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共10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共10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共100页).doc(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
2、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准入管理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附件5):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6)。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7)。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
3、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
4、、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1、医务科对科室递交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1)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的规定;(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3)参加的人员资质和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件是否齐全。2、医务科审核合格项目,委托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听取该项目负责人和科室答辩后,将专家讨论意见记录在医
5、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附件2),并上报院办公会研究决定。3、医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医务科负责对二、三类新技术项目按程序进行卫生局、卫生厅、卫生部审批备案。审批通过后通知科室新技术项目可以按计划具体实施。4、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说明理由。五、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流程1、批准后医疗新技术项目,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2、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委托人的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
6、3、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医师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启动应急预案,科室主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1)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六、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流程1、医务科做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项目管理档案,对全院开展项目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
7、风险降到最低程度。2、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会同财务科、核算办对其疗效、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估。3、原则上,每年2月底前各科室上交当年度的经科室讨论、并由科主任签字确认的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4、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每年6月份和12月份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做出书面汇总,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附件3)和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附件4),内容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医疗安全好、有效性好,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
8、的一类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满一年后将不再纳入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列为常规技术管理,科室可继续开展应用。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应当自准予开展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向医务科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医务科汇总后报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七、新技术、新项目的中止流程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及时向卫生厅报告:1、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2、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
9、用;3、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4、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5、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6、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八、各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未在规定时间上报年度工作报告的,视为放弃本年度新技术、新项目评奖。九、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批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由当事人及其科室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十、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开始试行,由医务科负责解释和完善。附件1: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附件2: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附件3: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季度
10、工作报告附件4: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附件5: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6:山东省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7:卫生部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院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审批流程 科室讨论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可行性报告填写院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 相关职能部门(医务科、护理部)督促科室开展阶段小结相关职能部门讨论签署意见 试验性项目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 报主管院领导审批 重大项目按规定需院领导班子讨论的报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同意开展附件1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年 月 年 月负责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最高学历
11、 电话 E-mail学科专长 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人员名单姓名科室性别职称学历担任本项目的工作新技术分类、(自评)一类 二类 三类三级医院技术标准一般项目必备 可选重点项目必备 可选科室自立项目医院重点攻关项目该技术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 新技术、新项目的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新技术新项目预见的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理预案:科室讨论意见: 科主任签字: 年 月 日附件2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申报科室: 科主任签字: 年 月 日项目名称: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提交时间 年 月 日院伦理委
12、员会意见 签字:年 月 日院学术委员会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备注附件3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表项目名称: 科室: 项目负责人: 科主任签字:项目开展时间: 年 月 - 年 月开展病例:(共计 例) 病历号 姓名 性别 疾病名称 有效评价.科室自我评价(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等):需说明的其它问题:医院职能部门评价及后续要求:(字数不限,不够可附页)附件4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表项目名称: 科室: 项目负责人: 科主任签字:项目开展时间: 年 月 - 年 月开展病例:(共计 例) 病历号 姓名 性别 疾病名称
13、 有效评价.科室自我评价(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需说明的其它问题:医院职能部门评价及后续要求:(字数不限,不够可附页)附件5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一、技术分类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文件,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具体如下: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
14、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暂行)如下:二、项目名称(一)医学影像(放射、CT、介入)X线检查X线透视检查普通透视食管钡餐透视床旁透视与术中透视X线摄影牙片数字化摄影(DR)X线造影T管造影静脉泌尿系造影逆行泌尿系造影肾盂穿刺造影膀胱造影阴茎海绵体造影输精管造影窦道及瘘管造影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CT)平扫X线计算机体层(CT)增强扫描临床操作的CT引导(二)
15、超声检查B超各部位一般B超检查B超常规检查胸、腹水B超检查及穿刺定位胃肠充盈造影B超检查浅表组织器官B超检查床旁检查术中B超检查临床操作的B超引导B超脏器功能评估胃充盈及排空功能检查胆囊和胆道收缩功能检查膀胱残余尿量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特殊检查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系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双肾及肾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检查临床操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多普勒检查四肢多普勒血流图心脏超声检查普通心脏M型超声检查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床旁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色
16、多普勒超声左心功能测定图象记录附加收费项目黑白热敏打印照片彩色打印照片(三)临床检验(检验、核医学、病理)1、血液一般检查血红蛋白测定(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积测定(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嗜碱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淋巴细胞直接计数单核细胞直接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分析或血常规红斑狼疮细胞检查(LEC)2、尿液一般检查尿常规检查尿酸碱度测定尿比重测定尿蛋白定性尿蛋白定量尿本-周氏蛋白定性检查尿肌红蛋白定性检查尿糖定性试验尿糖定量测定尿酮体定性试验尿三胆检查尿含铁血黄素定性试验尿
17、乳糜定性检查尿浓缩稀释试验尿妊娠试验尿沉渣镜检尿三杯试验尿沉渣白细胞分类尿液分析+镜检3、粪便检查粪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OB)粪便隐血试验(OB)(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OB)(免疫法)4、体液与分泌物检查胸、腹水常规检查胸、腹水特殊检查脑脊液常规检查(CSF)精液常规检查精子畸形率测定前列腺液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羊水结晶检查胃液常规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及胆汁检查痰液常规检查各种穿刺液常规检查5、临床血液学检查凝血检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6、临床化学检查蛋白质测定血清总蛋白测定血清白蛋白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定性)超敏C反应蛋白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技术 新项目 准入 管理制度 1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