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张籍的诗和译文和解析5篇_张籍代表作鉴赏.docx





《2023年张籍的诗和译文和解析5篇_张籍代表作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张籍的诗和译文和解析5篇_张籍代表作鉴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张籍的诗和译文和解析5篇_张籍代表作鉴赏 张籍(约767年约830年),唐朝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下面我就和大家共享张籍的诗和译文和解析,来观赏一下吧。 秋思 朝代:唐朝|作者: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忙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翻译/译文 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那凉丝丝的秋风好像在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愿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心事仿佛恒久说不尽,又怕匆忙写出的信表达不尽自己的情意
2、,捎信人即将要动身,“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看看有没有诉说完自己全部的心事。 注释 (1)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 (2)行人:指送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秋思:秋日里的思念。 (5)洛阳:我国古都之一,位于河南西部 (6)作:写 (7) 见:现 赏析/鉴赏 这是表达思乡情怀的作品。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思念之深。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缘由(“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微环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
3、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赶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殊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立刻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据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别出心裁的是寄深厚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节妇吟 朝代:唐朝|作者: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
4、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专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古诗简介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唐代诗人张籍自创的乐府诗。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最终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看法,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 翻译/译文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谢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
5、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缺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注释 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殊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吟:一种诗体的名称。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缠绵:情意深厚。 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襦:短衣、短袄。 高楼连苑起:屹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起:耸立着。 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执戟:指保卫宫殿的门户。戟:一种古代的兵器。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专心:动机目的。如日月:光明正大的意
6、思。 事:服事、侍奉。拟:准备。 何不:一作“恨不”。 酬朱庆馀 朝代:唐朝|作者: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古诗简介 酬朱庆馀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定受到人们的赞许,示意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忧。 赏析/鉴赏 由于朱庆馀的赠诗近试上张水部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籍的答诗也是如此。 诗的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章写得好,但还不够自信。“越女新妆出镜心”,越地出美女,而朱庆馀恰好又是越州人,这简直是天缘巧合,作者把朱庆馀比做一个刚刚经过修饰装扮,从澄澈明净,风景美丽的鉴湖
7、中走出来的采菱女。这一句,表面上说越女天生丽质,再加上细心的妆饰装扮,自然更加美艳动人,事实上是说朱庆馀有良好的先天素养,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学习,自然是德才兼备,文质彬彬。其次句“自知明艳更沉吟”,表面上是说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美丽,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斟酌起来,实则是说朱庆馀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错,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念,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赏识。诗的后两句,紧扣“更沉吟”三个字,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确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许之情。“齐纨未足人间贵”,“齐纨”,齐地产的白色细绢,异样精致,自古出名。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很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致绸缎做成的
8、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齐纨”,在这里比方表面的、花哨的东西。整句是说,表面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馀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出最终一句“一曲菱歌敌万金”。 采菱古曲,是高雅的曲子。襄阳耆旧传:“宋玉对楚王曰:中而曰阳阿、采菱,国中和而知之者数百人。”淮南子:“歌采菱,发阳阿,鄙人听之,不若延露、阳局,非歌拙也,听各异也。”而乐府古题有采菱曲,以此为题创作者甚多。在这里,作者用“菱歌”比朱庆馀的文章。这句紧承前句,说朱庆馀的文章写得好,很有价值,作者本人特别赏识,榜上出名是没有问题的。两句结合起来,作者除回答了朱庆馀的疑问以外,还确定了朱庆馀的德行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张籍 译文 解析 代表作 鉴赏

限制150内