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轼的诗词带译文赏析解读5篇.docx
《2023年苏轼的诗词带译文赏析解读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苏轼的诗词带译文赏析解读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苏轼的诗词带译文赏析解读5篇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 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苏轼的诗词带译文赏析解读,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爱。 苏轼的诗词带译文赏析解读1 【作品介绍】 南乡子送述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清爽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浓情,也颇耐人寻味。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妙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下片则述归来怀念之情。友人既已远逝,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表达了词人情真意切的送别之情。 【原文】 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
2、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释】 述古,陈襄字,苏轼好友,福建闽侯人。苏轼赴杭州通判任的其次年,即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陈襄接替前任杭州太守沈立之职,熙宁七年(1074),瓜代期满,陈襄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苏轼作此词送别。 不见居人只见城:取自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中的“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谓城、人皆不行见。此谓见城不见人(指述古),稍作改变。 临平山,在杭州东北。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记。 亭亭,直立的样子。 归路,回家的路
3、上。 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方贴切新奇。这里指残灯照耀泪珠的闪光。 【白话译文】 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望见一座城。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耀,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创作背景】 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 【赏析】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妙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殊恋恋不舍,一
4、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好像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屹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缺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麻木不仁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耀,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
5、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方贴切而新奇,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给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这首词主要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苏轼的诗词带译文赏析解读2 【作品介绍】 南乡子集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是一首集句词,其体式源于集句诗。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的词作,既有他为人熟知的豁达开朗、处之泰然的一面,亦有苦痛、
6、挣扎的灰暗一面。全词取唐人诗句不仅均符合词人当下的境遇、身世、心态,而且信手拈来,仿若己出,经过他贯注心血的再创建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原文】 南乡子集句 怅望送春怀。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怅望送春怀:截取唐人杜牧惜春:“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渲染对酒伤春的情话。 渐老逢春能几回:此句取杜甫漫兴九首第四首:“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为杜甫流落成都时所作之绝旬。 花满楚
7、城愁远别,伤怀:稍稍改动了许浑竹林寺别友人一诗:“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何况清丝急管催:此句选自刘禹锡的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五首之三:“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 吟断望乡台:取自李商隐晋昌晚归立刻赠一诗:“西北朝天路,登临思上才。城闲烟草遍,村暗雨云回。人岂无端别,猿应有意哀。征南予更远,吟断望乡台。” 万里归心独上来:来自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旧诗:“月沈高岫宿云开,万里归心独上来。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泷分桂岭鱼难受,瘴近衡峰雁却回。
8、乡信渐稀人渐老,只应频看一枝梅。” 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取自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譬溪馆,因题长句四韵尾联:“万家相庆喜秋成,到处楼台歌板声。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一寸相思一寸灰:结尾之笔取自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之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白话译文】 惆怅地望着手中这杯送春酒,身体渐渐变老又有几回能再逢见春。楚城繁花什锦心里却伤愁远方离别,特别感伤,更何况酒宴上清丝急管奏出的别离之音。在望乡台断断续续的吟
9、诵,纵使与故土远隔万里,却仍旧归心似箭。此时归心万里,同筵的诸君,又何人会此登临之意,辗转徘徊,反思内心。相思之苦,心如寒灰。 【创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这首词便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 【赏析】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繁叶盛的春日虽好,然而它终会远去,惆怅地望着手中这杯送春酒,心里涌起的伤春之情比酒更浓郁,千回百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由春日的归去不由联想到自己年华的消逝。“渐老”,谓渐渐苍老,语调悲伤沧桑。“逢春”,
10、忽一喜,词情上扬。“能几回”,心情再次跌落,由扬而抑,更显悲怆,人已苍老,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几个春天。一句之中一咏三叹,笔法缠绵而苍老,正是苏轼贬谪黄州哀难过情的写照。 “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作者所处之季节恰是盛春,繁花似锦,故日“花满”。楚城,正是作者贬谪之地-黄州。词人流离飘舞于此,远离家乡和亲人,怎能不满怀愁绪深如海。在万红飘香的季节里,词人不仅没有感受到春的蓬勃和喜悦,反而备觉凄凉难耐,完全是基于受打击、遭放逐的现实缘由。此深层次的意蕴悄然表露,使其伤春之情更加意味深远。“伤怀”二字极有重量,淋漓尽致地概括了词人伤春意愁离别的种种凄苦之情。且这二字为作者自述,它将所集
11、唐人诗句熔铸为一体,表现出古为今用的绝妙之处。伤别之人本已悲伤不堪,哪里还禁得住送行酒宴上清丝急管奏出的别离之音。“何况”两字,尽显不胜悲情之态。词人在上片结尾处用此句,其沉痛心情不言而喻。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下片词人着重抒写自己思念故土之情。这里虽然只取原诗下旬,事实上句诗意亦隐含其中。词人即使四处飘舞宦游,却终不曾忘却西蜀-他的家乡,更何况愈往南走离故土愈遥远。登高饮酒之际,岂能不倍加思念家乡。一个“断”字形象地描绘了其望乡情切的心态。词人纵使与故土远隔万里,却仍旧归心似箭,同宴的伙伴们谁能领悟这份情怀。“独”字突出了词人孤身漂流在外的孤独、孤独之感。 “景物登临习始见,徘徊
12、。一寸相思一寸灰。”原诗两句之中三次用到了“闲”字,苏轼取其诗意,化为己用,意蕴颇深。只因此时了无官职,一身轻闲,悠闲从容中登台远眺,才能将这春日的美景尽收眼底。苏轼表面上叙述了自己无官一身轻的悠然自由,实际深深流露了遭遇贬逐,无法作为,一事不成的巨大苦痛。正因为如此,词人才会在此地久久徘徊,不愿离去,其实是那无论无何都挥之不去的烦忧在心头回旋,时时熬煎着他。结句为全词点睛之笔。功业不行建。故土无法还。两种相思,一种愁绪,纠结在一起,令词人辗转反侧,心如寒灰。 此词落墨于酒筵,中间写望乡,结穴于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反思,呈现出一个从向外观照而返听收视、反观内心的心敏捷动过程。由外向转而内向,是此词
13、特色之一。而此词则证明,东坡词横放杰出风格之外,更有内敛绵邈之一体。若进一步知人论世,则当时东坡之思想蕲向,实已从前期更多的向外用力,转变为更多的向内用力。 名家评点 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元丰三年(1080)谱云:“到黄(州)无所专心,辄复覃思于<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 苏轼的诗词带译文赏析解读3 【作品介绍】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是宋代词人苏轼的词作。此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系作者在黄州临皋亭所作。词中描写一个春日傍晚的即景,上片写春日晚景,下片雨降复晴,思乡与人生的感慨表现的淋漓尽致。 【原文】 南乡子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
14、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又名好离乡、蕉叶怨等。 晚景落琼杯:晚景,指夕阳之景。景,日光。琼杯,玉杯。此句应理解为景色倒影在酒杯当中。 照眼:刺眼。杜甫酬郭十五判官:”药里关切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翠作堆:形容绿色之盛。 岷峨:四川境内岷山山脉北支,峨眉山傍其南。而眉山距峨眉甚近,故作者常以之代指家乡。如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苏轼 诗词 译文 赏析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