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docx





《2023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宇宙的宏大建筑是现在起先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为了大家学习便利,我特地打算了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分数除法(三)”。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洁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够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出示课外活动状况
2、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依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 3.重点引导: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与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引导视察,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 2.你能依据方程 X1/5=30 编一道应用题吗? 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预习 整理前面所学学问。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三) 跳绳的小挚友有6人
3、,是操场上参与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与活动? 参与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 解:设操场有X人参与活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育学生擅长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驾驭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详细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常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探讨,下面
4、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状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从这个调查汇报状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讨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依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老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老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须
5、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干脆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索计算后,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探讨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平常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依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
6、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依次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3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实力目标:通过操作比较,相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育归纳总结实力。 重点:驾驭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空间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数学来源生活,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1、出示实物,依据形态给它们归类。(长方体、
7、正方体、球、其它) 2、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文体和正方体。(顶点、棱、闪耀) 导入: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因为,它们有着别出心裁的特征。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归纳事物特征。 1、学生用小圆木棒和橡皮泥制作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组面都不同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超高的、超扁的) 2、小组中每个人都要独立动手制作,组员中相互指导、评议。 3、思索: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选取三种长度的木棒,每种4根) 4、选取合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将框架围起来,制成一个立体的小盒子。 5、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相识棱、面、顶点。 6、结合制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苏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