考虑扶贫搬迁。扶贫搬迁无疑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觉,实行搬迁扶贫难度很大,多种缘由不愿搬迁,囊中羞怯无力搬迁,有求于人难以搬迁。要做好搬迁扶贫工作,必需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核
11、心是三点:科学合理规划居民点。加大对居民点基础设施的投入。结合城乡统筹、生态环境爱护、漂亮乡村建设,完善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做到这三点,然后逐步引导,必有所成。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总结以往扶贫的阅历,这次精准扶贫在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详细就是搞好五个结合。 1、政府主导与群众参加相结合。政府在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动的同时,要充分动员,武装骨干,发动群众主动参加扶贫脱贫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 2、行政推动与社会参加相结合。如在扶持产业发展时,先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利用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股份,既让贫困户受益,又促成
12、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后,又反过来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此外在资本下乡、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动员和组织好了,潜力巨大。 3、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相结合。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夷陵区全域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去谋划部署,在产业布局、项目支配、城镇化建设上丰富完善、同步推动,不搞成“两张皮”。 4、帮助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重点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这无疑是正确的。有些贫困家庭,因年老体弱、长期生病、智障残疾等缘由,通过帮助发展不行能脱贫,须要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政策。 5、经济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
13、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同时,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新型农夫教化、农户评比、宣扬正反典型等方式,提升思想素养,学习创业技能,增加法治观念、树立文明新风,有效解决在部分贫困人群中存在的不团结、不勤奋、不养老的问题,提振精神,树立信念。 (五)进一步注意实效。新的历史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转变作风,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方能取得实效。切忌状况不清,有失精准;切忌一哄而上,龙头蛇尾;切忌好大喜功,不办实事。总之,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2 依据市政协工作支配,由紫阳县政协
14、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状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现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仔细实行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支配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_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肯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
15、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看法,明确了从2023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紫阳县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方法、紫阳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创新社会参加机制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化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依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根据县为单位、规模限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缘由、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驾驭贫困村、贫困户的基
16、本状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究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允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个贫困村、11.45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化项目支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项目整合工作,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根据“自下而上,自上
17、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项目安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运用的精准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整合县发改、国土、住建、交通、教化、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电力、通讯等部门资金1.79亿元,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四)夯实综合措施,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为确保实现每年1.5万人以上贫困户脱贫目标,根据“五结合、四到位”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整村推动与到村到户相
18、结合,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与教化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增收项目到村到户,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帮扶责任到干部人头),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结合漂亮乡村建设规划、城镇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县、镇、村扶贫规划体系,确保扶贫规划与其他专项发展规划协调统一。同时,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移民搬迁安置为核心、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重点,为贫困户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户情实际的帮扶安排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二是加快贫困户搬迁。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解决危居贫困户搬迁工作的通知,明确在三年扶贫期间,必需彻底完成71个贫困
19、村的危困户搬迁任务。为切实解决贫困户搬迁资金难的问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农商银行主动合作,开展了危居贫困户搬迁贷款工作,建立金融扶贫产业贷款风险基金,扩大金融扶持产业信贷规模,确保2023年底前全部危居贫困户一户不少的搬入新居。三是推动产业发展。突出富硒特色产业开发,重点抓好茶芋药果菜(茶叶、魔芋、中药材、特色林果、富硒蔬菜)和猪牛羊鸡鱼(黑猪、黄牛、白山羊、乌骨鸡、富硒鱼)五大特色养殖业,并将特色产业与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相结合,延长特色产业链,依托特色种养业,主动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大力发展旅游、电商、劳务等三产服务,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产品有销路、增收有门路。四是强化劳务
20、输出。实行“订单式、定向式”的方法,扎实开展修脚足浴、电子商务、民歌茶艺、特色烹饪和建筑劳务五大培训工程。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溢扶贫力气。我县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根据省、市、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则,实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落实了71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目前,71个驻村工作队410名干部全部进驻各贫困村履行帮扶工作职责,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做到“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二、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相识不到位,
21、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认为扶持到户很难出“成果”。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近一年时间,究竟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晰。一些镇政府未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本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为精准扶贫工作,县上派的有工作队,自然由工作队负责,政府只催催进度,过问过问就行了,考核追责首先是追工作队的责。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覆盖面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到户产业项目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镇入村帮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协作,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念,感到
22、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养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峻的依靠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觉,少数贫困户,当问及准备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毫不犹豫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支配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峻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县开展的修脚师培训为例,一些贫困户子女不参加,认为这项工作不风光、名声不好、
23、不愿干。其择业标准与自身素养实力极不相符。 (三)资金投入滞后,到户产业实施难。一是投入精准扶贫资金总量小。从2023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状况看,贫困村面上基础设施项目部分得到了落实实施,而到户扶持项目除移民户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项目支持外,对贫困户产业扶持微乎其微。二是扶贫到户的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出台的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规模的要求与贫困户的自身实力,生产水平不相匹配。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目ZUI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如现行的产业嘉奖扶持政策要求养羊50只以上、养鸡1000只以上,魔芋种植20亩以上等,
24、这种标准无疑将贫困户解除在受扶持行列之外,难以获得产业发展扶持。三是精准扶贫项目落实严峻滞后。截止5月中旬,贫困村项目安排、建设规模、扶持标准还未下达到镇村,时间过半,安排未下达,将会影响年度目标的实现。 (四)社会参加度不高,氛围不浓。一是一些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加社会扶贫的意识,特殊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新建产业爱好不浓,认为做这项公益活动时间跨度长,见效慢、成效难以短时间内显现。二是对社会扶贫的相识模糊,认为办公益就是社会扶贫的全部内容,忽视了支持农户发展,增加造血功能这一重内容。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确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益事业可以通过申报争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关 精准 扶贫 调查报告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