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10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10篇)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10篇) 菊花,有人观赏它高洁的气质,他们用美丽的文字给予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以下是我整理的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1) 菊花 唐寅明代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际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尽借一作:借人)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爽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 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
2、联写它就似乎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傲岸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 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际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际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行。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2) 题菊花 黄巢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鉴赏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
3、样两句诗:“莫言立刻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歌风台)古往今来,却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夫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离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院菊花瑟瑟飘摇。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季节,逗起下句;“满园”极言菊花之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开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4、。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咏菊诗也不难见到;但“满园栽”却明显不同于文人诗中的菊花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菊花迎风霜开放,当然显出它的生命力,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好像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微小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自命不凡或明珠暗投。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
5、”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支配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后两句正是作者感情自然的发展,作者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这一充溢剧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的表达了作者雄伟的理想。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许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坚韧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受命运的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变更。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是建立农夫政权的施政纲领,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阔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暖和
6、的春天里。值得留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夫朴实的同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等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暖和。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夫同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变更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怜悯与怜悯,而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子的区分。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夫阶级领袖人物_旧政权的豪迈意志和信念,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特别豪壮的,它表现了一位胸怀大志者的本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
7、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胜利的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原因。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3) 菊花 元稹唐代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始终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毅的品行,有人观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缘由。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漂亮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其次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
8、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其次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然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宠爱真实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溢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画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闲逛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白诗人爱菊的缘由。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终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
9、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缘由,表达了诗人特别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行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奇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实,饶好玩味。笔法也很奇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终吟诞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加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4)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10、。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末农夫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方的手法,给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行,把菊花作为广阔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夫起义领袖果决坚决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奇,想象奇妙,意境奇丽,气魄宏伟。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确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喊起义暴风雨早日来到的心
11、情。 “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对读者展示了一种不行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剧烈对比,显示出菊花朝气盎然的坚韧生命力,一方面示意了农夫起义风暴一旦来临,腐 败的唐王朝立即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成功远景的预见和向往。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清香,不是芳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概;“香阵”二字说明金菊成功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实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微不至的进取精神
12、。 “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身披黄金铠甲,矗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犹如云霞,映照着天空;犹如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猛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夫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严扫地,不是犹如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像这满城
13、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夫起义英雄的颂歌。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非常显明。语言朴实,气魄雄伟,充溢了使人激昂的鼓舞力气。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5) 咏菊 白居易唐代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赏析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寒冷,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旁边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早晨更多了一丝芳香。 夜里寒霜袭来,原来就残缺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
14、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早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明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许菊花凌寒的品行。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芳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6) 蝶恋花黄 菊开时伤聚散 晏几道宋代 黄 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际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鉴赏 这是一首感秋怀人的离别相思之词。黄 菊开时,是双方离别之时,也是相约重逢之时,故而黄 菊成为了他们离合聚散的标记,每见黄 菊,特别动情。前三句描写一年之前的离别情景,那是“黄 菊开
15、时”,彼此都为离别而哀痛,并且“共说深深愿”,许下心愿,立下誓言,其内容当包括下文所说的“重见金英”季节必定回来团聚。可是,等待了一年,菊花又开了,人却没回来,于是,“相思一夜天际远”。这一句,特别真实,特别细致,也特别深刻。“相思”二字明显是点题之笔,但在此前,女主子并没有把这个两个字放在心上,因为她虽然身处相思之境地,而她的心却只是等候在企盼之中。屈指记日,待到菊花重开,离人便可团聚,因为这是约定好的,发过愿、立过誓的,故而她对团聚重逢深信不疑,这之前,只不过是等待罢了。然而,期限到了,意外的状况出现了,以前的期盼竟然化作了泡影。于是,女主子一下子陷入了相思的苦痛之中,一夜之间才感觉到了离
16、人是在遥远的天际。相见有期一下子变成了相见无期,希望一下子变成了悲观,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女主子能承受得住,已经很不简洁了。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真正的相思之苦和离别之怨,词的下片写的就是此苦此怨无法解除的状况了。“罗带同心闲结遍”,“闲”字,只能是故作轻松的口头话,而女主子的心何曾闲过?说这里面还寄予着她内心深处的一线希望和竭诚祝福,倒是符合实情的。最终两句,“别怨”二字又是点题,泪洒彩笺而写不成书信,也是相思和别怨无法解除的一种表示。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7)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宋代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
17、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季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赏析 稼轩词,大多都借景抒情、以物言志,这首词也不例外。自从南归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南宋政权的重用,报效国家,复原中原,展露才能,但没想到他的这些志向不仅未能实现,反而遭_臣谗害,落得被迫过上闲居生活。他虽寄情山水,但仍时常流露出一股愤愤不平之气。此词虽题为寻菊花无有,戏作,但整个上片都未干脆接触题目,只是愤世嫉俗之情的抒发;就是下片,对题目说来,也只是点到而已。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仿佛凭空而来,却又发自心灵深处,是饱经风霜,到过了庙堂官 场、都会边疆,目睹了官 场丑恶之后的非常苦痛的总结和极端厌恶的心态。在辛弃疾
18、的仕途生涯中,他看惯了当时倒戈派掌权,正人君子遭遇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故斥官 场为“臭腐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掩鼻”二字,本于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充分展示了词人自己品行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正因为面对的是“臭腐场”,所以“惟有酒偏香”。“酒”之“偏香”,不在于它的味,而在于它能“解忧”。“惟有酒偏香”,言外之意是说除酒以外,一切都是“臭腐”的。“人间”与“古今”连用,即空间与时间结合,横与纵交织,意谓不仅眼前的“人间”是“臭腐场”,“惟有酒偏香”,而且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接着“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两句,情调一转,由对“人间”深深的厌恶,
19、变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的喜悦,前后形成了显明的比照。“云烟畔”,指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这里依山临水,云烟缥缈,如世外桃源。“歌舞忙”,写词人闲适潇洒的生活和志得意满的情愫。他在闲居铅山时所作的词,多有类似语句。 上片叙写人间是“臭腐场”,词人欲远务之,从而为下片“寻菊花”作了铺垫。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转入正题。前两句点“寻菊花”,后一句明“不见”。“老伴”,据另一阕鹧鸪天(翰墨诸公久擅场)的题目可知,当为“吴子似诸友”。“共秋光”,共享秋光。古人多用“秋光”来表现菊花。如杜甫课伐木诗说:“秋光近青岑,季月当泛菊。”张孝祥鹧鸪天词说:“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解
20、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因而“共秋光”,即隐含了“寻菊花”之意。“黄花”,即菊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结尾两句:“要知烂熳开季节,直待秋风一夜霜。”是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这只是字面意思,实际是赞美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行。赞美菊花的这一品行,也是表明作者的品行。 通观全篇,这首词虽写法不合常规,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题作文,而在借题发挥,表现他愤世的情怀和如菊的品行。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8) 惜黄花慢菊 吴文英宋代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偏是重阳。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殢
21、醉乡。寸心似翦,漂浮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清香。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 鉴赏 惜黄花慢,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十二句六平韵,下片十一句六平韵。 “粉靥”三句,以人拟菊。“萧娘”是唐宋人对女子的泛称。元稹诗:“揄挪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等句,皆是此意。此言菊花粉红色的花蕊恰如佳人脸颊上的酒涡;菊的花瓣又似美人身上金黄色的衣裙。盛开的菊花与女郎绣架上刺绣的花样是特别相像。“翠微”四句。言一年之中最迷人的是重阳佳节。词人说:那时我与友人同登高山,采
22、下艳丽的菊花,相互斜插在帽下发间,应景助兴。“避春”两句是说:菊花原想避开繁花似锦的春天,所以等到秋季才一枝独秀而盛开的;然而偏是天生丽质,在秋天开得千姿百态,与春日的繁花斗艳不差毫厘,甚至我在山间小径闲逛时,也可以发觉路两旁也静静地盛放着黄花。“殢醉乡”三句是说:眼前菊花虽美,却依旧难解我心中的愁思,所以举杯销愁惟有杜康。但“举杯销愁愁更愁”,我潦倒醉乡仍是心似刀绞,那无穷的愁思,剪不断,理还乱。上片重在写菊之形神,兼述自己的心情。 “潮腮”三句,言菊的花瓣沾着清霜似乎人潮湿的笑靥。深黄色的菊花,虽是同一个名字,但品种繁多,拥有一花竞开,百品争艳之势。“露痕”四句。言词人早晨闲逛菊丛,见菊花
23、上露珠点点,更使人百看不厌。词人且捧起清泉灌浇黄 菊,菊花也“投桃报李”发出阵阵清香浸人肺腑。“雁声”四句,点出词人忧愁的缘由,与上片结句遥向呼应。言词人虽能在田园中栽菊自娱,但最可恨的是远方亲人并无片字只语传来音信。而且城中又起先风雨交加,深夜里词人忧思难眠,担忧园中的菊丛是不是会被这一夜风雨吹打得枝断、叶落、花零乱。下片强调好景不常。全词系咏本调。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9) 菊花 李商隐唐代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赏析 这首诗托物言志,以菊花自况。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颔联用陶令、罗含典
24、烘托菊花品行。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理想不能施展,虚度年华之意。尾联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这诗虽是咏菊,亦句句自况,物我交融,写得清绮秀逸,意思醒豁。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虽然诗中写到陶渊明,但根本点则不是甘于田园。而是借菊寄予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这里的的菊花,淡淡的紫色,艳丽的黄色,他们既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它不畏霜露,却担忧夕阳。它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间消逝无奈。即使它枯萎了,也可以制成美酒,盛在精致的鹦鹉杯中,来到名贵的宴席之上。这里诗人热忱讴歌了菊花的雅色和芳香,高度赞扬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珍贵的奉献精神。 诗人咏菊,以自
25、己的观感为主,描述很是抽象。菊中有我,我中有菊。纵然凋谢,留下的也是白玉高堂里的精华。李商隐晚年落泊,但终归是帝室远亲,他自己也以此为荣。诗人用“金鹦鹉”“白玉堂”宛转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世。可是,他的身份并没有有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好处,纵然才俊,亦不见用。通观全诗,诗人状物新颖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大有自命不凡之意,绝无叹老嗟卑之嫌。 诗一开头,先描绘菊花那可爱的姿色:“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词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调并不明丽。“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暗”“淡”二字的重叠运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次句描写黄 菊:“
26、商融”即和暖之意。这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专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井说。这是“通感”或曰“感觉挪移”在日常生活的阅历里视觉、听觉、角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与交融,眼、耳、鼻、舌、身各个官截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因此颜色如乎会有温度,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看到那金黄色的菊花便有了一种暖和的感受。由此可南诗人体物实在太精微了。“冶冶”圳其明艳优美之态。那黄 菊金色的花蕊,经过露洗霜染,清爽鲜美,用“冶冶”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诗人着墨不多,只“融融冶冶”四个与便极尽黄 菊之态,不愧为大手笔。 第三句诗则把菊花颜色的描写引申了一步,称之为“陶令篱边色”,把眼前菊花的地位抬高了。“陶令”指东
27、晋诗人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县的县令,所以后人经常这样称呼他。陶渊明于百花之中最爱菊花,正是他首先把菊花的地位抬高了,他在饮酒一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喜闻乐见。而李商隐在此处称他所见之菊有“陶令篱边色”,意即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美,足见他对菊花的爱赏程度。后句描写菊花之香,也以典故出之,称之为“罗含宅里香”。罗含,字君章,晋代来阳(今湖南省东南)人,擅文章。由州主簿累官至廷尉、长沙相。桓温极重其才,称为江左之秀,可他致仕还家,在荆州城西小洲上立茅屋而居。晋书罗含传记载他“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诗人此处说他所见之菊有罗含宅中菊
28、花一样的芳香,这便更加抬高了它的地位。李商隐此处引出陶令菊和罗含宅里菊主旨不在菊花本身,有以这两个人自况的一面: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遂辞官归隐,闲雅悠闲地“采菊东篱下”,罗含致仕却还归本乡,甘居茅屋,托身有所。而李商隐此时辞去了弘农县尉,居于家中,流连山水,形式上与那两个是有些相像。不过李商隐此时这点“隐”气来得很牵强,他骨子里渴望的不是充溢菊香的篱下或宅里,而是朝廷,梦寐以求的是入朝为官,这从后面四句诗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五、六两句:“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明里接着写菊,暗里则有所寄予。“禁”此处是避忌之意。“重露”即浓重的霜露。前句写出私菊傲霜的品行:秋菊开在寒秋,“蕊
29、寒香冷蝶难来”(黄巢菊花),不过正是这风霜高洁之时,才显示出它的独特品行。 后一句诗人借菊写出自己内心的隐忧,“怯残阳”即胆怯夕阳西下,黑天到来,此处别有寄予。李商隐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这并不能侠诗人彻底悲观。但是他实在担忧时不我与,光阴快速。多少有些迟暮之感。同屈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几句诗所表达音的惜时思想非常近似,同样是担忧自芒的理想不能施展,虚度了年华。 最终两句,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出来了:“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泛,指以菊花浸酒。“金鹦鹉”指以黄金仿鹦鹉螺形铸造的酒杯。岭表录异一书中写道:“鹦鹉螺,旋尖处屈而味如鹦鹉嘴,故以
30、此名。放上青绿班,大者可受二升,放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白玉堂”一语出自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两句中的后一句。此处暗指朝廷。这两句诗字面上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事实上表现的是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是写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物又不粘在物上,到处关己。写己又不脱于物,到处以物出之。如三、匹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翻官之事。五、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震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七、小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彰之情。其次,本
31、诗在用典上也有独莹之处:自然而然,毫无切削之迹,囊无晦涩之感。如三、四两句用陶渊明与罗含的典故,犹如己出,与自己的诗境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实在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描写菊花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篇10) 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元代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照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赏析 此曲所要描写的不是菊的高洁,而是作者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喟叹。重阳过后,菊花零落,作者面对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拟我,而且自觉比菊还要惭愧三分。此曲赞扬了菊花不畏风霜的坚毅品行。此曲词明白如话,表现曲的“贵浅显”的特色。它宛转相生,一波三折,一层深化一层,“问
32、花不语,花替人愁。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是说西风碎减叶飘舞,作者推开了窗子,映入眼目的不是一帘幽梦,而是凄风疏雨,从楼瓦淌下,化作雨帘。重阳节后,菊花凋零,曾经艳丽夺目的花朵已落去大半。 “对黄花人自羞,花照旧,人比黄花瘦。”是说花虽败落,但那些依旧在枝头盛放的秋菊仍保有风采,张养浩再看看自己,却已瘦得不成人形。最终两句“问花不语,花替人愁。”他忍不住问花,自己该如何是好,花虽不语,想必它也在为自已感到忧愁。该曲以通感的手法来结束,一句“花替人愁”,顿使曲子中的愁情变得更加浓郁。张养浩的自怜自惜赫然在目,令人也想化作秋菊,成为倾听他的对象。 在殿前欢的曲子中,
33、他本认为猬零的花应比他更自怜,但事实上菊花耐秋风的实力远超乎他的想象,于是张养浩才想,或许菊花是在替他悲苦,是以纷纷凋谢。 此曲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人比黄花瘦”是引自李清照词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则是引自欧阳修词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全句的引用,以旧词生新意,用法新奇。 张养浩之所以写“对菊自叹”,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菊花是陶渊明的最爱,陶渊明常常对菊咏叹,表明心迹。张养浩选用菊花,自然是说自己也想如陶渊明一样,成为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居者。往日的宦海风波已成过去,鸟儿返林、鱼儿纵渊,那时的陶公何等满意,张养浩也想成为另一个陶公,过着池鱼在故渊的生活。 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的懊悔。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