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学案.doc
《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学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考试标准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自发反应的概念熵变的概念用熵变、焓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平衡常数aaabbbaacb反应物的转化率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限度、转化率的关系2.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生产条件bcabc考点一考点一 化学平衡状态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平衡状态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化学平衡状态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
2、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2)化学平衡的建立- 2 -(3)平衡特点(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加试)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发进行的过程。(2)特点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2自发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1)焓变与反应方向研究表明,对于化学反应而言,绝大多
3、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越完全。可见,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2)熵变与反应方向研究表明,除了热效应外,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体系的混乱度。大多数自发反应有趋向于体系混乱度增大的倾向。熵和熵变的含义a熵的含义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用符号S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b熵变的含义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 S表示,化学反应的 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3)综合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 3
4、 -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1(2017浙江 11 月选考,16)已知 N2(g)3H2(g)2NH3(g) H92.4 kJmol1,起始反应物为 N2和 H2,物质的量之比为 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 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温度物质的量分数压强400 450 500 600 20 MPa0.3870.2740.1890.08830 MPa0.4780.3590.2600.1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系中 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大,则正反应速率越大B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 H2的转化率之比均为 1C反应达到平
5、衡时,放出的热量均为 92.4 kJD600 、30 MPa 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 NH3的物质的量最多答案 B解析 正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且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而 NH3是产物,故 A 错误;N2和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反应消耗也是 13,故 N2和 H2的转化率相同,故 B 正确;当 1 mol N2参与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92.4 kJ,而题目中没有确定反应的量,故C 错误;由表格可知 600 、30 MPa 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对于 500 、30 MPa 时减小,故 D 错误。2(2017浙江 11 月选考,21)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乙醇制
6、乙烯,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生成乙烯的物质的量与乙醇转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乙醇进料量(单位:mLmin1)的关系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在 410440 温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4 -A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升高B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C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D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答案 A解析 由图像可知,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先升高后减小,故A 选项错误;由图像可知,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先升高后减小,故 B 选项正确
7、;由图像可知,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故 C 选项正确;由图像可知,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故 D 选项正确。3(2017浙江 4 月选考,12)已知:X(g)2Y(g)3Z(g) Ha kJmo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 mol X 和 0.2 mol Y 充分反应生成 Z 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 0.3 mol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答案 D解析 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0.1 mol X 和 0.2 mol Y
8、 充分反应生成 Z 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ol,A 正确;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X、Y、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 正确;虽然属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如果消耗 1 mol X,则反应放出的总热量等于a kJ,C 正确;升高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 错误。备考导向 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2达到平衡状态时,可逆反应表现的特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等。题组一 正确理解概念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
9、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一定不相等C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D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改变答案 B- 5 -2向含有 2 mol 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 催化剂加热HQ kJmol1(Q0),充分反应后生成 SO3的物质的量_(填“” “”或“” ,下同)2 mol,SO2的物质的量_0,转化率_100%,反应放出的热量_Q kJ。答案 题组二 极端假设,界定
10、范围,突破判断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X(g)3Y(g)2Z(g),若 X、Y、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 的浓度分别为 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c231B平衡时,Y 和 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23CX、Y 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 0c10.14 molL1答案 D解析 平衡浓度之比为 13,转化浓度亦为 13,故c1c213,A、C 不正确;平衡时Y 生成表示逆反应,Z 生成表示正反应,v生成(Y)v生成(Z)应为 32,B 不正确;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c1的取值
11、范围为 0c10.14 molL1。4(2017慈溪市高三月考)在一定的条件下,将 2 mol SO2和 1 mol O2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 H197 kJmol1,当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生成 2 mol SO3 B放出热量 197 kJCSO2和 SO3 共有 2 mol D含有氧原子共有 3 mol答案 C解析 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SO3的物质的量小于 2 mol,放出热量小于 197 kJ,A、B 错误;根据 S 元素守恒,n(SO2)n(SO3)2 mol,C 正确;根据氧元素守恒,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12、共(2212) mol6 mol,D 错误。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上述题目 4 可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 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6 -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 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 X2
13、(0,0.2),Y2(0.2,0.4),Z(0,0.4)。题组三 审准题干,关注特点,判断标志5(2017浙江 “超级全能生”选考科目 8 月联考)与外界隔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 Y(g)3Z(g)M(s) Ha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器的温度不再升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容器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能为a kJD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答案 D解析 因为此容器是隔热容器,当温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且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因此当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
14、、B 正确;当消耗 2 mol X 和 1 mol Y 时反应达到平衡,放出的热量为a kJ,C 正确;因为 M 为固体,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气体质量减少,容器为恒容状态,密度减小,D 错误。6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 mol CO 的同时生成n mol H2D1 mol H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 2 mol HO 键答案 C解析 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生成n mol CO 的同时都会生成n mol H
15、2。7在容积固定且绝热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2HI(g)=H2(g)I2(g),下列各项事实都是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形成的,其中能表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容器内的温度保持不变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各物质的总浓度保持不变单位时间内形成n mol HH 键的同时也断裂 2n mol HI 键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QK H保持不变 生成a mol H2(g)的同时消耗a mol I2(g) v逆- 7 -(H2)v正(HI)1 2答案 解析 容器中有颜色的物质是 I2,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表明c(I2)不变;容器绝热,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
16、量的变化,容器内的温度保持不变表明v正v逆;容器绝热、温度可变,依据pVnRT压强也可变,当温度不变时,压强也不变化,是化学平衡的标志;容器容积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各物质的总浓度不变不能说明v正v逆;形成n mol HH 键和断裂 2n mol HI 键描述的都是正向的反应,不能说明v正v逆;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一直都保持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保持不变;K为平衡常数,当QK时,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反应的 H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容器绝热,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H保持不变,表明v正v逆;生成a mol H2(g)的同时消耗a mol I2(g),
17、表明v正v逆;逆反应消耗 H2的速率是正反应消耗HI 的速率的一半,也表明v正v逆。规避“2”个易失分点(1)注意两审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二审反应特点:全部是气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是有固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2)不能作为“标志”的四种情况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恒温恒容下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全是气体参加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题组四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加试)8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
18、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答案 C9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g)O2(g)=2N2O(g) H163 kJmol1BAg(s) Cl2(g)=AgCl(s) H127 kJmol11 2- 8 -CHgO(s)=Hg(l) O2(g) H91 kJmol11 2DH2O2(l)= O2(g)H2O(l) H98 kJmol11 2答案 D解析 A 项,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在低温下非自发进行,在
19、高温下可自发进行,错误;B 项,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在低温下自发进行,在高温下非自发进行,错误;C 项,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在低温下非自发进行,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错误;D 项,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D 正确。10在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H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C再加入一定量氨基甲酸铵,可加快反
20、应速率D保持温度不变,压缩体积,达到新的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变答案 D解析 反应 NH2COONH4(s)2NH3(g)CO2(g),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 21,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故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A 错误;此反应的S0,H0,根据 GHTS,只有在高温下 G0,此时反应才能自发进行,B错误;固体物质的多少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C 错误;恒温下压缩体积,平衡逆向移动,当氨气的浓度不变时达到新的平衡状态,D 正确。11(1)已知:H2和 CH2 =C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和1 411.0 kJmol1,且 H2O(g)H2O(l
21、) H 44.0 kJmol1,而 2CO2(g)6H2(g)CH2=CH2(g)4H2O(g) Ha,则a_kJmol1;上述由 CO2合成 CH2 =CH2的反应在_(填“高温”或“低温”)下自发进行,理由是_。(2)N2O 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O(g)=2N2(g)O2(g) H0,故该逆反应不能自发解析 (1)已知H2(g)、C2H4(g)的标准燃烧热分别是 285.8 kJmol1、1 411.0 - 9 -kJmol1,则有:H2(g) O2(g)=H2O(l) H285.8 kJmol1;1 2C2H4(g)3O2(g)=2H2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化学反应 速率 化学平衡 第二 单元 状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